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沿革和城市经济[下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城市沿革和城市经济[下学期]

资源简介

城市沿革和城市经济
扬州城市
1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于公元前486年建筑城池,名“邗城”,并开凿了连接江淮的运河-邗沟。(今扬州邗江区)
2南北朝时期扬州是有名的造纸中心。
3隋炀帝开凿南北大运河,多次巡游江都。(今扬州)
4隋唐时对外交通发达,海路方面,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今天的韩国、日本。
5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有“天下之盛,扬为首”和“扬一益二”的谚语。
6五代、宋、元时期,扬州是商业繁荣的城市。
7清朝以郑板桥为首的八位画家,因善于创新被称为“扬州八怪”,扬州浓厚的文化氛围被世人称为江南“文化之邦”。
8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太平军从扬州出发进行北伐;后来清兵在扬州建立江北大营,1856年燕王秦日纲东征攻破江北大营;天京变乱后清兵重建江北大营,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合力打垮江北大营。
9新中国以后,扬州获得了新生。现今南水北调,从扬州取水。
例题:唐朝后期,流行“扬一益二”谚语,结合地理位置和隋唐历史发展,说明扬州成为唐朝后期全国最繁荣工商业城市的原因。
答案:①扬州位于南北大运河与长江的交汇处,交通运输十分发达,成为唐朝海运、漕运中心。②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开发,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江南物产大多在扬州集散。③扬州在唐朝之前就是有名的造纸业中心和商业中心,具有较好的基础。④隋唐国家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统一,为扬州商业发展创造了条件。⑤鉴真、李白等文人名士荟萃于此,也促进了扬州经济繁荣。
南京城市
1三国孙权定都建业;东晋司马睿定都建康,南朝宋、齐、梁、陈均在建康定都,故南京号称六朝古都。南京还是南朝造纸业中心、商业中心。
2五代、宋朝金陵(今南京)和成都是最大的印刷业中心。
3明朝朱元璋定都应天(今南京),靖难之役后,朱棣迁都北京。明清时期南京和北京成为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4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1842年中、英在南京议和,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8年清朝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增开了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
5太平天国在1853年定都天京(今南京),1856年发生天京变乱,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6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7 二次革命李列钧在江西湖口、黄兴在南京反袁世凯,二次革命称“赣宁之役”。
8 蒋介石于1927年在南京建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汪精卫于1940年在南京建立效忠于日本的伪南京国民政府。
9 北伐战争时期,英、美炮轰南京,制造了“南京惨案”;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特务在南京下关制造了“下关惨案”,又在南京、上海镇压学生,制造了“五 二○血案”。
10人民解放军在1949年4月23日攻占南京,标志统治中国22年的蒋介石国民政府的覆灭。
11 文化大革命时期,南京人民建成南京长江大桥。
例题:列举近代以来在南京建立的不同类型的政权名称及其性质。
答案:①1853年成立的太平天国政权,是农民阶级的革命政权;②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权;③1927年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权;④1940年成立的汪精卫南京国民政府,是效忠于日本的汉奸政权。
上海城市
1元朝黄道婆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传到家乡松江(今上海),松江由此成为棉纺织中心。
2 明朝后期徐光启著有《农政全书》,徐光启是上海人。
3 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上海等五口,以后英国在上海建立第一块租界。
4 1853年上海发生小刀会起义,列强趁机夺取上海的海关管理权。列强还在上海组织洋枪队,镇压太平军,使李秀成的太平军受到损失。
5 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军事工业)和轮船招商局(民用工业),民族资产阶级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荣宗敬兄弟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公司、申新纱厂。
6 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时务报》,设立了保国会。
7 辛亥革命时期,上海和日本东京成为宣传革命的中心,1904年蔡元培等在上海设立光复会。
8 袁世凯独裁时期,袁世凯买凶在上海火车站刺杀宋教仁,引发了“二次革命”。
9 新文化运动兴起是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为标志。
10 五四运动后期,上海工人罢工,上海成为五四运动的中心。
11 上海在1920年成立了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召开了中共“一大”,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12 1925年列强制造“五卅惨案”,上海爆发“五卅运动”,成立了上海工商学联合会。
13 北伐战争时期,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攻占上海,后来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反动了“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
14 1932年日本发动侵略上海的“一 二八”事变,遭到蔡廷锴的十九路军英勇抵抗;同年宋庆龄在上海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15 1937年日本在上海又制造了“八 一三”事变,国民党进行淞沪会战。
16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上海进行“银元之战”,打击投机倒把;1972年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新时期上海建成宝山钢铁公司,开放上海浦东,获得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
例题1:近代上海曾是我国先进思想的传播中心,试以史实说明并分析其成因。
答案:史实有:上海是19世纪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宣传中心,维新派创办了《时务报》;是20世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宣传中心;是新文化运动发起地,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标志新文化运动兴起;上海是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心和中国共产党的发祥地,1920年上海成立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原因有:是第一批通商口岸,受资本主义侵略较早,人民反侵略反封建要求强烈;自然经济瓦解的早,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早,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相对较大;最早开放,也最早受到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拥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群体。
例题2:以承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契机,发挥大城市的集聚和辐射作用,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联动发展,逐步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城市带、世界第六特大型国际都市圈。试问上海成为江浙沪城市带、世界第六特大型国际都市圈的优越条件有哪些?
