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南昌起义,了解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掌握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了解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及原因。3.了解八七会议。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特点,让学生明白中国敌人的主要力量分布在城市,故而攻打大城市这条路走不通,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归纳中国共产党早期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德育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2.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毛泽东把部队带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从走苏俄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等为此做出了伟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崇敬之情。●教学重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教学难点毛泽东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的原因。●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例示一]同学们看课本导入框中的图。这是一把手枪,枪上有两行字:“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这是朱德领导南昌起义时用过的手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时,朱德是南昌起义领导人之一,负责消灭南昌城里国民党军官教育团和公安局里的警察。起义前夕,朱德设了一个鸿门宴,请军官教育团的团长、公安局的头头吃饭,将他们调离了自己的队伍。同时,把他们的卫兵也请到另一个屋里吃饭。正当他们吃喝得兴高采烈不注意时,枪被悄悄地移走。起义开始时,他们都束手就擒,他们的队伍因群龙无首,很快被起义军消灭。以上是南昌起义过程中一个小插曲。那么,南昌起义是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有哪些?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如何?等等,在我们学完这一课后,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的。[板书]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南昌起义1.南昌起义[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南昌起义的内容,从中找出南昌起义的相关信息。[学生看书]……[学生回答]①时间:1927年8月1日。②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朱德等。③过程:在南昌举行起义,占领南昌城,不久撤出南昌,南下广东,但在途中遭到失败。④余部: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转战到湖南。⑤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板书]①时间:1927年8月1日。②领导人:周恩来、朱德、贺龙等。③过程:南昌起义→南下广东→受挫分兵。④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教师讲述](附图)同学们,请在图中先找出几个相关地名:“南昌”“瑞金”“三河坝”“汕头”“宜章”。[学生找出后,教师开始讲述]1927年7月中旬,党中央任命周恩来为南昌起义的前敌委员会书记,进行部署和领导南昌起义。7月25前后,周恩来及起义的其他领导入如贺龙、叶挺、刘伯承等,从武汉、九江等地到达南昌与朱德会合,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这时集结到南昌的参加起义的兵力大约有2万余人。起义部队的主力,是以贺龙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叶挺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11军24师和朱德率领的第五方面军第三军官教育团和南昌公安局两个保安队等。7月31日晨,周恩来及前委其他领导成员否定了张国焘阻止起义的错误意见,决定8月1日凌晨4时举行起义,后因一个姓赵的营长叛变,起义提前到凌晨2时。8月1日晨,南昌起义的枪声打响。经过五个小时的激战,全歼守敌,胜利占领南昌城。起义胜利后,随即成立了以共产党人为领导核心,有国民党左派人士参加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8月3日至7日,起义军按预定计划相继撤离南昌,取道临川、宜黄、广昌南下,宣布继承北伐革命没完成的事业,反对帝国主义,打倒新旧军阀,实行“耕者有其田。”8月下旬占瑞金,克会昌,打垮堵截的国民党军队钱大钧部。9月上旬,进军长汀、上杭,中旬占大埔县的三河坝。随后分兵,由朱德率二十五师留守三河坝,总指挥部率主力进军潮州、汕头。下旬,占领潮汕后第二次分兵,一部留守潮汕,主力西取惠州。9月底10月初,起义军在汤坑,三河坝遭到优势敌人的攻击,激战数日,损失严重,潮州、汕头亦相继失守。随后,主力又在流沙一带遭敌截击。所留部队,一部约1200人由颜昌颐、董朗率领进入海陆丰地区;一部约2000人,由朱德、陈毅率领进入湘粤赣边开展游击战争。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以武装斗争反抗了国民党的屠杀政策,在中国人民中树立了坚持革命斗争的旗帜,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红军、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因此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想一下,起义军占领了南昌城,为什么要南下广东?请大家讨论一下。[学生讨论]……[学生回答][教师讲解]这次南下确实是想在广东重整旗鼓,再行北伐。因而孤军南下,再加上两次分兵的失误,结果在强大敌人的围攻下,遭到失败。[教师引导]根据刚才我们的分析,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对南昌起义失败原因的看法。[学生回答][教师讲解]这次起义由于缺乏在新形势下如何坚持革命的经验,没能与当地的农民运动相结合,深入土地革命和建立农村根据地,而是想在广东重整旗鼓,再行北伐。因而孤军南下,再加上两次分兵的失误,结果失败。[教师过渡]在发动南昌起义后不久,中国共产党就在汉口召开了一次旨在改变共产党组织涣散、思想混乱状况,确定今后的工作方针。因为这次会议是在八月七日召开的,故我们称其为八七会议。[板书]2.八七会议[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小字内容,了解八七会议的精神。里面提到了一是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二是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教师讲解]“七一五”以后,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为了挽救革命,纠正过去的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今后新形势下的方针,决定召开中央紧急会议。中央会议由瞿秋白主持筹备,8月7日在汉口秘密召开。李维汉主持,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成立了新的党中央领导机构。(二)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会议指出,现在中国革命的基本内容是土地革命。会议规定:“没收大地主及中地主的土地,分这些土地给佃农及无地的农民”,会议通过了湘鄂赣粤四省秋收暴动大纲。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从前我们骂孙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蒋唐都是拿枪杆子起家的,我们独不管。……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八七会议的召开,给组织涣散和思想混乱的共产党员指明了奋斗方向。[教师过渡]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回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和插图,了解秋收起义的过程及其变化。