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资源简介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班级 教师 日期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学期的科学学习,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对科学课也有了一定的兴趣。不过一年级的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薄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同时一年级的学生比较活跃,在科学探究实践活动中仍然表现出注意力分散,观察无序,不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等现象发生。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总结。另外,班级中有部分同学上课的时候仍然不能安心听讲,自制力比较差,导致科学知识和能力都比较欠缺。在本学期教学中,教师应对这部分学生加强指导,力求使本班所有学生都能够从科学课中学到知识。
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为教科版教材,由《我们周围的物体》和《动物》两个单元构成。《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有七个教学内容,分别是《发现物体的特征》《谁轻谁重》《认识物体的形状》《给物体分类》《观察一瓶水》《他们去哪里了》《认识一袋空气》。《动物》单元有六个教学内容,分别为《我们知道的动物》《校园里的动物》《观察一种动物》《给动物建个家》《观察鱼》《给动物分类》。两个单元共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是每个教学内容需要一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后面都安排有科学阅读内容。 《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是小学生物质科学领域学习的开篇,指向“组成世界的物质能够依照它们的性质进行测量、分类和描述”这一科学核心概念。物体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中最为常见,一年级学生对其有直观感受,他们对物体性质的理解又将为他们持续建立材料和物质的概念打下基础。为此,《我们周围的物质》单元从具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到一瓶水和洗发液再到一袋空气,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们展开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以加深他们对物体具有质量、形状等特征的理解。 《动物》单元同一年级上册的《植物》单元一样,指向“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生物有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科学核心概念。给一年级学生设计的《动物》单元,主要是为他们提供探索动物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动物是有生命的。像所有的生物一样,动物具有独特的外部结构,能帮助自己实现生命的功能,感知周围的生活环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动物》单元首先从唤醒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开始,经过寻访校园里的动物,对动物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通过对蜗牛和鱼的身体结构、运动方式和生存环境的细致观察,丰富对动物某些共同特征的理解,最后一课给动物分类的活动,则是从研究方法上给学生们以启示。 这两个单元都是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都强调了在比较中观察,以及对观察对象的描述和记录,另外分类和识别在两个单元中也都处在重要的位置,尽管这些活动主要是从运用感官及简单工具的层面上展开的,但对小学生理解什么是科学,科学家如何研究科学都十分重要。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道物体有颜色、形状、轻重、厚薄、表面粗糙度等不同的特征,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不同物体的特征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对物体分类。?2、能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事物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并且能够以讨论、绘画、书写等各种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 3、知道水和空气同样具有无色、无味、会流动的特征,并认识到地球上的水和空气是重要的资源,需要我们珍惜和保护。 4、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之下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能够回顾和反思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5、知道在我们的地球上生活着多多种多样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共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有个体差异。 6、了解周围常见动物的名称及特征,并能按照一定的标准给动物分类。 7、能够用多种感官观察我们周围的动物,知道动物会运动、呼吸、生长、繁殖和死亡,了解动物的一些生活习性。 8、能够饲养小动物一段时间,在饲养的过程中能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9、知道动物和人类生活和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动物是地球家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10、引导学生乐于小组合作探究,能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并表述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学科学、探索科学和运用科学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认真学习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创设科学探究的情景,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充分利用课程和校本资源,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去,将科学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5、充分运用教具、现代媒体、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教学时间安排:
周 次 单 元 课 题 课 时 备 注
1 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物体 1、发现物体的特征 1
2 2、谁轻谁重 1
3 3、认识物体的形状 1
4-5 4、给物体分类 1 机动1课时
6 5、观察一瓶水 1
7 6、他们去哪里了 1
8 7、认识一袋空气 1
9 单元复习 1
10 第二单元 动物 1、我们知道的动物 1
11 2、校园里的动物 1
12-13 3、观察一种动物 1 机动1课时
14 4、给动物建个家 1
15 5、观察鱼 1
16 6、给动物分类 1
17 单元复习 1
18-20 综合复习 综合复习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