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
厦门十中 陈宇超
一、设计思想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本课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科探究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感悟,主动获得新知,并逐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激发他们的潜能。
二、教材分析
人教实验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第六课的第二框题。本框题所在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该问题也是《生活与哲学》整本书的核心问题之一。而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单元中最终是由“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来实现的。
本框题是所在单元的归宿,是对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关系的整体呈现与深华,是如何正确看到我们周围世界问题在世界观上的升华,是单元的最基本的知识目标之一。
三、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学生已学习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等内容,基本具备学习本框题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2、学习难度:本节课实际上是对“实践与认识关系”的再现和深华,本节课的容量偏大,理论性较强,学习中难免会有学生在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上达不到应有的要求。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真理的含义;
②理解真理是客观的、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理解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懂得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2.能力目标
结合真理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去认识真理;
②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丰富和发展真理的思想;
④通过学习,使学生感悟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从而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依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并有很强的德育功能。
难点:真理的客观性。依据:比较抽象,理论层面较高。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1.情境探究法
创设情境实施探究式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
2.问题探究法
以问题(任务)驱动学生学习,每一阶段的学习都以问题带出,引导学生探究。充分体现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七、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话题
导入:近期新闻——《厦门中山医院两位骨干医生猝死》
【以新闻导入,引导学生,关注“人类与疾病”,人类对于疾病的探索和认知。】。
本节课以“人类的抗疟之路”为主线,结合课本知识点,依次展开。
(二) 新课讲授
环节1:开启“人类的抗疟之路”
提供5个关于疟疾的描述。【引导学生对于疟疾有一定的基础认知】
展示本节课主线——时间轴
环节2:第一阶段——艰难前行
呈现这一阶段,不同地区对于疟疾这一疾病的部分描述和记载。
【先秦时期——黄帝内经】
【古希腊——症状描述】
【3-4世纪——古印度医学记载】
描述的主体是“人”,描述的对象客体是“疟疾”。
人 对 疟疾 的 描述和认识
“人”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知识点1:认识是人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呈现关于疟疾的不同认识,学生进行分类,并阐述分类依据。
根据学生的分类情况,教师适当总结归纳
01/02/04——第一类——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谬误
03/05——第二类——与客观对象符合的认识——真理
知识点2:真理是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对真理的含义进行详细解析
【通过概念的解析,推理出真理的基本属性——客观性】
知识点3:真理的特征①客观性(基本属性)
环节3:第二阶段——迎来曙光
Ppt呈现
【①以1897年罗斯发现疟原虫是疟疾的致病因素 为标志,人类开始进入科学探索疟疾的进程。所以,在人类的抗疟之路中,迎来了曙光】
【②第二阶段的关键事件是,1820年奎宁的发现,奎宁逐渐成为治疗疟疾的特效药】
问题探究:结合材料,为什么特效药成为了夺命药?
【学法指导】:阅读解析材料,需要注意注释部分。
【知识推导】:
(1)学生通过阅读材料,汲取有效信息,找出奎宁成为夺命药的原因;
(2)针对原因,引导学生思考,需要如何使用奎宁,才能避免成为夺命药;
(3)根据学生的回答和思考结果,教室总结归纳
知识点4:真理的特征②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环节4:第三阶段——任重道远
ppt呈现
【①以奎宁出现耐药性为标志,人类的抗疟之路进入第三阶段——任重道远】
问题探究:结合材料,为什么特效药失效了?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提取关键词——抗药性
【知识推导】:
知识点5:真理的特征③真理都是具体的
【知识小结】:真理的特征:客观性、有条件的、具体的。
Ppt呈现——青蒿素的发现
依据时间抽的呈现,引导学生体会,人类抗疟之路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人类会出现阶段性的成功,但也会遭遇困境,所以,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引导学生,回顾人类的抗疟之路。以关键事件为要点,依照时间顺序呈现。
【知识推导】:
(1)人类抗疟之路中,关键的事件分别对应“实践”或者“认识”,这个过程中,不断重复从实践到认识,再到新实践,到新认识的过程。人类对于疟疾这一疾病的真理的探索,并不是一蹴而就,探索的过程具有反复性。
知识点6:认识具有反复性
在过程中,“实践”的概念多次出现,后出现的“实践”,相较于之前的“实践”,更科学,更全面合理,即 认识的过程是不断进步和上升的。
知识点7:认识具有上升性
随着青蒿素的发现,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良好的抗疟效果,然后,近期在东南亚地区接连出现了对于青蒿素的抗药性,这使得人类对抗疟疾的进程必须继续前行,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式,这体现认识具有无限性。
知识点8:认识具有无限性
【知识小结】:认识的过程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环节5:情感升华
引导学生关注目前人类对抗疟疾的前沿讯息
鼓励学生尽自己所能,为人类抗疟之路贡献自己的力量。例如:宣传科学的抗疟知识;关注疫区儿童的生存状况;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等等。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人文情怀,从关注生命,关注人类与疾病的抗争为起点,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尊重人类对于真理的探索。
课堂总结(结合板书)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以逻辑推演为核心,一个案例贯穿,试图通过思维推演的训练,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方式。在前期的准备阶段,对于案例的开发和问题的设计,还存在一些瑕疵,例如:问题设置的指向性不够,问题的有效性等等。课堂教学中,因为前期预设不到位,学生对于疟疾的相关背景资料十分陌生,对于案例的解读存在知识性的缺失,所以课堂的互动仍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