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教学案特别提示:本节内容为2008年全国文综考纲历史部分的新增要求,在学习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目标导航:1.知识与能力:掌握夏、商、周三代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表现(农作物品种数量的增多、耕作技术、生产技术的提高);青铜铸造、玉器加工、纺织、陶瓷和漆工艺等手工业部门的发展概况;理解何谓青铜时代;比较商周青铜器具的不同;概括三代商业、交通和城市发展的概况。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概括的方法总结夏、商、西周三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能使信息要点化、线索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品,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力。重点难点:1.重点:夏商西周的农业发展;商、西周的青铜制造业;夏商西周的交通。2.难点:对青铜时代的理解。教材内容详解:一.农业和畜牧业(一)农业(三代的主要经济部门)1.农业发展原因:(1)生产工具的进步;(2)耕作技术的提高和农田水利发展;(3)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4)夏、商、西周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2.农业发展表现:(1)作物品种增多:后来习称的“五谷”(稻、黍、稷、麦、豆),商周时期都已种植,甲骨文和《诗经》也有记载。(2)耕作技术提高: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人们已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等。(3)农田水利发展:井田制的沟洫系统,发展了田间引水和排水技术。(二)畜牧业商朝饲养的家畜很多。牲畜除食用外,还用于拉车的祭祀。注意:农业是夏、商、西周三代的主要经济部门,是王朝统治的经济基础。二.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一)青铜铸造业1.地位与时代:青铜铸造是商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夏、商、周三代被称为我国的“青铜时代”。2,三代青铜铸造业概况(1)夏朝:夏朝青铜器目前发现尚少(2)商朝:商周是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商朝青铜产品主要供国王和贵族使用。(3)西周:青铜产品日趋生活化,日用器具数量增多。(二)其他手工业部门1.玉器加工:商代玉器精美量多,安阳妇好墓玉器是其代表。2.纺织业:西周已出现斜纹提花和刺绣技术。3.陶瓷业:商和西周遗址里出现了原始瓷器。4.漆的使用:中国是世界上用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在原始社会河姆渡遗址,出土过红漆碗。周朝漆工艺大量用于车的制造。三、商业、交通和城市(一)商业与交通1.交通工具: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撬。2.人物与货币:商民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商朝以贝作为货币。3.道路与设施:从都城到全国有几条宽广的平坦大道;商周时,道路沿途设有旅舍,并建立了邮驿传递制度。(二)城市夏、商、西周的都城,既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也是早期国家机器发展、王权加强的表现。商朝都城已成为繁荣的商业都市。注意:我国“商人”名称的来历——商民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知识拓展:青铜时代是指以制造和使用青铜礼器、工具、用具、兵器为主的人类物质文化阶段,这种分期法主要用于考古学,介于新石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我国的青铜时代历经夏、商、西周、春秋和战国,大约一千五百年。其中,商和西周是青铜器的繁盛时代。青铜是红铜、锡、铅的合金,熔点在700—900℃之间,比铁容易铸造,耐磨,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本节归纳总结:夏、商、西周高度繁荣的文明,以农业为基础,以手工业发展,特别是青铜铸造为特征。青铜文明是夏、商、西周奴隶制时代的象征,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也是科技艺术发展水平的标志。农业、手工业发展基础上必然是商业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同步精练:1.下列关于夏、商、西周三代农业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五谷”在夏朝已普遍种植 B.“五谷”种种植在甲骨文中有记载C.已经使用极少量的青铜工具 D.已懂得使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2.商和西周农业生产基本上是采用奴隶的集体劳动,这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奴隶的地位低下 B.奴隶主极其残忍C.当时畜力未被采用 D.当时工具和技术相对落后3.中国用漆的历史最早要推溯到A.原始人群时期 B.母系氏族公社时期C.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D.商周时期4.夏、商、周三代被称为我国的“青铜时代”,主要是因为当时A.最早使用青铜器 B.处于青铜时代的繁荣时期C.手工业以青铜制造为主 D.青铜遍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5.下列对夏、商、西周的几则记载的说明中,与史实不相符合的是A.“尽力乎沟洫”——三代农业水利发展B.“商邑翼翼,四方之极”——商代城市和商业繁荣C.“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夏朝制定了刑法D.“折金于山川”——西周普遍使用青铜农具同步精讲:1.“五谷”的种植应始于商周。选A。2.“集体劳动”说明了生产力水平的低下。选D。3.中国用漆的历史最早可推溯到河姆渡氏族时代,应为母系氏族公社时期。选B。4.夏、商、周三代时青铜制造业是主要的手工业部门,被称为“青铜时代”。选C。5.青铜质脆不适于农耕,当时只是日用器具数量增多。选D。高考例题:1.(2004江苏历史1)完整地说,我国的“青铜时代”应包括 DA.夏、商 B.商、周C.西周、春秋、战国 D.夏、商、周2.(2007海南历史1)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中也有如图1所示的带“贝”的文字。这说明 DA.贝用于占卜B.贝用于祭祀C.贝是装饰品D.贝是货币3.(2007海南历史2)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 AA.由官府控制 B.不受官府的干预C.存在官营和私营的区别 D.以私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月考好题:1.“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结合下面的几幅图片指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用于 B【四羊方尊】 【三角援戈】 【人面纹文鼎】 【乐府钟】A.农具和酒器 B.礼器和兵器 C.礼器和用具 D.兵器和农具2.“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穆,禾麻菽麦”,这段材料表明西周时期 BA.西周奴隶和农民终年劳作 B.西周时期农作物品种多C.农民承担的租赋很重 D.西周统治者重视农业3.夏商周时期我国农作物品种繁多。《诗经》有关西周农作物的记载:“七月享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 ,禾麻菽麦。”以上记载中的农作物不属于“五谷”的是 C①黍 ②稷 ③枣 ④葵 ⑤菽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③⑤4.以下表述能够反映夏、商、西周时期社会面貌的是 C① 国家机构初具规模 ② 金属农具普遍使用③ 建立邮驿传递制度 ④ 被称为“青铜时代”A .① ② ③ B .② ③ ④ C .① ③ ④ D . ① ② ④5.商朝的商业非常发达,下列历史信息不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DA.“商邑翼翼(繁盛),四方之极。”(《诗经商颂》)B.后人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C.甲骨文里与财富有关的字多以“贝”为偏旁部首D.青铜器数量惊人,技艺精湛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