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公民权利保障书》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学习 目标 知道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了解公民与人民的含义区分。 知道人权的主体和内容,懂得我国宪法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明确宪法的重要作用,培养维护宪法精神。重点 宪法的基本原则难点 我国宪法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以宪法宣传片为素材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思考:宪法是什么?答案解析:引用毛主席的话,毛泽东指出:“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补充权力与权利的不同,引出本课主题--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思考问题,补充宪法知识。了解宪法的地位 从学生经历出发,分享你知道的宪法知识。体会宪法的重要意义。讲授新课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探究一:思考:1、除了这三个国家机关外,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 2、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 3、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 答案解析:如检察院、驻外领事馆、人民大会堂、出入境口岸等 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根据我国国徽法的规定,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都在悬挂范围内。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由此导出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探究二:人民与公民的区别在哪里? 教师分别从含义、性质、范围三方面给出解析。 并且补充公民参与国家管理事务的途径。 探究三:我国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呢?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归纳角度。教师点拨。 其一:宪法确认我国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其二:宪法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其三: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其四: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其五: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探究四:思考:视频中涉及到关乎公民的权利有哪些?依靠什么保障实现的? 答案解析:受教育权、选举权等。依靠宪法规定保证实;体现我国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视人民根本利益和发展。 解析:2004年国家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那么人权的含义和实质分别是: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人权如此重要,那么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呢?从五个具体方面来看: ①立法: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公民享有的具体权利与责任。 (举例:工伤保险条例、反家暴法等法律条文保障人权) ②执法: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③监察: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新加内容,给学生简要介绍监察机关) ④司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⑤普法: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形成全民守法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为现实。(法治宣传) 探究五:结合上述国家保障人权的措施,观看视频 思考:视频中我国人权法治化建设取得成就有哪些?同学们课结合自身生活体验交流意见。 学生小组讨论,结合亲身感悟,了解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公民享有的具体权利与责任。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归纳角度,结合课本实例,加强理解。 学生说一下自己对人权的理解。 学生小组讨论,归纳国家保障人权的具体措施。 让学生通过情景体验/视频感受,体会宪法的重要性。 贯彻政治答题中的主体意识,从不同角度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主体归纳,渗透答题方法中的“主体意识”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认识到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确立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习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学生代表谈谈本节课收获 板书 (见下行) 公民权利保障书 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如何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五方面)人权的含义、实质分别是什么?人权的主体和内容分别是什么?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五方面)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权力属于人民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1.1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什么?毛泽东指出:“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国家权力:是政治概念。一种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多用于国家政权方面。如:国家权力,人民享有的权力。公民权利:是法律概念。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利益。与义务相对应。区分:权力与权利1、除了这三个国家机关外,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2、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3、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如检察院、驻外领事馆、人民大会堂、出入境口岸等运用你的经验: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根据我国国徽法的规定,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都在悬挂范围内。你了解国徽吗?人民检察院 人民法院人民大会堂人民代表大会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性质)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探究:人民与公民是一回事吗?(1)含义不同:人民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1)含义不同:公民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性质不同:人民是政治概念(2)性质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3)范围不同: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大,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却不包括全体社会人员。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社会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但属于公民。(3)范围不同:公 民 人民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哪些途径参与管理国家事务?选举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参加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参加村务公开会探究:公民参与国家管理事务途径国家的性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武装力量归属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如何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表现?表现:①宪法确认我国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宪法如何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表现? 工人阶级领导的(工人阶级是先进阶级的代表,中国共产党是个工人政党)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工人农民结为联盟,构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及爱国统一战线基础,壮大了对付敌人的力量) 人民民主专政(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社会主义国家 (与资本主义国家相对,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表现: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宪法第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宪法如何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表现?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表现: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宪法如何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表现?全国人大河北省人大表现: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宪法如何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表现?表现:⑤宪法规定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宪法如何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表现?null宪法如何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表现?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1⑴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⑵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⑶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⑷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⑸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2思考:视频中涉及到关乎公民的权利有哪些?依靠什么保障实现的?答案解析:受教育权、选举权等。依靠宪法规定保证实;体现我国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视人民根本利益和发展。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3.