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科学实验报告
六年级下学期
班级
第 实验组
组员
指导教师:
实验目录
观察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
观察晶体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
观察生物细胞
观察和体验物质的变化
观察米饭、淀粉遇碘的变化
寻找淀粉的踪迹
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模拟造环形山
实验名称 观察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 实验类型 观察实验
实验所需器材 放大镜2只、蝇子蟋蟀蝴蝶等动物的标本1套
实验过程 我的猜测: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肉眼观察不清楚的细微部分
实验步骤:1、观察昆虫的触角:发现触角不是一根直的,而是一节一节的;
2、苍蝇的眼:发现不是一个,网格状的分布着几千个小眼;
3、蝴蝶的鳞片:彩色的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4、蟋蟀的外壳:光滑的外壳上,还有许多“小刺”;
5、苍蝇的脚:脚的底端有“吸盘”,所以可以在天花板上倒立。
实验结论 借助放大镜观察的小昆虫和肉眼观察的( ),借助放大镜,可以观察到小动物的( )。
记录人员
实验时间 等第
实验名称 观察晶体 实验类型 观察实验
实验所需器材 放大镜2只、食盐20克、白糖30克、碱面20克、味精10克
实验过程 我的猜测:晶体的细微颗粒和肉眼观察的形状有不同之处实验步骤:1、观察食盐的晶体:用10X的放大镜观察,它的小颗粒是正方体
2、观察味精的晶体:味精的晶体是长柱体,长的两端有尖
3、观察白糖的晶体:白糖的晶体是合起来的两个梯形,类似长方体
4、观察食用碱面的晶体:碱面的晶体是扁片状的小颗粒
实验结论 晶体物质都有它们各自的( ),物质不同,晶体( )就不同。
记录人员
实验时间 等第
实验名称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所需器材 显微镜1台、小刀1只、镊子2把、培养皿1只、烧杯1只、碘酒10ml、载玻片2片、盖玻片2片、滴管1支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一、制作洋葱表皮标本装片1、把洋葱从中间纵切两半,取其中一块,在内表皮上,用小刀划“#”字,用镊子撕取“#”字中间的表皮;
2、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中央,展平,从一端放置盖玻片,把气泡排出;
3、在标本的边缘滴上稀释的碘酒,并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
二、将做好的洋葱表皮装片放到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观察
1、把标本装片放到载物台上,使标本正好处于通光孔中央;
2、调节显微镜的准焦螺旋,使标本图像达到最清晰;
3、左右移动载玻片,可以观察到标本的各个部分观察到的现象:洋葱表皮细胞,放大100倍时,好像排列的砖墙,放大400倍时,我们就清晰地看到了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等都能看得较清晰。
实验结论 细胞的结构( )了,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胞竟如此复杂,包括:( )等。
记录人员
实验时间 等第
实验名称 观察生物细胞 实验类型 观察实验
实验所需器材 显微镜1,玻片标本1套(洋葱表皮细胞、叶表皮细胞、血液细胞、口腔上表皮细胞)
实验过程 我的猜测:不同的生物体,细胞应该是不同的;实验步骤:1、安放好显微镜,对光,调焦,
2、将要观察的洋葱表皮细胞切片,放到载物台上,对准镜头调焦,得到清晰的图像;
3、将要观察的血液细胞切片,放到载物台上,同样调焦,对光观察血液细胞的结构;
4、同样的方法,依次观察叶表皮细胞、口腔细胞等观察到的现象:不同的组织,细胞结构是不同的,形状有所不同,细胞内的成分有差别。
实验结论 不同器官的细胞因为( )不同,( )也是不同的。
记录人员
实验时间 等第
实验名称 观察和体验物质的变化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所需器材 铁丝、杯子、热水、纸、蜡烛、火柴、易拉罐
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弯折一根铁丝看有什么变化。
到一杯热水观察有什么变化。
试一试用不同的方法让纸和蜡烛发生变化。
把变化的情况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实验结论 物质总是在不断地( ),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 ),有些变化产生了( )。
记录人员
实验时间 等第
实验名称 观察米饭、淀粉遇碘的变化 实验类型 观察实验
实验所需器材 培养皿2只、淀粉30克、米饭少许、碘酒1瓶、滴管1支
实验过程 我的猜测:米饭、淀粉里滴上碘酒,米饭就不能吃了,淀粉也不能使用了,米饭和淀粉变成了新物质。实验步骤:1、在1只培养皿里放上1汤匙米饭,用滴管汲取碘酒,往米饭上滴上1---2滴,观察米饭的变化;
2、在另一只培养皿里放约20克淀粉,同样用滴管往上滴碘酒1--2滴,观察淀粉放上的变化。观察到的现象:米饭、淀粉滴上碘酒之后,颜色变成了( )。
实验结论 滴上( )后的米饭、淀粉颜色变成了蓝色,这种蓝色的物质是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 )。
记录人员
实验时间 等第
实验名称 寻找淀粉的踪迹 实验类型 观察实验
实验所需器材 大豆、玉米、萝卜、马铃薯、青菜、苹果、西红柿等食物、碘酒、滴管小刀。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1、将大豆、玉米用水浸泡。
2、用小刀把大豆、玉米、萝卜、马铃薯切开。
3、分别在各种食物中滴上碘液。
4、分别观察发生的现象。实验现象:
( )没有发生变化,其余都变成了蓝紫色。
实验结论 ( )、玉米、包子中含有淀粉。
记录人员
实验时间 等第
实验名称 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所需器材 250ML玻璃烧杯2只、硫酸铜溶液200ML铁钉1支镊子1把
实验过程 我的猜测:铁钉和硫酸铜溶液会发生变化,铁钉可能会生锈实验步骤:1、配制硫酸铜溶液:将硫酸铜颗粒放入烧杯的水中,搅拌,进行充分溶解2、用镊子夹住铁钉的一端,把铁钉的一部分浸入溶液中,观察发生的变化观察到的现象: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 )附着,浅蓝色的溶液( )。再过一段时间,溶液逐渐变成( )。
实验结论 铁钉和硫酸铜溶液会发生了( )变化,生成了( )。
记录人员
实验时间 等第
实验名称 模拟造环形山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所需器材 细沙子5000ml、20-30ml注射器1支、塑料软管2米、台球球1只
实验过程 我的猜测:环形山是由于外来的流星、陨石撞击月面形成的实验步骤:1、用细沙在地面上堆成2个较平缓沙丘的模样;
2、手持台球,在一个“沙丘”的高度上方约1.5米处往下丢,让台球自然下落,撞击沙堆;
3、在另一“沙丘”里埋进塑料软管,管口向上,厚度约3cm;
4、注射器里吸满清水,接上塑料管,往水管里“注射”,让喷出的水自然朝上喷出、流淌。观察到的现象:两种方法都可以制作出来环形山,但撞击形成的环形山最像月面的环形山的形状。
实验结论 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是由于( )形成的,而不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记录人员
实验时间 等第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