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历史图片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图片型选择题是高考试卷中常见的试题类型,该类型试题信息提供的方式有文字和图片,图片在选择题中起辅助说明试题的作用。从该类选择题的构成看,图片有的属于试题的题干,有的属于试题的选项;从图片反映的内容看有地图、图画、图表等几种形式;从该类选择题的命题意图看,图片有单一和组合等形式。现在从这三种角度来介绍图片型选择题的一般解题方法。 一、从图片型选择题构成看,图片有的属于试题的题干,有的属于试题的选项。 (一)所给图片属于试题的选项的,一般图片没有标题和说明。解答的关键就是审读图片,获取图片的信息,把图片转化为文字,以便解答试题。 例1.下列人物最早实践“明法度,定律令”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图片的再认以及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把图片转化为文字,以及和四位历史人物的成就建立正确的联系。解题可以从题干到选项,直接选出答案;也可以从选项到题干,排除错误的选项。从题干可以判断出有:李悝、商鞅,再从图片找出对应的选项。图片BCD在教材中有,分别是韩非子、秦始皇和明太祖,他们不是最早实践“明法度,定律令”的,排除BCD,判断图片A是商鞅,得出答案是A。也可以从选项分别判断是哪位历史人物,然后与题干给出的成就去对应即可。 (二)所给图片属于题干的,图片对题干是一种说明和解释。解答的第一步是阅读图片的标题,然后再看图片反映的内容,从图片中获取信息,建立起与题干的联系。例2.图7所示艺术盛行的朝代是 A.秦 B.隋 C.唐 D.元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从图片中获取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图片中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图片的标题是杂剧俑,杂剧盛行的朝代是元朝,得出答案是D。 例3.图5是考古出土的一方汉印的印文。该印是 A.刘邦所封异姓诸侯王的王印 B.汉朝赐予百越首领的印信 C.汉朝管理今昆明地区的实物证据 D.汉朝封夜郎侯为王时所赐印信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从图片中获取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干提示的时间是汉朝,滇王之印是汉武帝赐予西南夷滇池地区滇王的印信,滇池在今天的云南昆明,从时间上排除A项,从地域上排除BD两项。 例4.观察下列《英国的欧洲大陆政策》的漫画。作者表达的是英国意欲 A.帮助欧洲大陆的弱小国家 B.打破欧洲的均势格局 C.维持欧洲大陆的势力均衡 D.同欧洲列强结成联盟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从漫画中获取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漫画的理解是解答的关键。从漫画对应标题《英国的欧洲大陆政策》判断是英国的势力均衡政策,可以得出答案C。 解题指导: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步骤是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效信息。有效信息包括试题中提供的事物的时间(世纪、年代、朝代、年号)、事物的空间范围、事物所包含的内容、层次等内容以及图片的标题和图片反映的历史内容。第二关键步骤把握试题范围,理解考查意图,以及把图片转化为文字并与所学知识建立正确的联系。在解题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有:不能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或者不能把图片转化为文字并与所学知识建立正确的联系。在解答时采取的方法有:充分审题,理解考查意图,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整合,与选项进行一一对应,然后得出答案。必要的知识储备是解答试题的基础。 二、图片就其反映的内容一般有图画、地图、图表等几种形式,例1、2、3、4就是图画的形式。 (一)现在介绍地图类图片型选择题的一般解题方法。解答地图类图片选择题的关键是审读图例、地图反映的内容。 例5.法国和德国是欧洲的两个大国,法德关系对欧洲的和平与安全影响巨大。 近代以来,法德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图4反映的战争是 A.拿破仑战争 B.普法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从图片中获取信息、解读信包、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图4反映的是战争的情况,从图上看交战的双方是北德意志同盟和法国,北德意志同盟进攻到法国的巴黎,与所学知识联系可以知道在德意志统一的过程中,1867年普鲁士建立了北德意志同盟,从而判断此次战争为普法战争。答案为B。 例6.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右边示意图中阴影部分的是 A.盘庚迁殷 B.牧野之战 C.吴越争霸 D.葵丘会盟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从图片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图内容可以判断阴影部分是在长江流域和钱塘江流域的吴国和越国的范围,所以判断为吴越争霸。答案为C。 例7.对比图5,从图6可以观察到的政治局势变化是 A.“尊王攘夷” B.楚王问鼎 C.三家分晋 D.秦修万里长城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从图片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握题干有效信息“政治局势变化”,可采用直选法,从图6直接找出韩、赵、魏三家代替了图5中的晋,得出答案C。也可采用排除法,A是春秋时期的齐桓公,B是春秋时期的楚庄王,D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得出答案C。对历史典故的理解也是解答的关键。例8.