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奥林匹克精神》教学设计方山乡校 程妙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关于体育运动的作用和奥林匹克精神。(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收集有关奥运会知识和运动员们顽强拼搏的故事,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含义。教学难点: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用奥林匹克精神指导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将奥林匹克精神发扬光大。教学方法讲解、提问、游戏、讨论。学教过程一、创设情境1、 欣赏《为你喝彩》2、 多么动听的原因,多么感人的画面!你想说什么?二、走进奥运学生交流,多媒体呈现资料:1、 奥运会的起源、举办现代奥运会的目的;2、 现代奥运会之父顾拜旦;3、 奥运五环及含义;4、 奥运会的分类:冬季奥运会和夏季奥运会。【承转】什么是奥运精神?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朋友,你知道他们吗?三、感知奥运案例一:多媒体呈现著名体操运动员马燕红的图片,请同学说说她的故事。思考:1、马燕红所获得的第一块金牌和在第24届奥运会上所获得的这枚金牌相比,你认为哪一块更有价值?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马燕红勇于拼搏的精神。)2、通过同学们讲解的故事和教材中马燕红的故事,请大家说说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引导学生说出答案:更快、更高、更强。)【板书】更快、更高、更强奥运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为什么不是“最快、最高、最强”?如何达到“更快、更高、更强”?【归纳】因为运动永无止境,它要求人们不断地超越自身的极限,要求人们不断打破人类自己的纪录。只有具有不断地挑战自身极限、永不满足、永不停留的超越精神和拼搏精神才能达到“更快、更高、更强”。案例二:多媒体呈现奥蒂的图片,请学生讲讲她的故事。思考:1、课本中为什么称奥蒂为“失利者”而不是失败者?(引导学生回答出奥蒂虽然失败但永远奋斗和不屈的精神唤起了失利者不断奋起的勇气。)2、什么样的人是“失利者”而不是失败者?(引导学生回答出失利者是虽然屡次失败但永不放弃、永不气馁、永不低头的人)3、 假如你是奥蒂,你连续多年都没有取得金牌,你会怎样做?是放弃还是坚持不懈,为什么?”4、 奥蒂的故事体现了什么精神?(引导学生说出答案:重在参与,水不放弃、永不气馁、永不低头。)【板书】重在参与【提问】鲁迅先生曾说:“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看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读了这段话,你有何感想?你认为“更快、更高、更强”与“重在参与”矛盾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归纳】强调参与和强调取胜,在表面上看来似乎矛盾,竞技比赛是一个过程,胜负作为这个过程的结果,只属于更快、更高、更强者。但是正是在艰苦的训练和顽强的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身体得到锻炼,意志得到磨炼,品德得到提高;也正是在比赛的过程中,观众欣赏到了运动员健与力的美、技术与战术的高妙,得到精神的满足和享受。所谓“重要的是参加,而不是取胜”正是说明了训练、竞赛过程比其结果更重要这个道理。正因为如此,在奥林匹克大赛上才有无数明知取胜希望渺茫,仍尽全力与世界体育巨星一拼到底的勇士,才有竞技场上一辈子也得不到奖牌的健儿们洒下的汗水。这些人不是明星们的陪衬,他们在参加的过程中已经充分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人们都怀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去参与,去奋进,使得奥林匹克运动生生不已。在这无休止的激烈争夺中,训练的质量越来越高,比赛的过程也越来越充满魅力,使得奥林匹克之树常青。案例三: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02页杰西·欧文斯和鲁兹·朗的故事,回答问题:1、 看了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2、 如何理解欧文斯的话“世界纪录终有一天会被后起之秀突破,但这种精神永不磨灭”?你认为这种不可磨灭的精神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出比赛过程中没有各种歧视,人们之间真诚的理解、合作和友谊,在平等的基础上公平竞争的精神。)3、在奥运会上,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升起,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时,你有什么感受?你认为爱国与奥运精神是一致的吗?四、畅谈奥运今天我们学习了奥林匹克精神,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影响吗?我们在生活中怎样体现奥林匹克精神,说说你的收获。【归纳】这节课我们通过运动员在赛场上的实例,体味到了真正的奥运精神,“更高、更快、更强”、“重在参与”、“团结协作、不断进取”是奥运精神的体现。体育运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体育运动和奥林匹克精神与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人们不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作为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国度,我们中国人要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在学习、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扬奥林匹克精神,为建设文明的社会而不断努力。五、课后延伸结合奥运精神,写一篇“我为北京奥运做贡献”的小论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