答案:①地理位置优越:上海位于长江出海口,面向东海,是我国近海运输中心,江海联运便利,京沪线与北方、南方联系紧密,具有濒江临海,腹地宽广的优势,航空运输畅通国内外,水陆空立体交通网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②工业基础牢固: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力量雄厚。③技术力量雄厚:众多的大专院校以及大批的高科技人才,为上海成为全国高、精、尖、新综合性工业城市奠定了技术基础。④商品贸易繁荣:上海拥有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和商品经济的广阔腹地,附近的闽、浙、赣、皖、苏、鲁等省以及长江沿海一些城市,既是上海的原材料供应地,又是上海产品的消费市场。
广州城市
1隋唐时期对外交通发达,海路方面,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到达波斯湾,唐朝在广州设置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
2自唐朝到清朝,广州一直是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
3近代林则徐在广州查禁鸦片,领导开展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4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广州爆发了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战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
5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占广州,成立联军委员会,扶植柏贵为头目,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权。
6近代孙中山在广州先后领导了1895年广州起义、1911年黄花岗起义、1917年护法运动、1921年第二次护法运动。
7 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1924年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建立黄埔军校。
8 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1926年国民政府从广州出师北伐;1926年蒋介石在广州制造了“中山舰事件”;1927年国民政府由广州迁都武汉。
9 1927年底,中共领导了广州起义,建立广州苏维埃政府。
10 1938年10月,日本军队攻占广州、武汉,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例题1:列举近代以来在广州建立的不同联系类型的政权及其性质。
答案:①1857年的广州联军委员会,是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权;②1917年孙中山成立的护法军政府,是资产阶级的革命政权;③1925年汪精卫任主席的国民政府,是四个革命阶级联盟的政权;④1927年中共成立的广州苏维埃政府,是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
例题2:试从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谈谈近代许多重大事件发生在广州的原因。
答案:①地理环境: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面临大海,交通发达;毗邻香港和澳门,易于接受新信息。②历史背景:在清朝闭关锁国政策下,只有广州一地开放;近代广州又是最早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之一,最早受到西方经济文化的冲击,自然经济瓦解快,资本主义经济较早产生,一批先进人士如康有为、孙中山开阔了眼界,积极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武汉城市
1明清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武昌就是其中之一。
2 1858年清朝签订《天津条约》,开放十处口岸,汉口是位于内地最西的一个。
3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工业。
4 1906年武汉成立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日知会。
5 1911年文学社和共进会在武昌组成起义的领导机关,蒋翊武任军事指挥,孙武任参谋长。
6 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武汉三镇全部光复,史称“辛亥革命”,武汉成立了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任都督,国号为“中华民国”。
7武昌起义后,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率北洋军进攻武汉,黄兴领导了武汉保卫战。
8北伐战争时期,北伐军占领武昌,国民政府从广州迁都武汉;1927年帝国主义干涉革命,在汉口制造了“一 三惨案”,国民政府收回汉口英租界。
9抗战初期,国民党组织了武汉保卫战,1938年10月,日本军队攻占武汉、广州,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级。
10新中国成立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武汉长江大桥;在社会主义建设期间建成武汉钢铁公司。
例题:简述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取得成功的原因。
