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 郑丽丽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认识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矛盾,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了解罗斯福新政的本质。2、能力目标:通过对纽约股市崩溃的了解,树立起学生在成长上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靠自己双手去劳动的意识能力。3、知识目标:经济危机的时间、特点、标志;罗斯福、罗斯福新政;经济危机的影响。教学重点:经济危机时间、标志、特点;新政的措施、影响。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新课: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第十四课课题(指名回答)谁能说也它指的是哪次战争?(抢答)思考:请同学们在教师的描述中抢答看是哪个国家?一战前通过工业革命使其实力大增。一战中利用战争大发横财,一战后成为第一强国的是哪个国家?2、谈话设疑: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渐渐恢复,尤其是在美国,更是一派繁荣景象。美国总统胡佛自诩“我们的生活和安定已到了世界上的新高度,没有一个国家的成果比美国更有保障“资产阶级自豪地宣称实现了永久繁荣。正在他们沾沾自喜、得意洋洋的时候,“砰“的一声,哪位同学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学生讲座思考。3、小结:一场凶猛的经济危机从天而降,这场危机完全出乎资产阶级的意料。(板书课题: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治之症,是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矛盾的反映。5、学生活动:根据预习情况,看哪位同学能找出这一矛盾反映的具体事件?学生思考完成。6、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矛盾:社会化大生产是无产阶级操纵吗?目的获大鼻利润,根据学生陈述,板书:资本家目标→利润高→拼命生产→积压→投资收不回来→减停产→影响→出现了一种现象→在经济上,人们称之为“生产过剩的危机“。这一矛盾是导致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7、学生活动:根据提示,简单叙述这一“危机“。抽同学叙述。8、思考:这一严重性首先开始于哪国?哪个部门?学生讨论。9、引导完成:大家脑海里有这样一个概念吗?“股票“学生活动:了解股票,你对股票的看法,引导分析从两方面回答。10、小结设疑:同学们已对股票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我们想象一下当时在美国这样一个市场主角中,有人投资吗?结果呢?学生讨论。11、板书:经济危机的标志:纽约股市崩溃。经济危机的时间:1929-1933年。12、小结: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我们所取得的优异成绩无一不是刻苦勤奋的结果,靠猜题押宝,考场作弊获取好成绩是不可能的。再放眼我们的生活,我们期待向往的憧憬的那种美好生活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的。13、学生活动:四人一组讲座“经济危机“的特点。14、小结:(1)持续时间长,1929-1933年,史称大萧条。(2)破坏性特大,物质损失超过了一战。(3)波及范围广,从美国蔓延到欧美,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深化为世界性经济危机。由此:(板书课题)“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15、提出问题:面临这场危机,美国人会坐视不理,像唐玄坐视禅一样纹丝不动吗?采取了佬方式,领导人物是谁?16、板书设疑:(自学完成)新政领导人、时间、目的、实质、措施、影响。17、学生活动:(1)独立阅读;(2)讨论完成;(3)独立小桔。18、完成“大家谈“小结:以工代赈比直接发放救济款好,既可缓和社会矛盾,也能增加就业机会。19、放飞想象:假设某人在1930年从中国洛阳 出发前往美国、苏联旅行,他沿途将看到怎样的景象?结合史实分析原因,并写出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20、小结:启示:(1)社会要发展应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2)要消除危机,就要消除资本主义制度;(3)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