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第一框 坚持依宪治国 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课 第一框 坚持依宪治国 导学案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第一课时 坚持依宪治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我国宪法的构成;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明确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理解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能够自觉将宪法作为自己的根本活动准则。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
认识到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的尊严,保证宪法的实施。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难点: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与其它法律的关系。
三、教学设计
学案
导案








1、我国宪法是 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2、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 、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 和 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3、宪法是 的根本活动准则。
4、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 、 和 。
5、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 。
党和人民的意志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最根本 最重要
一切组织和个人
法律地位 法律权威 法律效力
基础




根本的活动准则
1、我国现行的宪法由那几部分构成?
2、我国宪法规定的内容有那些?
3、为什么一切组织和个人要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的实施?
4、怎样理解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二、最高的法律效力
1、宪法和其他法律有什么样的关系?
2、如何理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讲述: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讲述: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讲述: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
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所以,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讲述: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
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讲述: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
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讲述: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
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根本的活动准则
1、我国现行宪法是新中国第四部宪法。在这部宪法诞生过程中,宪法修改委员会多次广泛征询各地区、各部门、各阶层的意见,并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进行全民讨论。在历时4个月的全民讨论中,广大群众表现出高度的政治热情和积极性,提出大量意见。全国80%左右的成年公民参加了讨论,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也参加了讨论。这部凝聚全国人民意志和智慧的宪法草案,于1982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通过并公布实施。此后,分别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对现行宪法进行了修改。
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
2、我国宪法在序言中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完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一切违法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2018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宣誓制度作出修订,新的誓词为:“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二、最高的法律效力
从以上各图可以看出,那部法律处于最高地位?为什么?
2、宪法的制定遵循特定的制宪程序。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其他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依一般程序,由立法机关过半数通过。
为什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3、填写下表:
内容
效力
制定和修改的程序
宪法
普通法律
结论
学生先自己思考得出答案,再小组进行讨论,最后教
师点拨: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参与国家根本法的制定与修改,能充分反映人民的意愿,从而保证宪法修订的科学性、民主性
学生先自己思考得出答案,再小组进行讨论,最后教
师点拨: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处于最高地位,其他法律从属于宪法。任何法律都不能违背宪法。否则就会违宪而无效。
学生先自己思考得出答案,再小组进行讨论,最后教
师点拨:严格的制定和修宪法的程序,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可以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学生先自己思考得出答案,再小组检查正误,最后教师点拨:
(1)宪法: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最高法律效力:由专门委员会制定,表决时立法机关绝大多数人通过方可,
我国为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2)普通法律: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一方面内容;依据宪法不得违宪;修改程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表决时立法机关过半数通过即可。
(3)结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1.在全国法制宣传日这一天,某校举行灯谜竞猜活动,其中一个谜面是:“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法由我生,效力我最高。(打一法律名称)”这个谜语的谜底是( )
A.民法通则B刑法C.教育法D宪法
2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 )
A.宪法B民法通则C.刑法D.义务教育法
3、在法律家庭中有“母法”,也有“子法”。下列属于“母法”“ 子法”与关系的是( )
A.宪法与刑法B、教育法与义务教育法
C.环境保护法与森林法D婚姻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
4、与普通法律相比,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其目的是( )
A、保障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B保障普通法律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C、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D、保障公民的基本义务,使公民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 5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习近平作出重要指 示。他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为什么要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答案:
1.D2.A3.A4.C
5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因此,
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
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1、就谁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的问题,宪法和刑法进行了争论。刑法说:“我是专门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保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法律,我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说:“我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接着,宪法说出了三条使宪法信服的理由。
宪法说出的三条理由是什么?
2、每年12月4日是我国宪法日,某校为了宣传宪法,设计了一期宣传宪法的黑板报。
(1)、请你为这期黑板报设计一个标题
(2)、请你以宪法的重要性地位为主要内容,写出黑板报的前言
(3)、为了维护宪法的权威,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答案:
1.①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题。②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加严格
2.(1)弘扬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认真宣传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重要地位和基本内容,树立宪法意识,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了解了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树干上的宪法与其他法律关系是怎样的?
【法治中国】:十八大以来民法典等一系列法律的通过、一批冤错案的纠正体现了政法机关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和勇气。
(2)、这对于国家、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公民加快法治建设有何启示?
答案:(1)、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和地位。宪法是根本大法,是母法;其他法律是普通法,是子法;宪法是其他法律制定的依据,任何法律都不能违背宪法。宪法和其他法律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
(2)、国家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法律体系,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公民要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监督权,学习宣传宪法,认同宪法,自觉尊重宪法,同违宪行为作斗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