答案:①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②由于近代学堂的建立,武汉出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他们成为革命党的骨干;③武汉是帝国主义较早侵略的地区,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封建势力压榨,使人民群众反抗怒潮不断高涨,为武昌起义奠定了群众基础;④革命党人在武汉进行了长期的起义准备,新军中革命党人主动革命的精神。
西安城市
1西周定都镐京(今西安);公元前841年在镐京发生国人暴动;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攻占镐京,西周灭亡。
2西汉刘邦定都长安(今西安)。两汉时期长安是繁华的城市。
3公元316年,匈奴贵族攻破长安,俘虏晋愍帝,西晋灭亡。
4隋朝著名建筑师宇文恺主持营建大兴城(今西安)。
5唐朝都城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许多国家派人来长安经商、留学。
6唐末黄巢起义攻占长安,建立“大齐”政权;明末李自成起义,1644年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
7近代八国联军侵华,攻占北京,慈禧和光绪帝逃往西安。
8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发动西安事变,中共派出周恩来为首代表团赴西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例题:试从福建事变和西安事变发生的时代背景、领导者身份、主张及策略、结果和影响等方面分析两者的异同。
答案:①背景都发生在日本侵华、抗日救亡运动不断发展的形势下。②领导者都是国民党内爱国将领。③两者都采取了与共产党合作的策略。④福建事变主张“反蒋抗日”,建立了反蒋政权;西安事变主张“逼蒋抗日”,实行兵谏。⑤福建事变被镇压,十九路军瓦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洛阳城市
1西周周公东征,营建洛邑(今洛阳);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建立东周。
2公元25年刘秀定都洛阳,建立东汉;东汉明帝在洛阳建白马寺,是我国第一座佛教寺庙;洛阳为两汉“五都”之一,工商业繁华。
3公元220年曹丕定都洛阳,建立魏国。
4公元266年司马炎废魏称帝,建立西晋,都城在洛阳;311年匈奴与羯族攻占洛阳,史称“永嘉之乱”
5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
6南北朝时期洛阳是著名的造纸业中心。
7隋朝著名建筑师宇文恺营建大兴城和洛阳,东都洛阳成为南北大运河的中心。
8隋唐两朝,长安和洛阳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
9五代只有后唐定都洛阳,其余都定都在开封。
10明末李自成起义军针对河南土地高度集中状况提出“均田免粮”口号,受到很多农民拥护,起义军很快攻克洛阳。
例题1:为什么唐朝时洛阳达到鼎盛,有时地位甚至超过长安?
答案:①东汉以后,长安屡遭战争破坏,关中经济损失严重,维持长安费用较困难。②把富庶的江淮地区粮食和物资运往长安,交通运输非常不便,而洛阳位居“天下之中”,又是南北大运河中心,转运起来方便得多。③从政治上考虑,洛阳便于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因此统治者重视洛阳,唐高宗常往来于洛阳、长安之间,武则天改东都为神都。
例题2:我国古代建立的第一座佛教寺庙在哪里?为什么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
答案:洛阳白马寺;佛教在南北朝盛行的原因有:①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战乱频繁,劳动人民饱受苦难,容易寻求精神的安慰。②佛教教义宣扬生死轮回,带有很大的麻醉性③统治者为了统治需要,大力提倡佛教。
开封城市
1战国魏国迁都大梁(今开封),开凿鸿沟,交通发达,大梁因此成为著名的工商业城市。
2五代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四朝都定都汴州(今开封),称为东京。
3北宋以开封为都,称作汴京,从此开封成为全国政治、商业中心。开封因汴水、蔡水、五丈水和金水四条河流交会,被称为“四水贯都”。
4公元1127年金兵攻占汴京,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之后汴河很快淤塞,开封衰落。
例题2002高考题:北宋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它描绘了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繁荣景象,当时汴河穿城而过,西由黄河授水,东入淮河,水量丰富,船运繁忙,大江南北物资汇集。请回答:⑴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分析东京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⑵当时经汴河运往东京的稻米主要产自( )A华北平原 B汉中平原 C太湖平原D江汉平原 ⑶直接导致该城市北宋后商业衰落的社会政治原因。 ⑷北宋后,黄河累次泛滥,汴河河道淤浅,渐至涸废,试分析黄河流经该段经常泛滥原因 ⑸如今古城开封焕发了新的青春,旅游业已成为该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三产业龙头。2000年旅游收入已占该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0%,分析该城市为什么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兴市之本”?
