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锁分】2019浙江省道德与法治中考一轮复习 考点13: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懂得依法自律(原卷版+解释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锁分】2019浙江省道德与法治中考一轮复习 考点13: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懂得依法自律(原卷版+解释版)

资源简介




【中考锁分】社会.法治一轮复习学案考点13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懂得依法自律

1.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
2.懂得加强自我防范,学会依法自律,增强守法观念。








一、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
(一)违法行为的含义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人们行为的底线:不违法
(二)违法行为的两种分类方法:
1.根据行为所违反的法律,违法行为分为:
(1)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如:《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
(2)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如:《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继承法》等。)
(3)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刑法的行为。
2.根据违法的性质,违法行为分为:
(1)一般违法行为
包括:①行政违法行为;②民事违法行为。
特征: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性较小。
(2)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刑事违法行为)
含义: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
3.违法行为的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注意:(1)一般违法与犯罪的根本区别是:社会危害性的大小。
(2)犯罪一定是违法,违法不一定是犯罪。

二、学会依法自律,增强守法观念
1.身边的违法行为
举例 违法行为 违反法律 备注
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政打他人等行为 违反治安管理 处罚法的行政 违法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 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卖方收款却只发放一半货物;照相馆没有经过他人同意,将其艺术照片展出,以招徕顾客;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 侵犯他人民事权利 民法 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2.为什么要依法自律?(原因)
(1)自觉依法自律、依法做事、依法维权,既能保护自己健康成长又能维护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
(2)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依法自律,可以防患于未然。
3.依法自律的做法(变题:青少年应当如何规范自身行为?怎样预防违法行为,增强守法观念?)
(1)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我们要分清是韭,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三、一般违法行为与严重违法行为(犯罪)的比较:
比较内容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
区 别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 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 情节严重,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触犯法律不同 违反刑法以外的其他法律法规 触犯刑法
处罚方法不同 民事违法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要受行政制裁 有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刑罚
后果不同 只有民事责任或行政后果,处罚较轻 后果严重,要剥夺政治权利以及其他权利,剥夺受罚人的自由,甚至生命
举例 闯红灯、合同违约、谎报险情等 杀人、防火、抢劫等
联 系 (1)二者都是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都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只是程度不同。 (2 )二者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其本质是一样的。 (3)犯罪必然是违法行为,而违法行为不一定构成犯罪;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及时改正,任其发展下去就有可能导致犯罪。
启 示 我们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7年4月6日,乐清本地微信群中流传着一则信息,主要内容为“今日早上7时,三名不法分子试图将虹桥二小六年级的一位同学劫持上车,孩子咬了其中一人的手后下车逃跑。该情况已报案,请各位家长注意接送孩子”。温州警方调查核实网传信息属于虚构,并未发生绑架案件,该孩子亲口承认因不想上学,编造了被绑架的谎言。
材料二:网民“布拉格教育”未弄清事情真相,编造谣言在朋友圈发布“三名劫持小孩的不法之徒在北站被警察抓获”的虚假信息,在评论回复中再次编造谣言称“是这个女孩同桌家长跟我说的”。经查,网民“布拉格教育”的真实身份为陈某,女,鹿城人。陈某因虚构事实扰乱社会公共秩序被乐清市公安局依法行政拘留三日并处罚款五百元。
(1)请从两个角度评析小学生的行为?
(2)从法律角度分析陈某行为的性质并说明理由?
(3)互联网生活与我们息息相关,请你为文明上网提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违法行为、诚信友善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小学生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也是不道德行为,该小学生不想上学没有履行受教育义务,编造谎言违背了诚信道德,没有与人为善。
(2)本题考查的是违法行为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陈某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他未弄清事情真相便编造谣言扰乱社会公共秩序被行政拘留三日说明他的行为情节轻微,没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以外的法律受其他法律的处罚。
(3)本题考查的是文明上网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互联网生活与我们息息相关,为此,我们上网要增强分辨能力,避免轻信盲从,不传谣,不信谣;不浏览不良网站;使用文明网络语言,尊重他人,不辱骂他人,不侵犯他人的权益等等。
【答案】(1)小学生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也 (?http:?/??/?www.21cnjy.com?)是不道德行为,该小学生不想上学没有履行受教育义务,编造谎言违背了诚信道德,没有与人为善。
(2)陈某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他未弄清事情真相便编造谣言扰乱社会公共秩序被行政拘留三日说明他的行为情节轻微,没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以外的法律受其他法律的处罚。
(3)上网要增强分辨能力,避免轻信盲从,不传谣,不信谣;不浏览不良网站;使用文明网络语言,尊重他人,不辱骂他人,不侵犯他人的权益等等……





