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实验英才高三历史复习学案 下发时间 姓名 第6号分类复习之二 中外经济制度序号 时间 制度 类别 背景或目的 特点 内容 评价1 商周 井田制 土地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瓦解 名义上土地国有实际是奴隶主占有 周王将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井田有私田公田之分,劳动者对私田只有使用权,公田收入归贵族 奴隶制下的贵族土地国有制2 西周 工商食官 经济 商朝时职业商人与货币产生 工商业者受官府严格控制 将商人集中起来设官统一管理提供衣食为政府服务 (工商业者世袭与井田制相始终)3 春秋起 土地私有制 土地 井田破坏土地归耕者私有 多种形式:君主所有、地主所有、自耕农所有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使用,公田抛荒土地私有,各诸侯国实行赋税改革,加速井田瓦解 土地私有制延续2千多年4 春秋 相地而衰征 赋税 铁器牛耕使用井田瓦解私有出现 按土地多少与好坏征税 春秋前期管仲相齐实行改革,打破井田制中公田与私田的界限 标志古代按亩征税开始,井田开始瓦解,承认土地私有权5 初税亩 赋税 按土地多少收税 鲁国赋税改革,将井田中的公田交给耕者按亩收税6 战国 废井田 土地 战国时各国变法 (以变法改变土地所有制) 商鞅变法按军功赏赐田宅 从法律上废除井田制7 战国起 租佃制 经济 土地私有确立商品经济发展 契约纳租方式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其交租 战国时有西汉普遍明清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主要形式 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削弱利于农业商品经济发展8 西汉 算缗告缗 赋税 汉初经济凋蔽,武帝时加强集权 向商人征税 向手工业者按产值和车辆收税;鼓励揭发隐瞒不报之商人 打击私营工商业增政府收入9 均输平准 赋税 国家管理运输与物价 国家调配货物运费物价10 西汉 盐铁官营 商业 政府垄断盐铁贸易 国家独占盐铁利润11 北魏 均田制 土地 北魏统一北方政府控制土地 所分土地是政府控制荒地 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少数传子孙大部只准使用不能买卖死后交回 对土地兼并有一定作用沿续到唐后期12 汉唐 官商分利 赋税 盐铁官营蔽端丛生 官家将部分利润分给商人 商人参加使效率提高,国家开支减少,造成专卖利润增加; 商人在与国家合作中发家致富地位尊崇13 唐 坊市制 商业 官府管理商业 坊市严格分开 县下禁设市,长安城中坊是住宅区市是贸易区 利于管理与税收至唐未临街设市14 宋 青苗法 赋税 实行理财政策,解决财政危机 政府与高利贷争利 政府以钱粮为本夏秋两季贷给农民收取20%利息 打击高利贷增加政府收入缓矛盾15 募役法 赋役 按富裕程度摊派免役钱 政府制定预算摊派免役钱州县政府雇人服役 减轻农民负担大户出钱多增收16 方田均税法 赋税 (按实有亩数收税) (清丈田亩按土地数量优劣收税) 负担合理,增加政府收入17 明代 一条鞭法 赋税 明中后期土地兼并 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 把赋税徭役杂税合一,按人丁和田亩征税 简化手续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人身依附减弱18 清朝 摊丁入亩 赋税 (前期赋税混乱) 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 雍正时将全国赋税分摊在田亩中,统一征收地丁银 彻底取消两千年的人头税其余同上19 明清 海禁政策 对外 明清专制加强 以上国自居、防范沿海人民抗清与外夷侵犯 禁民间私造大船出海,限制对外贸易 脱离世界大势丧失海外市场失去工业化契机20 近代 适地适产 侵华 日本对华经济掠夺 因地制宜建立不同工业 日本本土发展军工中国东北发展电力华北矿业 将占领区完全纳入日本经济体系21 世现 战时共产 俄国 集中人力物力战胜敌人 一切为了前线而采取的非常措施 农业余粮征集制工业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强制劳动供给制 巩固苏维埃政权导致经济政治危机发生22 世现 新经济 俄国 苏维埃面临政经危机 放弃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前提下利用市场经济 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恢复私人企业允许商品贸易 找到了发展生产力这一落后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23 世现 斯大林体制 苏联 列宁逝世斯领导工业化农业集体化 农轻重比例失调,高积累低消费,挫伤人民生产积极性 单一公有制包括集体与国有,高度集中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实行指令性经济 取得一定成就但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阻碍经济发展24 世近 自由放任 英国 19世纪工业革命 依靠市场调节反对政府干预 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经营不实行福制度 鼓励创造性但容易导致经济危机25 世现 凯恩斯主义 英国 自由放任与市场调节不能克服经济危机 国家干预经济(建立国有企业、制定经济计划、政府采购、政府税收等) 供大于求:政府扩大内需降低利率刺激消费与投资;求大于供:提高利率减少支出建立福利制度扩大消费。 二战后凯恩斯主义代替自由放任成为各国制定政策依据26 世现 福利制度 欧美 生产力提高和谐社会 福利受立法保护成为公民权利低收入受惠多 福利资金由来自个人交纳企业交纳国家补助金贴种类有医疗、失业、工伤保险 低收入家庭生活得到保证缓解矛盾但也造成赤字影响生产积极性27 中现 一五计划 中国 经济恢复总路线提出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改造同时并举 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同时实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形成工业化布局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计划经济确立28 中现 公私合营 中国 总路线提出任务 从个别行业到全行业 变资本主义工商业私人所有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为工业化开辟道路29 中现 大跃进 中国 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总路线 片面追求高速度 以大炼钢铁为中心 左倾发展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产积极性挫伤浪费资源污染环境30 中现 人民公社 中国 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城乡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31 中现 八字方针 中国 59出现严重困难 扭转左倾错误的影响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62年底经济有所好转生活改善32 中现 家庭联产承包 中国 文革结束十一届三中召开 农民对承包土地有使用权无所有权 土地公有基础上农民长期承包土地自主经营自负 盈亏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33 中现 社义市场体制 中国 92年14大召开 计划与市场结合发展生产力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十五大肯定非公有制经济地位1Page 1 of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