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精神[下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奥林匹克精神[下学期]

资源简介

第二课 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本课时讲述的是“奥林匹克精神”,与本课的第一部分“健康人生”紧密联系,主要从奥林匹克所提倡“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内涵和“重在参与”的宗旨两个方面出发,而这两个宗旨又是通过奥运会中的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揭示的,说明了体育运动、奥林匹克精神与文明生活的关系。只有不断挖掘奥林匹克精神、自觉地运用奥林匹克精神指导我们的学习、生活,才能使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怕困难、勇于探索,获得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关于体育运动的作用和奥林匹克精神。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收集有关奥运会知识和运动员们顽强拼搏的故事,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的能力。
(3)通过“齐眉棍”的游戏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在比赛过程中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与个人成长、健康生活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拼搏、追求发展、追求卓越的精神,指导学生学习奥林匹克精神,用奥林匹克精神指导日常的学习和生活,鼓励学生将奥林匹克精神发扬光大。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含义。
教学难点: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用奥林匹克精神指导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将奥林匹克精神发扬光大。
●教学方法
讲解、提问、游戏、讨论。
●教学准备
奥运会的录像资料、有关奥运会的资料、阅读资料“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几根“齐眉棍”(直而长的竹竿或木棍即可)。
学与教的过程
(新课导入)
【叙述】体育运动是实现健康人生的保障,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运动会表现运动的美,弘扬运动的精神。
【提问】全世界级别最高的运动会是什么运动会
学生齐答:奥运会,即奥林匹克运动会。
【承转】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弘扬体育精神的盛会。奥运会每四年举办一次,每次在不同的城市举行,参赛选手来自世界各地。在奥运会上,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无论你属于哪个民族,奥林匹克精神是人们共同的追求。
(新课教学)
【板书】二、奥林匹克精神
【提问】你了解奥运的历史吗?大家先来看一段录像。同学们通过录像和课本第100页的阅读卡了解奥运会的起源。
【板书】1.奥运会的起源
【叙述】在奥运会赛场上,观众们欣赏到了运动员们健与力的美、技术与战术的高妙,欣赏到了他们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战胜自己、战胜他人的勇气,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奥运精神。
请同学们分组讲解奥运会中运动员们顽强拼搏的故事。
请同学讲我国著名体操运动员马燕红的故事。
【提问】
○听了同学们讲的故事,你有何感受?
○马燕红所获得的第一块金牌和在第24届奥运会上所获得的这枚金牌相比,你认为哪一块更有价值?为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马燕红勇于拼搏的精神。
【提问】通过同学们讲解的故事和教材中马燕红的故事,请大家说说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
引导学生说出答案:更快、更高、更强。
【板书】2.奥林匹克精神
(1)更快、更高、更强
【提问】奥运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为什么不是“最快、最高、最强”?如何达到“更快、更高、更强”?
【归纳】因为运动永无止境,它要求人们不断地超越自身的极限,要求人们不断打破人类自己的纪录。只有具有不断地挑战自身极限、永不满足、永不停留的超越精神和拼搏精神才能达到“更快、更高、更强”。
【承转】请学生讲奥蒂的故事。
【叙述】请看课本第100页图9-18,这是牙买加运动员奥蒂在赛场上奔跑的情景。奥蒂被称为“永远的伴娘”,因为她参加了多次奥运会和世界田径锦标赛,获得了30多块奖牌,却从未获得过金牌,但她坚持不懈,40多岁仍然奔跑在竞技场上。
【提问】奥蒂的故事体现了什么精神?
引导学生说出答案:重在参与,水不放弃、永不气馁、永不低头。
【板书】(2)重在参与
【提问】
○课本中为什么称奥蒂为“失利者”而不是失败者?
引导学生回答出奥蒂虽然失败但永远奋斗和不屈的精神唤起了失利者不断奋起的勇气。
○什么样的人是“失利者”而不是失败者?
引导学生回答出失利者是虽然屡次失败但永不放弃、永不气馁、永不低头的人。
○讨论:“假如你是奥蒂,你连续多年都没有取得金牌,你会怎样做?是放弃还是坚持不懈,为什么?”
