资源简介 课题: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课型:新授课 时间 授课人: 签字:学习目标:1.知道呼吸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2.理解呼吸道的作用。重难点:重点:通过资料分析,归纳出呼吸道的作用。难点:1.分析相关资料,总结呼吸道的作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2.提高环保意识,关注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引入新课(或课前展示):【提出问题】为什么新生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第一声啼哭标志着什么?【做一做】 自己用手捏鼻子和闭喘,有何感受?婴儿第一声啼哭标志着呼吸作用的开始,我们每个人一来到人间就离不开空气,需要不断呼吸,要不断的从空气中获得氧气,并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学习过程:(一)明标自学学习任务一:呼吸系统的组成我们每个人时时都要进行呼吸,就必须依靠呼吸系统来完成。1、?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p41并识图,说出呼吸道的组成名称。2、结合教材41页图4-26,回答下列问题:(1)呼吸系统由哪两部分组成??呼吸道的先后顺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什么?(3)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什么?与咽相通的器官有哪些?学习任务二:呼吸道的作用结合41—42页资料,进行自主探究,并解决以下问题。1. 做一个闭气动作,并说出自己的感受。2. 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流通畅? 3. 试一试,捏鼻子,张嘴;不捏鼻子,闭嘴;捏鼻子,闭嘴,这三种方式,你们有什么感觉?人用鼻呼吸好,还是用嘴呼吸好呢,为什么?4.痰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5.完成填空名称引起疾病的物质发病的部位说明的问题哮喘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空气质量的好坏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肺炎尘肺6.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7.在遇到沙尘暴、十分寒冷等恶劣天气时,出门最好带口罩,如遇到有毒气体时,还需要戴防毒面具,这说明什么?学习任务三:吞咽与呼吸的关系1.请同学们再次看呼吸系统组成图片,在咽喉部位,你还看到什么结构?2.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3页的文字,分析为什么要“食不言”?3.叙述吞咽与呼吸的关系,并谈体会。(二)小组合作针对自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疑难问题。(三)交流展示学习任务一:呼吸系统的组成1.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并发表自己的见解。2、借助课本插图4-26,师生之间共同分析、总结归纳:①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②咽既是呼吸道,又属于消化道,口腔、食道、鼻、喉都与它相通③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学习任务二:呼吸道的作用1.小组内相互交流,提出新的疑惑。2. 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呼吸道一旦被堵塞,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呼吸道有骨或软骨作支架,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畅通。 3.用鼻呼吸比嘴呼吸好,因为鼻腔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暧、湿润和清洁的作用。4.痰是由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所分泌的黏液,以及被黏液所粘着的灰尘和细菌等组成。它通过黏膜表面上的纤毛不断地摆动,逐步推向喉部,然后经咳嗽排出体外。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随着尘埃飘浮在空气中,易引起人体疾病的传播,同时也不文明。5.北欧人的鼻端较尖和大,有利于预热寒冷空气,是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环境的结果。学习任务三:吞咽与呼吸的关系教师明确:呼吸和吞咽这两个生理过程不能同时进行,而是交替进行的。会厌软骨控制吞咽和呼吸。(四)归纳提升(五)达标检测1.近年来多地出现雾霾天气,空气中的颗粒物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直径小于 PM2.5 颗粒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结合下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沙尘暴时要戴口罩是因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有限B.雾霾天气里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远高于非雾霾天气C.植树造林可以减少雾霾改善空气质量D.PM2.5 颗粒经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进入血液2. 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B.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流通畅C.气管和支气管中对痰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是腺细胞和纤毛D.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温暖吸入的空气3. 有些同学不注意呼吸卫生,经常用口呼吸,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帮助这些同学分析下列哪一项不是应该用鼻呼吸好于用口呼吸的原因 ( )A.鼻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将吸入空气加温 B.鼻黏膜内有嗅细胞,能产生嗅觉 C.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D.鼻黏膜分泌黏液能够吸附细菌和灰尘,并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4. 下列有关呼吸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B.呼吸道有纤毛,能彻底阻挡到达肺部气体中的尘粒C.呼吸道腺细胞能分泌黏液,能湿润到达肺部的气体D.鼻腔黏膜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到达肺部的气体(六)反馈讲评针对共性问题进行指导。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