下面四幅我国东南沿海的历史地图中,与元代台湾情况相符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从地图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范围是元代的台湾情况。AB是三国时期和隋唐时期的台湾情况。在元朝时,台湾属于江浙行省,清朝台湾隶属于福建省。得出答案c。 解题指导: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步骤是从地图中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效信息。解答问题时学生不能从地图上获取有效信息,或者不能全面理解题干给出的内容,缺乏比较辨别的能力,不能很快排除干扰项。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当注意对地图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把地图反映的内容和历史知识紧密的结合。“左图右史”的学习方法不可忽视。 (二)、从图表的形式看,常见的有表格、折线图、柱状图、扇型图、饼型图等形式,现在介绍图表类图片型选择题的一般解题方法。例9.对以下《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的分析结论,不正确的是 A.32业革命促进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 B.工业化程度越低的国家农村人口比例越大 C.英国以外其他国家都未开始向工业化过渡 D.人身隶属关系阻碍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是 解析:本题考查从表格资料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审读试题注意表格的横向纵向内容,然后作出分析判断。表格中的时间是1851年左右,可判断试题考查的范围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城市化的影响。从数据看英国城市人口比例最高,所以A正确。俄国1851年存在农奴制,美国1850年存在黑人奴隶制,所以城市人口比例低,BD正确。从表格中看法国城市人口比例已经达到25%,表明开始了向工业化过渡,判断C的说法错误。得出答案C。 例10.观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图,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因为实行了 A.社会主义工业改造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解析:本题考查从柱状图资料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横坐标代表的是年代,纵坐标代表的是国内生产总值,柱状图所表示为从1997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上升最快,即经济发展最快。联系所学历史知识可知道:1994年中共“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从时间上可以排除ABC。得出答案D。 例11.中国历代都有丁税(每个成年男子必须缴纳的人身税)。清代丁税征收出现了变化,参照右表,判断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顺治朝随着人丁增加,丁税总额相应增长 B.康熙朝减轻农民负担,朝廷免除了人身税 C.雍正朝人口增加缓慢,丁税也在缓缓上升 D.乾隆朝丁税迅速增长,成为朝廷主要财源 解析:本题考查从折线图资料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横坐标代表的是年份,纵坐标代表的是人口,折线图表示的是从顺治朝到乾隆朝人口的变化趋势。从图上可以看出从雍正朝(1734年)开始人口数额大幅度上升,一定注意不是丁税总额大幅度上升。清代丁税征收出现变化是因为从雍正帝时推行了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从而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可以判断BCD存在史实性错误,得出答案A。 解题指导:审读图表时注意从横纵表格、横纵坐标表示的内容中获取最大限度的信息,仔细观察表格、柱状图、折线图呈现的规律,然后根据试题考查意图以及所学的历史知识做出分析判断。审读图表内容以及和题干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是解答的关键。 三、组合图片类型的选择题 组合图片类型的选择题一般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图片构成,综合考查获取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7.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图8所示上述两类发明,属于后者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从组合图片资料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审读试题,关键的话是“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可以确定考查的范围是第二次工业中的发明,然后可以用直选法确定选项,②④是第二次工业中的发明;或用排除法,①③第一次工业中的发明,得出答案C。 例18.多种材料的辨析与运用是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图4材料与四川历史具有直接关联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从组合图片资料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审读题干,可以确定考查的范围是“与四川历史具有直接关联”。然后比较辨别选项。①是四川成都出土,②是汉明帝时在河南洛阳修建,③金沙江、大渡河在四川,④成昆铁路从四川成都到云南昆明。可以得出答案C。 解题指导:解答组合图片类型的选择题的一般方法:首先审读试题题干,准确理解题意,把握考查的范围。然后对图片反映的内容进行分析,辨别真伪,进行思维整台。可以用直选法选出正确答案,也可以用排除法,排除错误,得出答案。从图片获取信息并与所学知识建立正确的联系,是解题的关键。在平时学习时注意对历史图片的观察,积累储备必要的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