【承转】奥林匹克精神不但体现在“更快、更高、更强”,还表现为“重在参与”的精神。
【提问】鲁迅先生曾说:“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看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读了这段话,你有何感想?你认为“更快、更高、更强”与“重在参与”矛盾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
【归纳】强调参与和强调取胜,在表面上看来似乎矛盾,竞技比赛是一个过程,胜负作为这个过程的结果,只属于更快、更高、更强者。但是正是在艰苦的训练和顽强的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身体得到锻炼,意志得到磨炼,品德得到提高;也正是在比赛的过程中,观众欣赏到了运动员健与力的美、技术与战术的高妙,得到精神的满足和享受。所谓“重要的是参加,而不是取胜”正是说明了训练、竞赛过程比其结果更重要这个道理。正因为如此,在奥林匹克大赛上才有无数明知取胜希望渺茫,仍尽全力与世界体育巨星一拼到底的勇士,才有竞技场上一辈子也得不到奖牌的健儿们洒下的汗水。这些人不是明星们的陪衬,他们在参加的过程中已经充分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人们都怀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去参与,去奋进,使得奥林匹克运动生生不已。在这无休止的激烈争夺中,训练的质量越来越高,比赛的过程也越来越充满魅力,使得奥林匹克之树常青。
【拓展训练】小型比赛:齐眉棍。
比赛规则:
1.每组选出8—10名同学,面对面站着,将食指伸出,把棍子放在食指上。
2.听到口令后将棍子慢慢往下放,注意手指不能离开棍子。
3.闭上眼睛,不准说话。
4.哪组先放下去哪组取胜。违反规则的取消比赛资格。获胜的组可以获得奖品。
【提问】分别请获胜的组和失败的组谈一下感受。
引导学生说出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失败后不要气馁、不要互相埋怨,互相鼓鼓劲,课后可以再试一试。
【归纳】可见,体育是可以不通过语言就能交流的,而且它还是一种国际语言,人们甚至不需要翻译、不需要解释,就可以自由交流,它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奥运会也就承载了友谊与团结、和平与公平、关爱与尊重等等精神内涵,奥林匹克精神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
【板书】3.奥林匹克精神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
【叙述】奥运会作为世界盛会,用体育充当国际语言,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建立友谊的桥梁,播撒世界和平的种子。在奥运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不分肤色、种族和贫富,遵循统一的原则,紧张激烈而又公平友好地竞争。
【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02页杰西 欧文斯和鲁兹 朗的故事,回答问题:
○看了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
○如何理解欧文斯的话“世界纪录终有一天会被后起之秀突破,但这种精神永不磨灭”?你认为这种不可磨灭的精神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出比赛过程中没有各种歧视,人们之间真诚的理解、合作和友谊,在平等的基础上公平竞争的精神。
【提问】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01页的五环旗,能谈一谈五环旗的五种不同颜色的环分别代表哪五个大洲吗?
【叙述】五环旗的颜色从左到右为天蓝、黄、黑、绿、红,五色的环圈代表全世界的五大洲──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连接在一起,共同为接受运动竞赛良好的结果而努力,它代表着奥林匹克友谊精神及全世界运动员之间的平等;六种颜色(包括白底)代表着当时世界各国国旗的颜色。
【承转】2001年7月13日,那是一个令全中国人骄傲的日子,当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念出一个响亮的名字──“北京”的时候,全世界到处能听到中国人的欢呼、呐喊声,我们终于赢了。从此中国北京取得了第29届奥运会的主办权,也就是2008年奥运会将在中国的首都北京举行。
【提问】发放有关北京与奥运的资料让学生讨论。(资料见课外阅读)
○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读了这些资料后你有何感想?
○在奥运会上,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升起,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时,你有什么感受?你认为爱国与奥运精神是一致的吗?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运动员在赛场上的实例和“齐眉棍”的游戏,体味到了真正的奥运精神,“更高、更快、更强”、“重在参与”、“团结协作、不断进取”是奥运精神的体现。体育运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体育运动和奥林匹克精神与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人们不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作为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国度,我们中国人要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在学习、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扬奥林匹克精神,为建设文明的社会而不断努力。
(布置作业)
结合奥运精神,写一篇“我为北京奥运做贡献”的小论文。
教学提纲
二、奥林匹克精神
1.奥运会的起源
2.奥林匹克精神
(1)更快、更高、更强
(2)重在参与
3.奥林匹克精神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问题研讨
本课讲述的是奥林匹克精神与文明生活的关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收集并讲解奥运赛场上运动员勇于拼搏、不断进取、永不满足、永不言败的故事,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更快、更高、更强”和“重在参与”。除此之外,奥林匹克精神还表现为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齐眉棍”的拓展训练,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拓展训练后,一定要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达到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教师还可利用北京筹办2008年奥运会的契机,结合材料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并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完成“我为北京奥运做贡献”的小论文,使学生自觉地将奥林匹克精神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