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诸子百家[上学期]

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 第四课 诸子百家
一、课程目标
(一)内容标准
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要求学生掌握孔子的思想主张及其对教育和文化的贡献。
(2)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要学派、各派的主要代表及其主张。
(3)通过整理诸子百家简表,训练学生使用表格整理历史知识的技能。
2、过程方法与能力
(1)通过分组收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排演历史短剧,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通过分组讨论、列表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思,从中体验学习历史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孔子的教育主张和儒家不屈精神的学习,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人生态度。
(2)通过对诸子百家思想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 教学要点
重点: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对策:通过分组收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排练历史短剧,通过小组竞赛扩大
学生对孔子认识的视野,使学生对孔子有较全面的认识。
难点:对诸子百家各派的思想主张的理解。
对策:(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
(2)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归纳这些学派的不同主张,并用表格的形式表现出来。
(3)交流各自的理解,互相启发。
(4)教师进行讲评,纠正。
(5)在运用中检验学生对百家争鸣各学派主要观点的理解是否正确。
疑点:如何看待孔子的历史作用?总的来说,大家都承认孔子对中国历史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超过秦皇汉武,但哪一方面为主,说法不一。
三、 教学准备
1、教师活动
(1)学情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兴趣爱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查阅书籍、报刊、网站或相关备课系统,收集春秋战国时期有关资料,根据学生实际能力,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以及学法指导等。
(3)教具准备:小黑板、四书五经书籍。
2、学生活动
(1)收集孔子的思想主张及其对教育和文化的贡献的资料。
(2)收集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准备三分钟以内的小故事。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1、向学生展示“四书五经”中《论语》一书,请问:这书中记录了谁的言行?2、其言行知多少?谁来说说?3、请位学生朗读P107课前提示内容。4、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孔子的生活,去更多了解这位圣人。 1、学生积极回答: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2、学生因为学过《论语十则》,所以回答非常积极3、其他学生认真阅读课前提示。4、学生带着好奇心跟随教师的思路开始新的一课的学习。
二、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教师强调“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是本课的重点,主要介绍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1、请学生观察“孔子像”插图,向学生介绍孔子的地位。2、请承担孔子材料收集的小组代表上台介绍孔子政治上的主张。3、请学生观察图片:“孔庙”、“孔府”、“孔林”。教师介绍关于孔子的“仁”的学说及孔子“礼”的学说。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回答:“孔子的这两个学说在当时社会有什么积极的作用?”4、教师出示史料,请学生阅读史料:厩(马圈)棼。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回答下列问题:①试着解释这段话的大意。②这件事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5、请学生回答P108的想一想?6、孔子的教育思想这一块内容,请经过排练的学生上前演出。请学生回答演出主要反映了什么内容?7、请学生阅读P108孔子论学习的言行。提问:想一想,对你们学习有什么帮助?8、教师总结孔子思想的影响,并结合课后读史明理中“自强不息的儒家精神”对孔子一生做简单的评价。由此启发学生: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如何看待这种精神?教师活动 (学生在课文上做重点符号和笔记)1、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及专心听教师介绍。2、小组代表上台介绍,其他学生认真听,补充不足之处。3、学生认真观察图片,专心听教师介绍,积极讨论、思考孔子学说的积极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在当时社会中他的学说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劳动人民人身地位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试着解释史料的大意。(马圈着火了,孔子知道这件事后,不问马如何?反而急切地问,伤人了吗?)并积极发言回答此事所反映的孔子的思想。(“仁者爱人”,这是孔子对“仁”最有代表性的解释。)5、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6、学生观看演出,为同学的精彩演出喝彩。回答:孔子兴办私学和孔子论学习的主张。7、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8、学生认真听讲,优秀学生发表对儒家精神的认识。学生活动
三、百家争鸣1、教师以想一想: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为题启发学生思考;然后进行总结。2、请收集整理各派别和思想观点的小组上台来介绍相关人物的小故事。3、以组为单位整理、归纳这些学派的不同主张,并用表格的形式表现出来。4、请各组代表上台展示并讲解,其他成员可以补充。教师点评。5、教师出题检验学生对百家争鸣各学派主要观点的理解是否正确。例如: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个楚国人随从国君出征,可是多次当了逃兵。当别人问他为什么总是当逃兵时,他说家中还有个年老的母亲,如果他死了就没有人养活她了。试问,对这个人的做法,道家、儒家、法家、墨家和兵家会如何处理他?为什么?6、教师总结性语言表述百家争鸣的影响。 1、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思考回答。2、按课前准备分别派代表介绍各派的主要人物和利用一个故事来说明他们的主要观点。3、学生分组整理、归纳材料并动手画表格。4、学生展示自制表格并讲解。5、小组讨论,学生运用所学的观点,从道家、儒家、法家、墨家和兵家进行回答。6、学生认真听教师总结,同时在课文中做记忆符号。
四、课堂小结本课主要学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几个思想家的主张,虽然内容十分庞杂,但经过同学们的精心准备,把他们短剧、历史故事和自制成表格,生动形象的再现了历史,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此外同学们还要注意,这些人物所处的时代基本相同,有些人的活动和思想是十分接近的,例如孔子和孟子、老子和庄子都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儒家、道家、法家的观点被历代统治者逐步汲取,成为治国的方略。
五、作业布置1、P110智能开发。2、阅读P111知识拓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