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Ⅲ第3-第5单元考纲基本考点(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Ⅲ第3-第5单元考纲基本考点(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

资源简介

高二年会考提纲:必修Ⅱ第三——第五单元
俄国战争爆发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
(1) 英、法、美、日对苏俄武装干涉,支持俄国境内叛军
(2) 苏俄面临严峻政治、经济形势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参考课本P72
3、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采取的非常措施,适应了战时需要,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2)但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
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参考课本P73
5、新经济政策实施影响
(1)找到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
(2)受到广大工人农民的欢迎,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6、“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主要表现:参考课本P74
7、认识“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参考课本P74,提示从积极性和消积性两方面分析
8、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原因:(1)资本主义国家表面的经济繁荣
(2)工人农民实际收入增长缓慢
(3)财富高度集中到资本家手里
(4)股票投机过度
特点:范围广,时间长,后果严重,来势猛
影响:(1)范围广,时间长,后果严重,来势猛
(2)国际关系恶化
(3)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面临挑战
(4)法西斯势力抬头
9、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1)面临经济危机
(2)罗斯福以“新政”为竞选口号
10、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参考课本P79
11、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国家干预经济,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P80
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表现,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表现:(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2)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利用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新变化:(1) 企业经营:股权分散
(2) 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企业
(3) 福利国家制度
13、赫鲁晓夫改革基本历程:
(1)农业: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撤消全国的机器拖拉机站,把所有的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出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
(2)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将中央一部分权利下放到地方,扩大地方和企业的权限;精简机构;大量压缩国民经济计划指标。
(3)政治: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
14、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1)经济: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调整所有制结构,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 (2)政治:改变指导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改变共产党领导地位:
15、苏联经济改革的启示: (1)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2)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4)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
16、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17、中共八大主要内容:
时间:1956年
主要内容:(1)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注:先进的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当前的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18、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1)主要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防止经济建设中出现“左”倾
(3)结合具体国情,实事求事,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
(4)与时俱进
20、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
(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实行拨乱反正。 (3)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4)实行改革开放
21、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意义: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起点。
2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民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2、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参考答案:发展需要改革,改革促进发展
23、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1)经济特区的设立:1980年,深圳(第一个经济特区)、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海南省。
(2)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
(3)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
(4)经济技术开发区:1988年
(5)1990年开发上海浦东,带动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经济,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24、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是: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
25、十四大的主要内容:1992年召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6、 2001 年,中国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 ,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 1995 年,总部设在 日内瓦 ,前身是 关贸总协定 。
27、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P101 28、(1)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了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2)、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成立。它们都是国际金融机构,美国从中取得了决定性的控制权。一个以 美元 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3)、《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 美元 与 黄金 挂钩,其他国家货币
与美元 挂钩。 (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积极: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同意的标准和基础;扩大了世界贸易;扩大了世界购买力;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 消极: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29、欧共体的发展过程:欧共体(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盟、欧元的使用等
30、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表现: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31、经济全球化中存在哪些问题:
(1)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严重恶化。
(2)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拉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贫富分化严重。
(3)环境污染等。
(4)资源被掠夺
32、 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关贸总协定 ,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