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大河----长江[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上学期]

资源简介

课题:中国第一大河----长江
教学目的通过阅读地图,掌握长江源地,流经的主要地形单元和省级行政区,注入的海,上、中、下游分段及各段的特征。从长江的流域面积、水量、水能等方面了解长江是我国也是亚洲的第一大河。教学重点:1、各段的水文特征; 2、长江的开发利用及治理保护。教学难点:1、河流特征与地形、气候、植被关系的分析; 2、读、析长江干流剖面图;课的类型:综合课 教时教具:一课时,用自编自制的CAI课件
教学板书设计:中国第一大河——长江一、概况 1、流经地形区2、流经省级行政区3、流域面积二、上中下游的特征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 2、中游: 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3、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三、利用和保护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教好,把地名落实到地图上学生容易接受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课前:先放映有长江风景的《长江之歌》,师生引入: 这是一首什么歌?对!《长江之歌》抒发了中华儿女对中国第一大河——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祖国的第一大河——长江。学法指导:(老师边放CAI:“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思路”边启发讲解) 提问启发放课件 感受音乐及画面所带来的情感冲击 设置情境,引发共鸣,从而导入新课 加强学法指导
学习新课:一、长江概况 老师引入:伟大的母亲河——长江,象一条巨龙镶嵌在祖国的南部,源远流长。(录像)1、流经的地形区2、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注入海洋转问:为什么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河流的大小一般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量来分析,而长江均占中国第一位)3、流域面积、长度出示《亚洲主要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量表》,为什么说长江是我国也是亚洲的第一大河?学习一条河流最主要的是分析掌握它各段的特征二、分段1。分段点:源头----宜昌-----湖口 2。上中下游的特征:A、 上游特征:落差大,峡谷多,水力资源丰富首先我们来分析上游。指的是那一段?(各拉丹冬——宜昌)对!出示各拉丹冬源头图片,领会各拉丹冬雪山的高。区别源头和正源,介绍长江别称分析“长江干流剖面图”,剖面图的横坐标指什么?纵坐标是把长江各流经点的什么要素描点连线?(长江的长度,各流经地点的海拔高度)算一算:长江上游的落差约有多少?占长江总落差的百分比?(总6621米,上约6421米,约占97%)为什么上游的落差这么大?(因为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流到第二阶梯再流到第三级阶梯,受地形的影响)河水在穿山越岭(横段山脉和巫山)时会形成什么样的特征?(多峡谷急流)你知道哪些著名的峡谷?看一看:虎跳峡、三峡的景观图,在地图上准确找出位置。听一听:虎跳峡、三峡简介,出示《早发白帝城》,学生分析。上游的支流有哪些?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得出水量倍增的特点。转入:到中游后主要流经什么地形区?水流特点会怎样? B 、中游: 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学生活动:请看中游干流的形状,看“九曲回肠”——“多曲流”为什么会形成“曲流”?三峡急流河水冲入中游平原,在贯性作用下左摇右摆,形成曲流。尤其,从湖北的枝江——湖南洞庭湖口的城陵矶,即“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特别是藕池口——城陵矶之间长247千米,而直线距离只有80千米。这样弯曲的河道特点对航运,对洪水的分洪有何影响?不利于航行,极易泛滥成灾,因此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1998年的大洪灾也是这段最危险。新中国成立之前,群众称之为“命江”。江汉平原上的荆江河段呈现“船在屋上走,人在水下行”的险情,荆江堤在枯水期,堤内水已经明显高出堤外路面,倘到丰水期或是汛期,对两岸人民的威胁可想而知。有没有解决办法?裁弯取直,分洪工程,分洪区是选用地势低洼,人口稀少,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其中荆江分洪区是最大的一个。万不得已,弃小家,保大家。支流的特点又如何呢? ——多支流,多湖泊下游的特点是什么?3、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到长江口江面宽达80——90千米,形成“江海相连”的壮丽景观,十分利于航行,万吨轮可上朔到南京,5000吨轮可在下游全程通航。由于水流平稳,江水受海潮的顶托而倒流,泥沙堆积,形成许多大大小小的沙洲,江口的崇明岛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也是我国第三大岛。