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D C D D B C B A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D A B D A B C C A二、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21.(14分)(1)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更加深重。(2分)清政府腐败无能,腐朽的封建制度使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变革的声浪此起彼伏。(2分)(2)①史实: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给分)②原因: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2分)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奋起反抗侵略者,实现全民族抗战。(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①要增强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2分)②要传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日常学习中勤勤恳恳(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创造精彩人生。(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2.(10分)(1)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解放战争胜利或新中国成立。(每个事件1分,共3分)(2)观点正确且符合史料,1分。观点论证6分,采用分层赋分,赋分办法参考如下: 等级 等级描述 得分水平4 关联结构层次 从正反两个角度,与多个材料建立起联系,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材料运用较充分,论证较严密,表达较清晰。 5--6水平3多点结构层次 使用多个材料,但未建构其逻辑关系或逻辑关系不严密。或使用多个材料但只从一个角度解读。 3--4水平2单点结构层次 使用一个材料就直接得出结论,如“新中国的成立,使民族获得了独立”。事件与影响没有联系,同义反复。 1--2水平1无结构层次 没有应答。应答内容与题目要求无关。 0答案示例:观点:国家独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1分)观点论证:①辛亥革命使中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制的国家,但没有完成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任务,没有废除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没有受到尊重。②抗日战争胜利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一些不平等条约被废除,国家主权得到部分承认和尊重。③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民族从此进入历史新纪元,帝国主义的特权被进一步废除和取缔,中国的主权得到了尊重,从此中华民族朝着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不断前进。④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一直在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斗争,一步步向着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不懈努力,国家独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6分)23.(12分)(1)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地区开始推行。首先,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然后,进一步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后来,又开辟了沿海经济开放区,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3分)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以多种形式吸收外国资本,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3分)(2)①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加快发展提供强大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③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促进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任选三点,每点2分,共6分)24.(12分)(1)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2分)(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调动了广西经济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为广西经济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各族人民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为广西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任答三点,每点2分,共6分)(3)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不用手指佛像,吃饭时不夹鸡头。(2分)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2分)25.(12分)(1)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符合题意即可。示例:1947年,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剥削制度,使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积极性,促进了解放战争的胜利。(2分)(2)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积极发扬基层民主。(答出两点,每点2分,共4分)(3)健全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体系,既重视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推进政府依法行政,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实行依法治国,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营造良好法治文化环境;加强道德建设,大力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守望精神家园;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创新基层民主治理。(任答三点,每点2分,共6分)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