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课型:新授课 时间 授课人: 签字:学习目标:1.知道人体产生的废物有哪些排出体外的途径。2.描述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个器官的功能。3.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过程。重难点:重点:1.肾脏的结构。2.尿液的形成过程。难点:尿液的形成过程。。引入新课(或课前展示):我们每天要获得各种营养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与此同时我们在生命活动中也会产生许多废物,这些废物在体内堆积起来会使我们生病。因此我们的身体就象打扫房间、清除垃圾一样,把这些废物收集起来,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排出体外。生阅读本章引言,思考明确以下几个问题: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哪些废物?排便是不是排泄? 排遗与排泄有何不同?排泄的途径有哪些? 主要途径是什么? 生回答师强调设疑:你想知道尿是怎样形成的吗?请让我们走进本节课吧!学习过程:(一)明标自学学习任务一:泌尿系统的组成。师出示泌尿系统的挂图和模型,生阅读课本第72页,结合挂图和模型小组内尝试完成1、泌尿系统包括哪些器官?各有什么功能?2、尿是在哪儿形成的?这个器官与血管相连吗?有哪些血管? 3、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没有关系? 学习任务二:尿的形成和排出生阅读课本第73-75页,根据彩图,小组内尝试完成以下问题:1.形成尿的器官是什么?2.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叫什么?它是由哪三部分组成的?3.每个肾脏有多少肾单位?人体内有多少肾单位?4.通过观察彩图,你能将以下几个结构用箭头连起来吗?肾小球 肾小管处毛细血管 肾动脉 入球小动脉 肾小囊 出球小动脉 肾静脉 肾小管 5.具有过滤作用的是什么结构?该结构可以将血液中的什么成分过滤出来?血液被过滤后则形成了什么液体?该液体的形成部位是哪里?6.具有重吸收作用的是什么结构?该结构可以将原尿中的哪些成分重新吸收回血液?7.尿液的形成部位是哪里?尿液中的主要成分有哪些?8.尿液与原尿主要的成分区别是什么?血液(浆)与原尿主要的成分区别是什么?9.尿液形成以后排出体外,需要依次经过哪些器官?10.人体排尿有哪些意义?学习任务三:排泄途径指导学生阅读教材75页、76页,回答:人体产生的废物有哪些排出体外的途径?(二)小组合作针对自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疑难问题。(三)交流展示学习任务一:泌尿系统的组成。1.学生交流,明确答案2.学生提出存在的疑问,先让学生尝试回答,师引导补充师强调:(1)组成泌尿系统的器官从上往下依次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2)入肾的血管是肾动脉,其内流的是动脉血;出肾的血管是肾静脉,其内流的是静脉血。学习任务二:尿的形成和排出1、学生交流,明确答案,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组间讨论2、生提出存在的疑问,先让生尝试回答,师引导补充3、生讨论完成课本第74页资料分析题4、师强调:(1)识记各个结构名称,可以参考它们的形状。(出示动态的从肾剖面到肾单位的放大的课件,结合课件讲述,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认识肾和肾单位。)(2)血液从入肾到出肾依次经过哪些结构?其间发生了哪些变化?(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可以让小分子的物质通过,而大分子的物质仍留在血液中)(3)从血液到尿液,需要依次经过哪些结构? 其间发生了哪些变化?学习任务三:排泄途径人体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途径有三条:皮肤、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四)归纳提升(五)达标检测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排泄 ( )A.水 B.尿素 C.粪便D.二氧化碳2.血液进入肾脏后形成尿的途径是 ( )A.血液→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尿道B.血液→肾小管→肾小囊→肾小球→尿道C.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道D.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道3、肾脏通过过滤作用产生的原尿最初进入到( )A.肾小管 B.肾小囊 C.收集管 D.肾小球 4、人体尿素含量最低的血管是( )A.肾小管B.肾动脉C.肾静脉D.出球小动脉5、一般情况下,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应有的是( )A.水B.无机盐C.尿素 D.葡萄糖6.在下列哪种液体中可以找到尿素:( )血浆 原尿 尿液 汗液A. B. C. D.6.下表是正常人血液、原尿、尿液中的主要物质常数的比较表,请据表分析作答。成分样品A样品B样品C蛋白质07~9微量葡萄糖00.10.1尿素2.00.030.03无机盐1.60.910.91(1)样品________是原尿,它与样品B比较,几乎不含________。(2)样品________是尿液,它与样品B比较,________和无机盐的浓度明显要高。(3)样品A与样品C中的物质含量明显不同,这种差别主要是由于肾小管的________作用造成的。答案:(1)C 蛋白质 (2) A 尿素 (3)重吸收(六)反馈讲评针对共性问题进行指导。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