转入三:可见长江上、中、下游各具特点,怎样根据各段的不同特点合理地加以开发、利用和保护呢?三、长江的利用和保护 你认为长江对人类的作用有哪些?学生竞相发言老师总结:很好,其中最主要的作用是灌溉、航运、发电。1、灌溉---鱼米之乡面积 1/5 人口 1/3 耕地 1/4 长江流域稻谷占全国的比重 70%棉花 1/3 淡水鱼 60%轻工业产品 1/2其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哪两项?所以有什么之称?稻谷、淡水鱼——“鱼米之乡”,长江流域面积只占全国的1/5,但其他各项都超过1/5,中下游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转:在东西航运的航运价值上可以相当于14条京广铁路,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的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2、航运---“黄金水道”通航里程达多少万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多少?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60%。但是目前的航运能力只相当于一条京广铁路,还只开发了其通航能力的1/14,长江水系的通航里程是密西西比河的1、6倍,而运力只是它的1/5;长江的流量是莱茵河的10倍,运力却只是它的1/10!因此还大有潜力可挖。建好三峡工程以后,长江水位提高,万吨船队可抵重庆,运力可提高5倍。运输成本可以降低35%,同时,水库调节,下游的枯水量提高,使成为真正的“黄金水道”。3、“水能宝库”全流域水能蕴藏量多少?可以用来干什么?长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全流域蕴藏量2、6亿千瓦,占全国水能总量(6、67亿千瓦)的1/3。新中国已经建成许多水利枢纽和大中型水电站。葛洲坝、三峡、二滩、丹江口等, 葛洲坝号称长江第一坝,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发电能力270万千瓦,相当于1949年的全国发电量的3倍。但是,现在的开发利用率还不足5%。规模更大的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发电量将为葛洲坝发电量的6倍,约1820万千瓦,远大于伊泰普水电站的1260万千瓦)。想了解它的作用吗?三峡工程的主要作用?(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环境等)1994年迁移两岸居民,1997年大江截流,2003年首批机组发电,2009年工程全部竣工。转问:那么,母亲河长江是否就有百利而无一害呢?(不,如1998年洪水)4、防洪是目前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众所周知,1998年的中华子孙刚刚在长江两岸谱写了一曲自强不息、团结奋斗、抗洪抢险的壮丽凯歌!可为什么母亲河向它的子孙咆哮了?这样的洪灾为什么会发生?可否在什么时候停止呢?1)、近年来长江流域由于上、中游山区乱砍滥伐森林的现象比较严重,植被遭到破坏,含沙量不断增多,水位上升,这是导致洪涝等自然灾害不断加剧的——根本原因!!据分析,今年洪水的特点是“中水量,高水位,大灾害”,高水位运行长达两个多月,据调查,在今年抗洪其间,岷江江面上还正漂满了新刚砍伐下来的树木!2)、人与水争地,使长江流域受水面积不断减少是——又一重要原因。(问:人争地来干什么?)盲目围湖围江造田、建厂建镇等,使河道变窄,湖泊萎缩是灾害频繁的又一重要原因!!据统计,仅长江通江湖泊的面积已减少了567亿立方米!相当于三个三峡水库的实际库容量!可见,长江洪水日益频繁,今年洪水水位连创历史新高并非偶然,并非长江母亲不爱它的儿孙,而是我们过于贪婪,对她催逼太甚!那末应该怎样来防洪、治洪呢?:防洪方法有很多,根本方法是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恢复生态平衡!三峡地区建库后,可以控制川江向荆江河段下泄洪水来量的95%。另外,为改善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最近又全面无条件停止在上游山区砍伐森林,关闭木材市场,改为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放映CAI概况部分,提问,提示如何操作电脑出示表格,提问放CAI,指地图提问CAI上相应指出放CAI虎跳峡及三峡景观与录象提问放CAI裁弯取直,荆江分洪工程启发分析提问讲解放出下列CAI内容简单扼要介绍 讲解边问边放出CAI边讲解放三峡工程示意图及录象出示图片引入洪灾学生发言后老师小结 上台操作分析计算,得出结论思考看图,找出位置并做三峡练习学生在地图上移入正确的位置学生回答学生移动中游的四大支流回答思考并回答请在书上划下四个水利枢纽名称,并在书上44页图中圈出。想一想回答学生发言 采用直观教学法,掌握内容更容易从分析中得出结论确切了解地理位置有比较才有分析联系旧知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方位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方位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方位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