人权的含义、实质分别是什么??含义: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实质: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主体广泛?内容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4.人权的主体和内容有哪些?总体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5.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 具体要求: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具体要求: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③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教材新加内容) 具体要求:④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思考:视频中我国人权法治化建设取得成就有哪些?⑤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null5.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2(1)总体要求:要求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2)具体要求:①立法: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公民享有的具体权利与责任。②执法: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③监察: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④司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⑤普法: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形成全民守法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为现实。探究:国家扶贫工作思考:国家为什么大力开展扶贫工作?你希望国家如何帮助贫困人口?答案与解析:①有利于尊重和保障人权;②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如何做:①完善立法,严格执法,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权益;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③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确定扶贫对象,进行精准扶贫;④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资金和科技投入,促进期经济发展;⑤加大就业培训力度,为其就业提供良好平台。1.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3.人权的含义、实质分别是什么?4.人权的主体和内容分别是什么?5.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原则2.宪法如何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本课小结1.(2017兰州)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对我国( )A.根本制度的规定B.基本政治制度的规定C.国家性质的规定D.根本政治制度的规定C2.(2018江苏)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宪法原则实现的途径是( ) 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D3.(2018河南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这说明( )A. 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B. 公民享有的人权的内容很广泛C. 尊重和保障人权只是国家领导人的事D. 我国的人权保障工作做得不到位B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一、选择题1.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①巩固国防,抵抗侵略 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③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和平劳动 ④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① D. ②③④2.2017年6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新疆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白皮书。白皮书指出,实现充分的人权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理想,也是包括新疆各族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人权理想的是①以“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指导立法工作②依法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③设立国家人权保护的专门机构④深入推进全社会的人权教育,培育人权文化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3.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全国人大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通过宪法修正案,对现行宪法进行修改和补充,其中不少条款涉及对公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利的保障,特别是2004年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载入了国家的根本法。对“尊重和保障人权”认识正确的是①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②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③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④在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很有限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4.党的十八大将“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完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B. 我国公民是宪法保护的人权的主体,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C. 我国宪法不仅保护个人人权、也保护群体人权D. 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也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等5.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初心与我国的宪法原则相对应。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A.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C.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D. 公民行使国家权力6.《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的目标是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民福祉。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这体现了(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人民当家作主有制度保障③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④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7.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A. 市场经济体制 B.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C. 较高的生产力水平 D.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8.2018年3月5日,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汇集北京,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共商国是。这表明A. 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 B. 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C. 人大代表拥有最高权力 D. 人大代表是国家的主人9.人们常常把无户口的人员称为“黑户”,他们无法享受社会保障,不能正常参与社会生活。为此,国务院颁布《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依法登记户口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禁止设立不符合户口登记规定的任何前置条件。随着这一政策的颁布实施,全国数以万计的“黑户”获得了户口。这表明:①中国政府重视公民的权利,保障基本人权 ②标志着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不断取得进步 ③国家保障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④有助于使公民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10.《中华人民共和国利事诉论法》 规定,司法人员在办案过程中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犯带嫌疑人自被侦察机关第一次询问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被告人则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这表明A. 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B. 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C. 要丰富公众参与立法的形式 D. 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二、简答题11.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二条第三款明确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权力属于人民,表现在哪些方面?参考答案1-10.BDABB,BBBAB 11.(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2)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在政治制度明确了人们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了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⑤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公民权利保障书教案.doc 1.1公民权利保障书课件.pptx 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练习题.doc [长江新闻号]宪法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宪法赋予公民“人权”_20180225100348.wmv 《中国人权法治化保障的新进展》白皮书出炉上海早晨171216—资讯—视频高清在线观看-优酷.mp4 国家宪法日(宣传片)_高清.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