1.以下是两位同学之间发生的故事:甲:哥们抽根烟。乙:真有味!
甲:哥们磕粒药。乙:真过瘾!
甲:哥们一起抢。乙:真刺激!
甲:哥们一起坐牢。乙:真后悔……
这一故事警示我们()www-2-1-cnjy-com
A .一切违法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B .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C .不良行为一定会发展成违法行为
D .朋友之间要同甘共苦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违法行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般违法行为不用承担刑事责任,犯罪才要承担刑事责任。A错误;B符合题意;不良行为不一定会发展成违法行为,C错误; D项材料里没有涉及,所以D与题意无关。故选择B。2-1-c-n-j-y
【答案】B
2. 2016年2月17日,哈尔滨“天价鱼”事件专项调查组经过调查,针对已核实的该饭店存在不以真实名称提供服务等问题,松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其停止经营活动,并依法依规按程序进行行政处罚。该饭店行为( )21*cnjy*com
A .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B .触犯了刑法
C .属于严重违法行为
D .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解析】本题考查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与严重违法,根据所受处罚可知,该饭店“天价鱼”行为,情节轻微危害性不大,没有触犯《刑法》,因此属于一般违法。A符合题意;BCD都属于犯罪行为,不符合题意。故选A。【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A
3.中学生小刚沉迷网络游戏,无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心向学,经常参与打架斗殴,曾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后因在网吧玩游戏时与他人发生冲突,造成对方重伤,被法院依法判刑。这告诉我们()
①有错不改必然走上犯罪的道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②玩游戏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③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
④要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生命健康权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一般违法与犯罪。一般违法与犯罪既有不同又有联系,二者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不改发展下去就是犯罪。 中学生要克服猎奇心理,抵制不良诱惑,不能迷恋网络游戏;小刚的案例说明了不良行为如果不加以改正就会演化为
违法犯罪,所以要杜绝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③④分析正确;①说法绝对;②错误,玩游戏属于不良行为。故选D。
【答案】D
4. 违法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 )??????????????????????????????????????
①拾荒女子捡到两千元现金后因无人认领而据为己有????
②儿子称父亲对自己“不仁”而拒绝赡养?????
③某歌手因吸食毒品被拘留14天
④女儿捐献骨髓救母亲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违法行为
①反拾到他人钱物必须归还的规定,属于民事违法行为。②中赡养老人是子女必须履行的义务,③属于扰乱社会公共秩序。①②③都是违法行为。④是一种正确行为,是社会呼吁提倡的。故选A。
【答案】A
5. 漫画《不归路》给我们的警示有(  )
①人一旦违法,必将受刑罚处罚 ②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③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维护身体健康 ④一般违法与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http:?/??/?www.21cnjy.com?)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一般违法与犯罪关系。漫画《不归路》给我们的警示 (?http:?/??/?www.21cnjy.com?)有一般违法与犯罪关系密切,二者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不该发展下去是犯罪,所以我们防微杜渐,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维护身体健康成长,所以②③④符合题意;①错误, 一般违法不会受刑罚处罚。故选D。
【答案】D
6. 安徽合肥火车站,一女子扒住高铁列车车门阻碍发车,被公安机关处以2000元罚款。? 依据违法的性质,该女子的行为属于(??? )
A.一般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
【解析】析】本题考查 (?http:?/??/?www.21cnjy.com?)的是一般违法行为的有关知识。依据违法的性质分,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材料中该女子扒住高铁列车车门阻碍发车,被公安机关处以2000元罚款,违法行为危害不大,没有触及刑法,所以为一般违法行为。故选A。
【答案】A
7.据报道,某地一位女司机因不满交警对自己违停车辆进行拍照取证,一气之下驾车冲撞交警,造成其身体多处擦伤,事后她深感后悔。幸好交警伤势并无大碍,警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女司机处以行政拘留3天的处罚。
(1)女司机的行为属于哪一种违法行为?侵犯了他人什么权利?
(2)有网友感叹“女司机的一时冲动,教训深刻啊!”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应吸取的“教训”有哪些?
【解析】(1)此题考查了有关于一般违法和生命健康权的知识点。(2)此题考查了遵纪守法,防微杜渐怎样做的知识。
【答案】(1)一般违法行为;生命健康权。
(?http:?/??/?www.21cnjy.com?)(2)①在珍惜爱护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爱护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②提高是非观与处世观.而处于身心正在发生转变阶段的我们,更应学习有关法律知识。不要因为一时的贪念或是一时冲动而一失足成千古恨,到时后悔莫及。









法不可违


违法类型

依法自律

一般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犯罪)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6





【中考锁分】社会.法治一轮复习学案考点13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懂得依法自律

1.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
2.懂得加强自我防范,学会依法自律,增强守法观念。











一、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
(一)违法行为的含义
违法行为是指
人们行为的底线:不违法
(二)违法行为的两种分类方法:
1.根据行为所违反的法律,违法行为分为:
(1) ——就是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如:《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
(2) ——就是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如:《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继承法》等。)
(3) ——就是违反刑法的行为。
2.根据违法的性质,违法行为分为:
(1)一般违法行为
包括:①行政违法行为;②民事违法行为。
特征: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性较小。
(2)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刑事违法行为)
含义: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
3.违法行为的后果:
注意:(1)一般违法与犯罪的根本区别是:
(2)犯罪一定是违法,违法不一定是犯罪。