[板书]二、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1.秋收起义[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书时在图上把以下地名给找出来:“修水”“铜鼓”“安源”“文家市”“三湾”“井冈山”。[学生看书]……[学生看图寻找]……[教师讲述]八七会议后,毛泽东被派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8月18日,改组后的湖南省委在长沙近郊召开第一次会议,讨论秋收起义计划。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出席会议,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并就起义中的农民问题、土地问题、军事问题、起义区域问题作了讲话。他十分强调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指出:秋收起义要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但是发动起义,必须有军事的援助,否则终归失败。起义的发展是要夺权,要夺权就一定要有兵力。会议决定成立党的前敌委员会和党的行动委员会,作为秋收起义的领导机关。前委由各军事负责人组成,以毛泽东为书记。9月份,将参加起义部队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毛泽东任前委书记,卢德铭任总指挥,余洒度任师长,下辖三个团。9月9日,从破坏铁路切断敌人交通开始,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当天,一团从修水出发准备取道长寿街,进攻平江。在接近长寿街时,四团突然叛变,一团腹背受敌,百人牺牲,两个营被打散。9月10日,二团在安源起义,相继攻克醴陵、浏阳,但在浏阳被敌围攻,损失2/3。9月11日,三团由铜鼓西进,在攻占东门市后被敌人袭击,也遭到损失。9月19日,各路起义军退集到浏阳县的文家市。在这里前委召开会议讨论部队进军方向问题。毛泽东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现在敌大我小,敌强我弱,革命暂时已经没有可能在城市取得胜利,应该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群众条件较好的农村去。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否定了“取浏阳直攻长沙”的主张,决定向湘赣粤边农村进军。[教师过渡]向农村进军的决定做出以后,毛泽东率领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农村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板书]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井冈山会师[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课本上的内容,概括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过程。[学生回答]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于是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向湘赣边的井冈山进军,途中,在江西永新三湾村,毛泽东对部队进行了改编,将一个师改编为一个团;在各级部队建立了共产党组织。班设小组,连设支部,营设党委,连以上设党代表。全团由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统一指挥。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学生在回答时,教师同时板书]攻打城市失败→文家市决策、退向农村→三湾改编、建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教师讲解]毛泽东在1927年10月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地方政权。初创了井冈山根据地。1928年4月底,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在朱德、陈毅率领下到达井冈山,在宁冈砻市同这里的部队会师。5月4日召开军民大会,宣告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陈毅任政治部主任。下辖三师六团,两支队伍会师后,红军的力量大大增强。[教师引导]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毛泽东为什么要去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请大家分组讨论,然后回答。[学生讨论]……[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因为城市里敌人力量强大,在当时敌强我弱、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下,加上起义部队遭到严重挫折,攻打和占领城市是不可能的。而以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作为落脚点,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这是当时惟一正确的选择。[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的“红军歌谣”,从中能得出什么认识?或有什么启示?[学生回答]农村和城市相比,条件是艰苦的,可是红军战士在艰苦的环境下却充满了革命的乐观精神。[教师指导]同学们,对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意义,我们只记住课本上“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一句并理解即可。[教师过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以后,各地的共产党人也领导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到1930年夏,全国各地建立了大小十多块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是全国最大的一块根据地,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下面我们来看具体内容。[板书]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下面的关于全国各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情况,看时请结合地图,建立起空间概念,加深印象。[教师总结]1927年冬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逐渐走上了以农民为主力,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这里需特别强调的是毛泽东的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有力地指导了各个根据地的建设。井冈山的星星之火,终于在1930年夏天发展成为燎原之势。[布置作业]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事件是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八七会议答案:A2.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权是在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文家市决策 D.三湾改编答案:D3.井冈山会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的是A.毛泽东 B.朱德 C.陈毅 D.彭德怀答案:B4.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中央革命根据地C.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D.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答案:A●板书设计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南昌起义2.八七会议二、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1.秋收起义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井冈山会师攻打城市失败→文家市决策,退向农村→三湾改编,建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