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江苏苏州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二)地理试题及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8-2019学年度江苏苏州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二)地理试题及答案

资源简介

2019届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二)
地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城市路灯的照明时间受自然条件影响。下图为“某年北京市二分二至日路灯照明时间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 图中四个日期,对应夏至日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 造成北京市路灯照明时间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天气变化  B. 地球自转
C. 地球公转  D. 太阳运动
右图为“2018年8月17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示意图(单位:hPa)”。读图回答3~4题。
3. 图示时刻甲地的风向为(  )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
4. 未来两天,乙地的天气变化是(  )
A. 气温下降,阴雨天气
B. 气温升高,风力减弱
C. 出现暴雪、冰雹天气
D. 雨过天晴,气温升高
下左图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下右图为“左图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读图回答5~6题。
5. 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气压带位于南半球,其控制下温和湿润
B. 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
C. 受乙风带的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
D. 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印度半岛夏季多雨
6. 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  )
A. 苏州以东南风为主 B. 格陵兰岛陆地冰川面积扩大
C. 长江进入枯水季节 D. 中国容易受到寒潮天气影响
读“我国某山脉自然带垂直带谱图”,回答7~8题。
7. 该山脉位于我国的(  )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D. 青藏高寒区
8. 影响该山两侧山坡自然带谱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  B. 相对高度
C. 海拔  D. 海陆位置

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9~10题。
9. 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
A. 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 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 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 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10. 若图中①处岩石发生了变质作用,则形成的岩石最有可能的是(  )
A. 片麻岩 B. 大理岩 C. 板岩 D. 玄武岩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读图回答11~12题。
11. 下列图示中穿堂风最显著的是(  )

12. 现代民居建筑若想利用穿堂风,以下设计合理的是(  )
A. 利用厨房、卫生间做进风口 B. 房屋的朝向为东西向
C. 减少东西向墙面的长度 D. 房屋最好坐北朝南
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会影响土壤水分。梭梭根区受树冠集流、蒸腾和遮阴作用影响存在土壤水分相对富集区。右下图“新疆北部沙漠中不同树龄阶段梭梭根区全年土壤含水率差异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 枯树根区含水率最高的原因是(  )
A. 树冠集水作用强
B. 无蒸腾作用消耗
C. 树冠遮阴效果好
D. 土壤硬化下渗弱
14. 导致梭梭根区土壤的“湿岛”效应夏季较春季更明显的主导因素是(  )
A. 融雪 B. 风沙
C. 降水 D. 蒸发
一位去印尼巴厘岛的游客在游记中写道:在乌布行走,常能看到随山势修筑的层层稻田,错落有致……走着走着,就会看到路边石缝中“吱吱”地冒热气……。右下图为“巴厘岛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 乌布稻田的分布,有利于缓解(  )
A. 水土流失 B. 农业污染
C. 土地沙化 D. 耕地缺水
16. 路边石缝中“吱吱”地冒热气,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光照足
B. 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作用明显
C. 以平原为主,海拔低,气温高
D. 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下左图为“我国某区域水系图”,右图为“甲湖泊及与其相连乙河段的水位变化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 下列关于图中丙河河水流动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2月—自西流向东 B. 7月—从西南流向东北
C. 8月—从东北流向西南 D. 11月—从东流向西
18. 据图判断有关甲、乙、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地都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 B. 甲、乙、丙的水全部来自降水
C. 甲湖对乙河起到了调蓄作用 D. 甲、乙、丙间只存在物质转移
下图为“我国传统民居邮票图”。读图回答19~20题。

       甲      乙      丙      丁
19. 图中传统民居的典型分布地区是(  )
A. 甲—东北平原 B. 乙—长江中下游平原
C. 丙—华北平原 D. 丁—黄土高原
20. 夏季,甲传统民居所在地区(  )
A. 沟壑纵横风雨狂 B. 新雨山头荔枝熟 C. 小麦登场雨熟梅 D. 家家打稻趁霜晴
右图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示意图”。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读图回答21~22题。
21. 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
A. 土壤肥力明显提高
B. 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 旱涝灾害频率增加
D. 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22. 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
A. 全部退耕还林、还草 B. 推广水稻种植
C. 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 扩大耕地规模
Ⅰ、Ⅱ、Ⅲ代表不同国家,右下图是“不同国家产业变化过程的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 影响①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 市场 B. 劳动力
C. 技术 D. 交通
24. 由图可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产业转移只在不同国家间进行
②Ⅰ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
③Ⅱ、Ⅲ类国家产业升级完全依赖Ⅰ类国家产业是否迁出
④Ⅰ、Ⅱ、Ⅲ类国家间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意味着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叠图分析是科学选址最常用的方法。读图回答25~26题。
25. 叠图分析最常用的信息技术是(  )
A. RS B. GPS
C. GIS D. 数字地球
26. 图示选定的区域最适合建设(  )
A. 大型垃圾处理场 B. 大型仓储式超市
C. 汽车加油站 D. 水源保护区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第一家流域水电开发公司,在乌江流域开发中公司始终秉持“工程建设与区域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同时乌江流域又是我国主要的石漠化发生区。读“乌江流域示意图”,回答27~28题。
27. 乌江流域开发建设的内容有(  )
①大面积种植水稻
②梯级开发水能资源
③发展电力—炼铝—铝加工产业链
④在景区内大规模建设宾馆等服务设施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8. 促进贵州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对发生石漠化的地方全部实施生态移民
B. 农业坡度较大的耕地要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
C. 工业生产中,要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D. 加快农村替代能源建设,如以电代柴、以煤代柴
读“我国各省电力供应示意图(港澳台数据暂缺)”和“‘特高压疆电外送’工程示意图”,回答29~30题。