答案:⑴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城市布局打破市、坊界限,不再限制商业活动的时间和区域。⑵ C ⑶靖康之变,都城迁移。 ⑷ 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降水集中。 0
⑸古都开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将是按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必然选择。发展旅游业将带动该市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建立适合于该市市情的产业结构,推动整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北京城市
1燕国都城蓟(今北京);隋朝北京称涿郡;唐朝称范阳;五代称幽州;辽朝称南京;金朝称中都;元朝称大都;明成祖迁都北京;清朝顺治帝迁都北京。
2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
3那拉氏在1861年发动北京宫廷政变,开始垂帘听政。
4康有为在1895年领导北京“公车上书”,创办《中外纪闻》;1898年在北京组织保国会,同年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戊戌变法,后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杀害“戊戌六君子”。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攻占北京,对北京实行分区占领。
6袁世凯在1912年3月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
7北京先后成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中心及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中心。
8冯玉祥在1924年发动北京政变,囚禁总统曹锟,邀请孙中山北上,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
9国民党统治北京称作北平,北平在1935年掀起抗日救亡的“一二 九”运动;在1946年掀起了“抗议美军暴行”运动;在平津战役时国民党将领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10在1949年9月北平召开了新政协会议,制定了《共同纲领》,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国都。“文革”时发生抗议“四人帮’的四五运动;现赢得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
例题:北京从一个古老都城发展成现代化的国际都市,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回答:
⑴元朝定都北京后,实行漕运,其原因和具体措施是什么?
⑵近二十年,北京的大气质量较差,分析大气污染较重的原因。
⑶分析举办2008年奥运会将对北京经济发展起到何作用?
答案:⑴元朝大都人口众多,需要南粮北调。措施是先后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与原有的大运河相接,漕运自杭州直达大都。
⑵生产生活排污、城市建设扬尘、汽车尾气。
⑶举办奥运会,将改善北京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改善北京的投资环境和国际形象,拉动内需,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促进企业和产品走向国际。
杭州城市
1隋朝南北大运河北通涿郡,南通余杭(今杭州)。
2吴越国王钱鏐修建海塘,防止洪水袭杭州;五代十国杭州的商业繁荣。
3南宋1127年建立,定都临安(今杭州)。
4元朝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
5明清时期杭州是丝织业中心,谚语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6近代日本强迫清朝签订《马关条约》,开辟杭州等为商埠。
7杭州、上海、南京等在1947年举行联合游行,遭到国民党镇压,这就是“五二О血案”。
8著名建筑家茅以升设计并建成钱塘江大桥。
例题: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望海潮》词云:“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请回答:
⑴柳永词所指的是今天哪一城市?古代有哪些称呼?与该城相关的水利工程有哪些?
⑵分析杭州在南宋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⑶现在杭州的优势有哪些?
答案: ⑴指今天的杭州。杭州古代称为“余杭”、“临安”。水利工程有京杭大运河、海塘。
⑵南宋时期南方相对稳定;南宋的都城,统治者重视鼓励海外贸易;在以前五代十国就商业繁荣,基础较好;杭州有京杭大运河,交通便利。
⑶毗邻长江三角洲,交通便利,物资丰富,区位优势强;杭州名胜多,旅游资源丰富。
成都城市
1四川成都出土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表现了战国时期精湛的绘画艺术技巧。
2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3两汉时期成都是繁华的城市,号称“五都”之一。
4刘备221年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蜀锦闻名天下;南北朝时期成都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5唐朝后期有“扬一益二”谚语,益州(今成都)是丝织业、造纸业中心,工商业地位重要。
6安史之乱,唐玄宗仓皇逃往成都;唐末黄巢起义,唐僖宗率官逃往成都。
7五代十国时期成都是最大的印刷业中心;北宋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8明末张献忠建立大西农民政权,1644年在成都称帝。
9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兵败大渡河,在成都被清军处死;四川保路运动,发生“成都血案”。
10新中国在一五计划时期修建了宝成铁路,文革时期成昆铁路竣工通车。
例题:成都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哪些?新中国为促进四川发展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答案:成都位于成都平原,是西南通往中原和东南的水陆交通枢纽;地势平坦,河网密布,灌溉充足;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新中国修建康藏公路、宝成铁路、成昆铁路;率先在四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现今又进行西部大开发。(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