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妇女[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国古代妇女[上学期]

资源简介

中国古代妇女
卫玮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中国古代妇女受儒家礼教束缚,身心受到压抑的有关事例,认识中国古代妇女悲惨处境的同情与思考,通过古代巾帼英雄的杰出贡献,体会历史是由男性和女性共同创造的,认识社会上真正实现男女平等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古代妇女受歧视和受摧残的材料,培养分析文字资料和由小见大对历史问题深入探讨的能力,通过结合古代文字作品谈谈妇女受压迫情况的活动,启发学生开阔视野,能够把不同课程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
3、知识目标:
三从四德,缠足,古代妇女地位低下的原因。
二、教学时间:1课时。
三、教学重、难点:
三从四德,缠足,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贞节观。
四、本课纲要:
中国古代妇女
(1)精神上的控制;
(2)身体上摧残;
(3)中国古代杰出女性。
五、教学方法:
阅读法、分析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当今社会追求男女平等,那中国古代社会也崇尚男女平等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学习新课。(板书课题:中国古代妇女)
(二)、新课:
1、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思考,中国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们位。
(2)学生回答。
(3)中国古代社会是男权占主导地位,妇女地位低下。
2、古代妇女地位低下的:
中国古代妇女处在社会的最低层,她们受压迫表现在精神上的束缚和身体上的摧残。
(1)精神上的束缚:
古代妇女精神上的束缚有哪些?(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明确:
A、商周时期的“七出“规定:
“七出“是指无子,淫佚,不孝敬公婆,口舌盗窃,妒忌和恶疾。出现这些情况就会被丈夫休弃,而男人却不受限制。
“七出“的规定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地位的不平等。
B、西汉时期的“三从四德“:
“三从“是要求妇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女一生都在男人的支配下生活,没有独立的地位和人格。
“四德“就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要求妇女品德贞顺,辞令要婉约,仪态;大方,家务活要精细。
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三从四德理论成为束缚妇女的精神枷锁。
C、宋代的“贞节观“
对妇女提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要求;丈夫死后不得改嫁,要“从一而终“;明太祖朱元璋规定,守寡20年,赐匾表彰。
在统治阶级的提倡和鼓励下,许多家族制定的族规,家规,都把维护贞节作为重要内容,这种贞节观,使许多妇女身心受到压制,甚至有人为此会出了宝贵的生命。
D、结合资料分析
引导学生认识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贞节观是十分残忍和虚伪的。
(2)身体上的摧残:缠足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A、现在社会我们还有缠足吗?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妇女缠足最早起源于五代时期,南唐后主李煜有位保叫X娘的嫔妃,善于跳舞,后主李煜就让好“帛缠足,曲上作新月状“然后在一个莲花形式的台子上翩翩起舞,后来,缠足的风没尚从民间传到民间。
B最盛行的是什么时期?
清朝,男子娶妻,非小脚不可,都以大脚为耻。
C、教师总结:
缠足是汉族妇女饱 摧残的体现,从五代时开始,盛行于明清时期,直到辛亥革命后才逐渐废绝。
(3)中国古代杰出女性:
虽然古代妇女受到了各种束缚,但仍有不少女性做出了杰出贡献。
(1)蔡文姬,东汉时期女诗人。《悲愤诗》。
(2)李清照,南宋女诗人,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
(3)文明太后,冯氏,政治家,设计并领导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
(4)黄道婆,元代纺织能手,促进内地棉纺技术的普及。
(5)学生自由说出所知道的巾帼英雄。越族领袖冼夫人,穆桂英,花木兰等。
(三)讨论“男女同学的智力,才能是否一样?“
请同学们分组辩论,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鼓励学生发言。
(四)小结:
中国古代妇女在礼教的束缚 下,聪明才智被掩盖。尽管如此,中国历史上仍有不少妇女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就说明好的聪明才智和男人一样,历史是由男性和女性共同创造的。
(五)作业:
练习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