29. 甲、乙、丙依次是(  )
A. 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 B. 电力短缺区、火电丰富区、水电丰富区
C. 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 D. 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
30. 影响“疆电外送”特高压输电线路①(哈密—郑州)建设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
A. 自然条件 B. 经济条件 C. 政治条件 D. 科技水平
二、 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本部分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31. 石油、煤炭、风能、生物能等均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
32. 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
33. 寒潮是我国最常见、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  )
34.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我国西北产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
35. 产业转移是企业寻找最优区位的过程中在空间上的具体表现。(  )
36. 河流上游应保护好植被生态,开发应该以保护性开发为主。(  )
37. 在平原上流动的河流只有沉积作用,所以泥沙大量堆积。(  )
38.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是东北农业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  )
39. 南水北调工程对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经济发展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
40. 岩石圈物质循环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
三、 综合题。(本部分共4题,共30分)
41. 图1为“亚洲某季节盛行风向示意图”,图2为“三种气候类型气温、降水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图1                   图2
(1) 图1所示季节为________季,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 甲处气候特征与图2中所示a、b、c三种气候类型中的________比较吻合,该气候的成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 乙处夏季常见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丙处春季最容易产生________短缺。(2分)
42. 读“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 该图为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本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__。(1分)
(2) 图中A处最具优势的可再生能源是__________,其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 该区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B处产生该种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 C处是黑河注入的居延海,其主要补给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居延海是沙漠地区的重要湿地,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态效益。(3分)
4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 北极航道是指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利用北极航道,可以开辟我国大部分港口到欧洲港口的新航线。
材料二 下图为“从中国大连至荷兰鹿特丹传统航道和北极航道示意图”。

(1) 从大连到鹿特丹的新航线,相对于传统航线的最大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通航的季节是________。(2分)
(2) 从大连经北极航道到鹿特丹,在A海域因受________(填寒或暖)流影响船舶逆水航行,B港口在极圈内却终年不封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 冬季,从大连经传统航道到鹿特丹,在C海域受到____________盛行风的影响,在D海域________(填顺或逆)流航行。(2分)
(4) 从自然带类型看,大连和鹿特丹同属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4. 下面左图是“中国东北地区(局部)图”,右图是“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 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该地耕地类型以________为主,其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主要的自然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3分)
(2)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这对当地城郊农业的生产条件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 图中的太湖平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粮仓”地位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19届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二)(苏州)
地理参考答案
1. B 2. C 3. A 4. A 5. C 6. A 7. C 8. B 9. D 10. B 11. A 12. D 13. B 14. D 15. A 16. D 17. A 18. C 19. C 20. A 21. C 22. C 23. B 24. D 25. C 26. D 27. B 28. A 29. D 30. B 31. A 32. A 33. B 34. A 35. A 36. A 37. B 38. A 39. B 40. B
41. (1) 夏 盛行海洋吹向陆地的风(东南风、西南风)(2分)
(2) c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3分)
(3) 台风(旱涝) 水资源(2分)
42. (1) 干旱(1分)
(2) 太阳能 气候干燥,多晴天,光照强。(2分)
(3) 荒漠化 过度放牧或过度垦荒(2分)
(4) 祁连山高山冰雪融水(1分) 调节气候、补给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2分)
43. (1) 航程短,速度快,成本低 夏季(2分)
(2) 寒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2分)
(3) 西风 顺(2分)
(4)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1分)
44. (1) 旱田 商品谷物农业 气候(3分)
(2) 市场更广阔,品种更多样;规模扩大;技术提高;信息、交通更通畅;农业用地减少(3分)
(3) 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生态退耕;非农业用地增加。(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