二、学会依法自律,增强守法观念
1.身边的违法行为
举例 违法行为 违反法律 备注
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政打他人等行为 违反治安管理 处罚法的行政 违法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 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卖方收款却只发放一半货物;照相馆没有经过他人同意,将其艺术照片展出,以招徕顾客;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 侵犯他人民事权利 民法 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2.为什么要依法自律?(原因)
(1)自觉依法自律、依法做事、依法维权,既能保护自己健康成长又能维护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
(2)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依法自律,可以防患于未然。
3.依法自律的做法(变题:青少年应当如何规范自身行为?怎样预防违法行为,增强守法观念?)
(1) 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
(2)我们要分清是韭,增强守法观念, 。
(3)我们要 ,积极防范 ,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三、一般违法行为与严重违法行为(犯罪)的比较:
比较内容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
区 别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
触犯法律不同
处罚方法不同 民事违法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要受行政制裁 有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刑罚
后果不同 只有民事责任或行政后果,处罚较轻 后果严重,要剥夺政治权利以及其他权利,剥夺受罚人的自由,甚至生命
举例 闯红灯、合同违约、谎报险情等 杀人、防火、抢劫等
联 系 (1)二者都是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都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只是程度不同。 (2 )二者都 。都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其本质是一样的。 (3)犯罪必然是违法行为,而违法行为不一定构成犯罪;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及时改正,任其发展下去就有可能导致犯罪。
启 示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7年4月6日,乐清本地微信群中流传着一则信息,主要内容为“今日早上7时,三名不法分子试图将虹桥二小六年级的一位同学劫持上车,孩子咬了其中一人的手后下车逃跑。该情况已报案,请各位家长注意接送孩子”。温州警方调查核实网传信息属于虚构,并未发生绑架案件,该孩子亲口承认因不想上学,编造了被绑架的谎言。
材料二:网民“布拉格教育”未弄清事情真相,编造谣言在朋友圈发布“三名劫持小孩的不法之徒在北站被警察抓获”的虚假信息,在评论回复中再次编造谣言称“是这个女孩同桌家长跟我说的”。经查,网民“布拉格教育”的真实身份为陈某,女,鹿城人。陈某因虚构事实扰乱社会公共秩序被乐清市公安局依法行政拘留三日并处罚款五百元。
(1)请从两个角度评析小学生的行为?
(2)从法律角度分析陈某行为的性质并说明理由?
(3)互联网生活与我们息息相关,请你为文明上网提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1.以下是两位同学之间发生的故事:甲:哥们抽根烟。乙:真有味!
甲:哥们磕粒药。乙:真过瘾!
甲:哥们一起抢。乙:真刺激!
甲:哥们一起坐牢。乙:真后悔……
这一故事警示我们()www-2-1-cnjy-com
A .一切违法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B .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C .不良行为一定会发展成违法行为
D .朋友之间要同甘共苦

2. 2016年2月17日,哈尔滨“天价鱼”事件专项调查组经过调查,针对已核实的该饭店存在不以真实名称提供服务等问题,松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其停止经营活动,并依法依规按程序进行行政处罚。该饭店行为( )21*cnjy*com
A .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B .触犯了刑法
C .属于严重违法行为
D .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3.中学生小刚沉迷网络游戏,无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心向学,经常参与打架斗殴,曾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后因在网吧玩游戏时与他人发生冲突,造成对方重伤,被法院依法判刑。这告诉我们()
①有错不改必然走上犯罪的道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②玩游戏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③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
④要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4. 违法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 )??????????????????????????????????????
①拾荒女子捡到两千元现金后因无人认领而据为己有????
②儿子称父亲对自己“不仁”而拒绝赡养?????
③某歌手因吸食毒品被拘留14天
④女儿捐献骨髓救母亲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 漫画《不归路》给我们的警示有(  )
①人一旦违法,必将受刑罚处罚 ②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③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维护身体健康 ④一般违法与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http:?/??/?www.21cnjy.com?)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 安徽合肥火车站,一女子扒住高铁列车车门阻碍发车,被公安机关处以2000元罚款。? 依据违法的性质,该女子的行为属于(??? )
A.一般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

7.据报道,某地一位女司机因不满交警对自己违停车辆进行拍照取证,一气之下驾车冲撞交警,造成其身体多处擦伤,事后她深感后悔。幸好交警伤势并无大碍,警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女司机处以行政拘留3天的处罚。
(1)女司机的行为属于哪一种违法行为?侵犯了他人什么权利?
(2)有网友感叹“女司机的一时冲动,教训深刻啊!”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应吸取的“教训”有哪些?
















一般违法行为

法不可违


违法类型

行政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犯罪)

依法自律

民事违法行为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