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历史高考热点追踪.(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08年历史高考热点追踪.(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

资源简介

2008年历史高考热点追踪
一、解读大纲,明确命题导向
1.以“文明史”为思路
(1)纵向:
① 农耕文明:(新石器时代、青铜时期、铁器时代)
② 工业文明:(手工工场石器、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2)横向:
① 政治文明:人类社会在政治生活领域里的文明。
从专制到民主。
② 经济文明:人类社会在经济生活领域里的文明。
从传统农业到工业文明。
③ 精神文明:人类社会在思想领域领域里的演进。
从迷信愚昧到科学化,
2.以“现代化”为主线
(1)思路整理:现代化史观
①政治现代化:(包括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等)
②经济现代化:(包括工业化、市场化等)
③思想现代化:(包括人类思想的理性化、科学化等)
④社会生活现代化:(包括城市化、服饰现代化等)
3.以“全球化”为理念
① 中国古代文明对西方文明进步的影响及相互关系
② 西方近代文明对中国社会的进步所产生的影响
③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4.以“新课程”为渗透
“研究性学习”试题
探究型试题
开放型试题。
5.以“正向化”为导向
主要运用正向材料,正向引导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二.搜集热点,归纳总结发散
1.新农村建设和“三农问题”
(1)知识核心
①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及其规律
②中国历代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等
③中国历代农业发展的共性分析
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双重作用
(2)知识发散
①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中的土地问题
②苏俄至苏联时期的土地政策的演变
③中外城市化问题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中国近代的城市化、世界近代的城市化)
2.关注民生问题
(1)核心知识
①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诸子百家的主张:老子的“无为而治”;孔子的“仁”、“德”“、礼”;孟子的“民贵君轻”;墨子的“兼爱”“非攻”;
王朝初年的休养生息政策:汉初、唐初、明初、清初
② 中国近代民生思想:
《天朝田亩制度》;“平均地权”和民生主义;
中共土地政策;建国后农村政策的调整;取消农业税。
(2)知识发散
① 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人文主义;启蒙运动中的人民主权说;
②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的“以民为本”思想
③ 罗斯福新政中的以工代赈和社会保障措施,照顾社会弱势群体;二战后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
3.党的建设与理论创新
(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江 泽 民文选》出版、全球祭孔)
(1)核心知识
① 中国历史上与荣辱观相关的历史问题
②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问题
③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问题
(2)知识发散
①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两党制
② 美国的1787年宪法和两党政治
③ 德国法西斯的上台
④ 俄国的政党政治(社会民主工党、孟什维克、布尔什维克)的演变
4.科技创新
(1)核心知识
①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
② 近现代中国科技成就
③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自然科学成就
④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
(2)知识发散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的技术创新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德国的科技成就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美国的科技成就
④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及原因
5.区域经济的发展
A、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
(1)核心知识
①东北地区:振兴东北战略(九一八事变、辽沈战役、一五计划)
②西部地区:西部大开发(胡锦涛春节慰问甘肃群众、两会期间专去西部团、内蒙古自治区60周年、红军长征70周年)
③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南昌起义、工农武装割据、挺进中原)
(2)知识发散
①长三角:(吴越争霸、江南经济的开发、资本主义萌芽、上海苏州开埠、洋务运动、“短暂春天”、淞沪会战、开放浦东)
②珠三角:(秦设三郡、海上丝绸之路、太平天国、康梁、孙中山、经济特区)
③环渤海区:(两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平津战役、定都北京;大港胜利油田、大秦铁路)
B、世界区域经济的发展
① 欧洲统一:新航路的开辟;拿破仑战争、希特勒侵略;《罗马条约》、欧共体成立;欧盟
② 亚太地区:郑和下西洋;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万隆会议、二战后经济的发展;亚太经合组织
② 北美地区: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北美自由贸易区
6.大国的崛起
(1)核心知识
①西、葡和荷兰的崛起
②美国崛起的原因:政治、经济、科技教育、资源、市场、思想、地域等
③英国崛起的原因:政治、经济、科技教育、资源、市场、思想、地域等
④法国崛起的原因:政治、经济、科技教育、资源、市场、思想、地域等
⑤ 日本崛起的原因:政治、经济、科技教育、资源、市场、思想、地域等
⑥ 以上国家崛起和衰落的共同原因:
答:重视科学技术与教育,(科教兴国);建立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政治经济制度(答“制度创新”也可以,单纯答“发展经济”不给分);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照搬别国发展模式;后发国家在国家力量主导下加快现化步伐。
⑦ 中国和平崛起的独特原因: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教育等;启示
请回答:
(1)简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让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
①恢复合法席位的艰巨斗争取得胜利; ②突破霸权国家封锁; ③新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④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得以改善; ⑤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2)简要分析中国加入WTO的动因。
①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推动; ②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 ; ③是中国全面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 ④有利于实现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符合我国的长远利益; ⑤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3)你认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①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积极承担国际义务,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务,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③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知识发散
大国崛起中的国家关系:
①美欧关系、美日关系
②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俄关系、中印关系等
7.国际组织与国际关系
(1)核心知识
① 国际联盟:时间、原因、宗旨、实质、影响(注意它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世界性的政治组织对国际关系客观上所起的进步作用)
② 联合国:时间、原因、主要国家、宗旨、机构,成立初期和后来所发挥的不同作用。
(2)知识发散
① 三对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同盟国和轴心国、北约和华约
② 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的出现: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
8.国家的分裂与统一
(1)核心知识
① 欧洲统一
② 朝核问题
③ 台湾问题:澎湖巡检司、郑成功收复台湾、清设台湾府、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开罗宣言、两岸对峙、《告台湾同胞书》、交流频繁、阻碍因素
(2)知识发散
人类使用核能的重大史实:爱因斯坦的理论、美国在日本扔原子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三次科技革命、朝核问题和伊朗核问题
8.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
(1)核心知识:
①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关于建立和谐社会的思想主张 。
孔子、老子、孟子、韩非子、墨子、庄子、荀子、王充、范缜、朱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
② 中国近代思想家实现和谐发展的重要观点 。
(地主阶级抵抗派、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
③ 世界近现代史中建立和谐社会的运动和主张。
(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自由主义思想和自由主义运动、国家干预经济思想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思想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2)知识发散:
科学发展观:
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生产对自然的破坏
近代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资源的掠夺
新中国建立后经济发展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世界近现代史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破坏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中非关系和中印关系等
10.建立法制社会
(1)核心知识
中国古代的法制史
中国近代的法制建设
新中国的法制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2)知识发散
① 宪法类:
《人权宣言》、《1787年美国宪法》、1791年法国宪法。
② 法律类:
《权利法案》、《宅地法》、《民法典》等。
③ 社会主义的法律文献:
苏联1936年新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
④ 国际性法律文件:
《国际联盟盟约》、《联合国宪章》、《大西洋宪章》等。
PAGE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