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资源简介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反思:
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已经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共识,数学教学不是教师简单地展示结论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亲身经历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交流和创造等活动的过程,这样才能真正获得数学的知识和方法。本节课后反思如下:
1 、教学目标把握到位。
《几何和图形》都不同程度的挪到了小学数学低段和中段,目标的把握和过程的体验很难把握,老师在多数情况下“不敢言”或“言之有过(超过)”,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把握?如何在过程的体验中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位?本节课的目标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对于它的对边平行,对角相等都非此课的要求,所以对学生的要求我们不能过高。因此我安排了数学引入和生活引入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平行四边形。之后进行格子图上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观察,给学生一定的铺垫,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了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特征。在教师组织引导下,学生真正体验到认识新知识的乐趣。
2、能对教材重新处理。
平行四边形顾名思义是先要让学生理解平行,再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但很显然这是行不通的,教学中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抛开“平行”等高难度的数学名词,所举的例子都是学生能接触或看到的。师生共同创造各种条件,准备充分的教具、学具,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学生进行了围一围、辨一辨、画一画、改一改、拼一拼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了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容易变形。这种感受不是靠教师讲解、说教获得的,而是学生亲身体验的结果。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认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做”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以“听和看”的方式介入学习。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学生不仅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发现、认识并理解数学的一般方法,培养了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3、把握课堂生成,演绎课堂精彩。
当学生在围一围时,出现了长方形。我能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成,及时地抛出问题,长方形是否属于平行四边形。由于学生一时下不了结论,各说各有理。我又不想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学生。 于是,我就抓住这一契机,开展辩论赛,让双方同学畅所欲言,最终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独具慧眼善于抓住课堂生成的时机,把“课堂生成”巧妙引入到课堂教学的目标上。
新课程课堂下的教学,更注重学生的体验,很多知识的教学如几何和图形、概率和统计等都相对的挪前,这样的处理之后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呼唤教师素养的提高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我和许多老师一样还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