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国家的形成[下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早期国家的形成[下学期]

资源简介

第二课 早期国家的形成
【说明】“早期国家的形成”讲的是文明产生的一个重要要素——国家的形成。它由城市、王权、社会分化、军队与刑法等4个方面构成。
从目前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看,最早的国家都是城市国家,城市是国家的中心,甚至一个国家就是一个城市。统治者用城墙把自己的统治区保护起来,形成统治中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城市是统治者,乡村是被统治者;城市是文明的中心,乡村是文明的边缘。这里重点理解的是城市的共同特点。
城市又是最高统治者的居住地,它是为了最高统治者的利益而修建起来的。由于社会的发展、阶级的分化,逐渐出现了国王,城市就是他们的家,最早的城市中,宫城占据了很大的空间。中国古代有城郭的说法,其实城就是王居住的宫城,郭是外城,城市居民多住在郭里。这个特点说明了王的与众不同的地位。
王的出现是社会分化的重要标志。在不同的地区,都存在贵族、平民、奴隶等社会集团。文明社会越发展,阶级、等级的分化就越复杂,在各国各地区,情况也不完全一样。社会分化的复杂必然导致社会矛盾、冲突的加剧。为了保证社会的稳定和最高统治者的利益,军队和法律制度的建立是必要的。
【课程标准】
2-3选择中外不同时期典型的国家管理形式,描述其主要特点。
2-4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文明的文化成就及其特色。
3-1描述社会生活中某种制度的延续和变迁。
4-2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 说出它(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
4-5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5-3选择具体事例,展示女性在历史上的贡献,领会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的意义。
【教材结构】
乌尔城
城市开始出现 摩亨佐·达罗
二里头
古代埃及法老
王权神圣 汉谟拉比
大禹与九鼎
早期国家 古代埃及
分化的社会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商王朝
古代埃及
军队与刑法 汉谟拉比法典
夏商王朝
【教学要求】
1、通过国家的出现、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发展和阶级的分化,认识和理解国家的出现和形成。
2、通过分析城市居民所生活的不同条件,理解和分析贫富差别的出现、社会的逐渐分化;也可以通过城市的规模和布局,了解不同阶层居民的生活状况。
3、了解作为权力象征的金字塔、九鼎等,充分认识王权的实质。
4、了解不同阶层人们的遭遇和地位,尤其是通过分析印度的等级制度、中国的分封制度,认识人类社会有了明显的阶级分化。
5、尝试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分析军队和刑法在早期国家形成时期的作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早期社会文明,了解人类进步的历程。了解和掌握人类社会的阶级分化和阶级统治。
教学难点:学会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历史现象。明确城市、国家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认识和理解国家、阶级、王权等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大河流域的文明,还记得课中提到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几个国家吗?”教师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四大文明古国是埃及、古巴比伦、印度、中国。“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早期国家是怎样形成的。”由此引出本文的主题。
二、新课教学
1、城市开始出现
出示三大遗址的图片,让学生感知中外古城遗址的面貌,从古城的残垣断壁中去感悟历史的沧桑。并且要求学生合作完成相应的问题。
让学生描述古代城市的布局、功能和特点。
探讨古代城市的形成原因及条件。
比较这些古代城市遗址的相同之处。
比较现代城市和古代城市的异同。
城市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2、王权神圣
(1)神秘的埃及
埃及是个遥远、古老、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度,有关法老的统治、法老的陵墓──金字塔的修建等等,学生普遍好奇,教学时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教师展示神秘埃及的相关资料。
金字塔高+10亿=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塔高的平方=塔面三角形面积;
如果把一枚锈迹斑斑的金属币放进金字塔,不久 ,就会变得金光灿灿。
如果把一杯鲜奶放进塔里,24小时后取出,仍然鲜美清新;
甚至有人做过实验:把菜豆籽放进塔后,同一般菜豆籽相比,出苗要长4倍, 叶绿素也多4倍
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后,出示《金字塔》的图片,提出相应的问题:
你知道金字塔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法老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
法老的金面具和金棺说明了什么?
法老手持太阳杖又有什么含义?
让学生各抒己见,对法老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及统治有一定的认识。
(2)古巴比伦的王权
出示阅读卡并提问:
汉谟拉比是如何确立对王国的绝对领导的
汉谟拉比为什么要称自己是天神地神的宠人
利用阅读卡,让学生体会统治者利用神权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出示汉谟拉比法典石碑,并提问:
请描述一下石碑上的雕刻。
这个雕刻有什么含义?
