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08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历史上的重大周年与次周年问题一、重大周年历史事件归纳(以2008年为推算标准)1.中国古代史上相关的周年问题①1800周年 赤壁之战(发生于公元208年)②1390周年 隋朝灭亡 唐朝建立(发生于公元618年)③640周年 元朝灭亡 明朝建立(发生于公元1368年)2.中国与世界近代现代史上相关的周年问题①320周年 英国光荣革命(发生于公元1688年)②160周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注意诞生(发生于公元1848年)③150周年 《天津条约》签订(发生于公元1858年)④140周年 日本明治维新(发生于公元1868年)⑤110周年 中国戊戌变法(发生于公元1898年)⑥90周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发生于公元1918年)⑦80周年 井冈山会师和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发生于公元1928年)⑧70周年 台儿庄大捷;毛泽东《论持久战》发表;慕尼黑阴谋;抗战相持阶段到来⑨50周年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广西壮族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发生于公元1958年)⑩30周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发生于公元1978年)二、重大次周年历史事件归纳1.以2007年为推算标准的次周年问题①90周年 十月革命九十周年(发生于公元1917年11月7日)②80周年 国民大革命失败、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发生于公元1927年)③70周年 卢沟桥事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发生于公元1937年)④60周年 《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反攻阶段(发生于公元1947年)⑤50周年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发生于公元1957年)⑥30周年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恢复高考制度(发生于公元1977年)⑦20周年 中共十三大的召开(发生于公元1987年)⑧10周年 香港回归和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于公元1997年)另外与2007年相关的还有:甘英出使大秦1910周年,贞观之治开始1380周年,靖康之变、金灭北宋、南宋建立880周年,英国在北美开拓殖民地400周年,汽船发明200周年,鸦片战争爆发165周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世界上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150周年,三国协约成立、一战前两大军事政治集团成立100周年,“冷战”全面开始、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整风运动”开始50周年,“欧共体”成立40周年,邓小平逝世10周年,中共十六大召开、江 泽 民“三个代表”学说成为党的指导思想5周年等等。2.以2009年为推算标准的次周年问题①940周年 王安石变法(发生于公元1069年)②320周年 中俄签定《尼布楚条约》(发生于公元1689年)③220周年 法国大革命爆发(发生于公元1789年)④120周年 第二国际建立(发生于公元1889年)⑤90周年 共产国际建立;巴黎和会召开(发生于公元1919年)⑥80周年 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发生于公元1929年)⑦70周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发生于公元1939年)⑧30周年 中美建交和《告台湾同胞书》(发生于公元1979年)三、重大周年历史事件分析和命题切入点预测1. 《共产党宣言》发表和马克思注意诞生160周年160年前,彪炳千古的《共产党宣言》公开发表。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第一次完整、系统的阐述。它的公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无不把《共产党宣言》作为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入门,从而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使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应该说,没有《共产党宣言》的问世和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指引,就没有今天的中国。现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全党正紧紧围绕十七大的主题,“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这重要的历史时刻,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回顾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史,展望它的光辉未来,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2.戊戌变法110周年2008年是戊戌变法110周年,复习“戊戌变法”时,明确戊戌变法是由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除了解其背景、过程、结果外,还需了解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建立民主政治制度的机遇。同时,还可将它与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相比较。也可与世界近代史上的明治维新等进行比较。在复习中,除正文部分外,学生还要注意前言、大事年表、材料、图表、注解、习题、黑体字等,以免造成知识上的遗漏。关于戊戌变法在近代中国社会嬗递中的作用、地位,学术界也存在着截然相反的看法。以李时岳、陈旭麓等为代表,认为戊戌变法作为近代中国的一个历史阶段,它与农民起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前后交错、互相联系,彼此之间有一个扬弃和吸取的复杂过程,代表了历史前进的脉络。以陈锡祺为代表,认为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之间没有联系,不存在继承关系。3.井冈山会师80周年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于4月中旬抵达江西省宁冈县的碧市,与毛泽东统率的井冈山部队胜利会师,这就是有名的井冈山会师。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为政治部主任。全军万余人,枪两千余支。接着在宁冈召开了中共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会上选举产生了第四军军委,毛泽东任书记。5月4日,在砻市广场举行会师大会,正式宣布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的建立(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井冈山会师,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量,对巩固扩大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⑴背景:历史的徘徊及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⑵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⑶会议基本内容:① 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斗策略;②政治路线转折;③决定:改革开放(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权力下放,精简结构等)⑷历史意义:①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② 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状态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③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由此揭开序幕;④ 它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光辉标志;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团。5.十月革命90周年(次周年问题)十月革命的历史概念和意义1917年11月 7日,在俄国发生了人类历史上一次最伟大的社会革命,史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无产阶级在俄国掌握了国家政权。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冲破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统天下,建立了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实现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根本转变,开创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这场革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1)客观条件: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组织已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②俄国帝国主义具有明显的军事封建色彩,对国外资本依赖性很大,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在俄国表现得特别突出,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如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沙皇专制制度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等。总之,当时俄国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③参加世界大战,使沙俄的国民经济陷入了全面崩溃,全国各地革命运动不断。(2)主观条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①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无产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至1917年初俄国工人阶级的人数为1500多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0%。②俄国无产阶级深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革命性强。③工人集中程度高,大多数工人集中在几个大城市的大企业中,便于组织和发动。④有了自己比较成熟的政党——布尔什维克党,而且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能够根据俄国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正确的革命策略。这是俄国能够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关键。另外,俄国无产阶级还有革命的同盟军——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贫苦农民。总之,20世纪初的俄国,既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定客观物质条件,也具备了较成熟的主观实际条件。这些因素的结合,就使无产阶级革命能够首先在俄国爆发并取得胜利。6.中美建交30周年(次周年问题)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从1979年1月1日起两国正式建交,至2009年整整30周年了。这是两国关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