利用图片,再一次加深对古巴比伦王权的认识。
(3)从“天下为公”到“家天下”
出示大禹的图片,并提问:
他是谁?你知道他是通过什么方法当上部落首领的?
当上首领后,他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他的权力?
禹死后,王位传给了谁?他是怎么当上首领的?这种方法有什么意义?
他又是如何进一步加强王权的?
出示图片:九鼎——中国王权的象征
夏朝初年,九州州牧贡铜铸九鼎,其上刻有全国各地山川之图形,代表九州,象征夏王朝拥有天下。从此历经商、周,都将九鼎视为传国之宝,以得九鼎视为受天命得天下。
3、分化的社会
(1)自学指导
早期人类社会都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分化,请自学教材,将古代埃及、古代印度、中国商朝的社会阶级关系找出来,并判断哪些属于统治阶级,哪些属于被统治阶级。
(2)古代埃及
指导学生画一画埃及的社会结构图:
统治阶级
王室
僧侣、贵族
自由民
(工匠和农民)
展示金字塔的图片,提问:
金字塔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你觉得它“奇”在何处?
有人说“金字塔的每块大石上都有一个埃及奴隶的冤魂”,请说说你的理解?
通过金字塔来见证贵族与奴隶生活的天壤之别。
(3)古代印度
请根据种姓制度中四个等级的不同职业,分辨出四个等级孰高孰低?
吠 舍:从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为主
婆罗门:从事宗教事务
首陀罗:从事农、牧、渔、养猪业以及其他被认为低贱的职业。
刹帝利:从事国家军事、行政事务。
请把四个等级从高到底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学生填写种姓制度示意图。
新闻链接:种姓制度对当代印度的影响
媒体报道,印度北方日前发生惨剧。一对来自不同种姓的年轻情侣被村里人吊死。这位20岁的青年男子属于地位较高的“婆罗门”种姓,而他18岁的心上人属于较低的种姓。据当地警方称,他们逮捕了这对情侣的亲属,因为他们也参与了将两人吊死的暴行。警方还表示,几乎全村老少都反对这对年轻情侣不同种姓之间的婚姻,认为这是大逆不道,为此导致双方家庭采取了过激行动。此间舆论指出,由于种姓制度的根深蒂固,目前在印度农村地区,人们对于不同种姓和不同宗教男女之间的婚姻普遍持反对态度。
通过感性材料来加深学生对种姓制度的认识。
(4)中国商朝
让学生根据书本找出商朝的阶级结构,教师出示商朝阶级结构图
统治 阶级: 国王、贵族(官员和部落首领)
被统治阶级: 平民、奴隶
出示“武官村大墓模型图”和“戴手梏”组图。问:这组图片反映了商朝的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假如你是商王朝的一个奴隶,你会起来反抗吗?
面对起来反抗的奴隶,假如你是奴隶主你会怎么办?你会借助于什么来进行镇压?
4、军队与刑法
出示商朝文字所见武器和使用情况简表,提问:这些文字都与什么有关?这说明了什么?
出示商朝文字所见刑罚简表,提问:这些文字都与什么有关?这说明了什么?
出示材料“妇好墓随葬品”。
妇好墓随葬品:十六个人殉、六只犬殉、七千个贝壳(是当时的钱)、两百多件青铜礼器(祭祀用的)、五件大青铜铎和十六件小青铜铃(乐器)、十四件青铜工具、二十七件青铜刀、个青铜镜、一百三十多件青铜兵器、两件大型青铜钺(是军中统帅权威的象征物)、四个青铜虎和虎头……
从上述史料中我们可以获取什么信息?
通过上述材料说明了商朝奴隶的悲惨命运,商朝已经有了强大的军队和妇女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出示材料“汉谟拉比法典”:
创作于约公元前1792年-1750年,石碑全长213厘米,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是一位具有军事天才和卓越治国才能的君主,他还制订了一种“公平的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所发现的最早的成文的法律条文。
提问:汉谟拉比法典是不是公平的法律?为什么?至少说出三条理由。
通过此材料说明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5、课堂小结: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发展和阶级的分化,出现了早期的国家,从而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学了今天的知识,你能概括出早期国家的统治者是如何加强和巩固自己的统治的吗?
6、完成课后自我测评
被统治阶级
奴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