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2 磁铁的磁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磁铁不同部分磁力的大小不同,磁铁的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知道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过程与方法:能根据研究的目的设计、操作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动脑动口;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初步了解科学探究要经过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实验设计、完善设计、实验操作、得出结论等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培养小组合作探究的科学精神。体会设计实验、修改实验的必要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磁铁两端磁力强。能正确地描述磁铁的特点。教学难点:设计研究磁极性质实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摔断的磁铁。学生准备:大条形磁铁、曲别针、塑料尺、棉线、铁架台、钱币、记录单等。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意图二次备课激趣导入1.谈话:一位老奶奶不小心将曲别针掉进了小米中,你有办法将它们分开吗?2.学生想办法。估计:A用手拣。 B用磁铁吸。C倒水里解决。 3.提问:你认为哪种方法好呢?为什么?4.谈话:老师这有磁铁,你想试试吗?请将你吸上来的曲别针放进小盘中。(从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引出磁铁,一方面让学生巩固磁铁有吸铁的性质,另一方面为激起学生提出研究问题做准备。)新知探讨巩固应用布置作业: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1.谈话:请你到前边展示给大家看!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看!曲别针吸上来了。看来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老奶奶。2.解释磁力:磁铁吸引曲别针的力叫做磁力,说明磁铁这部分有磁力。 3.谈话:他用磁铁的这个部分吸引曲别针,如果让你来实验,你将用哪部分吸?猜想会吸引多少个?4.自由谈:如果情况像你们猜想的这样,谁的磁力大?为什么?5.提问:你用磁铁的哪部分吸?磁力会怎样?6.讲述:看来我们有了研究的问题了?——磁铁不同部分的磁力大小情况会怎样?揭示课题——磁铁的不同部位磁力大小会怎样。(板书)二)对研究问题进行猜想1.谈话:磁铁不同的部分磁力大小情况会是怎样的呢?相信每组同学都有自己的猜想,一会儿将你们猜想的情况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这个位置,希望你将猜想的原因也作记录。2.学生猜想。估计猜想出:A.两端磁力强,中间磁力弱B.从A向E磁力逐渐减弱C.从A向E磁力逐渐增强D.中间的磁力强,两端的磁力弱3.汇报猜想情况。(谁来说一说你们的猜想,按着ABCDE的顺序说,然后再说这样猜的理由。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如果与你们的猜想不同,一会儿好作补充))三)进行初步实验1.过渡:大家的猜想情况不同,各有各的理由,怎么办?2.提问:用实验验证。怎样实验呢?小组商量好后再进行实验。注意交流时要考虑怎样实验才能比较ABCDE不同的部分磁力大小的情况,请你尽量做到公平。材料在实验桌的抽屉里。3.学生边商量边实验四)引导学生设计实验1.谈话:老师看到大家的实验,发现有些组的实验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组遇到了困难。赶快说给大家听,让大家帮你解决。其他同学们注意听,看他们的实验是否有问题,问题出在哪里,怎样解决? 2.学生交流实验方法。估计实验方法有:A.在磁铁的不同点,挂曲别针。(曲别针是一个接一个吸引的现象)B.在磁铁的不同点挂曲别针。(多个曲别针挂在一个曲别针上吸引一个)C.在磁铁的不同点吸引同一个曲别针,量出曲别针与磁铁间的距离(平)D.在磁铁的不同点吸引同一个曲别针,量出曲别针与磁铁间的距离(竖)E.用不同部位吸一个曲别针,看曲别针行走路线。F.磁铁的两端吸引多个曲别针,中间吸不上。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学生汇报中指导)如果学生谈到磁铁两端的磁力大,教师则引导:两端吸曲别针,中间的部分没有磁力吗?看!它有,怎样做才能比较每个部分的磁力大小呢?想一想,怎样才公平呢?(在每个部分放一个曲别针,一个挨着一个的放,比较挂的多少来判断磁力的大小)如果挂最后一个,曲别针都掉下来怎么记录呢?如果学生谈吸引物体(平吸):用几个曲别针?怎样放?怎样用尺子量它们之间的距离?最后一次吸不上记录什么数值?如果学生谈看吸引曲别针的感受,教师则引导:吸力大小的感受能想办法让我们看到吗?想个能让我们也接受的办法好吗?3.讲述:刚才大家说的这些在科学中叫设计实验。进行科学研究,一定要设计好实验再操作,实验的效果才能更好。五)学生操作实验1.谈话:现在你们就可以用刚才大家设计完善的方法进行实验,也可以重新选择方法。实验时不要忘记:(幻灯片打出)1)放曲别针的动作一定要轻。2)量距离时做到准确。3)记录好数据。2.学生实验并记录。(记录实验现象,给学生顺利汇报搭建了平台,为学生猜想与实际实验情况作对比提供证据。)六)得出实验结论1.谈话:现在请各组来汇报一下小组的实验情况。2.提问:在这块条形磁铁上,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是怎样的?3.演示:磁铁的中间有磁力。4.小结: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磁铁两端的磁力强,中间的磁力弱。磁力最强的部分就是磁铁的磁极。一块磁铁上有两个磁极。5.比较:看记录表的猜想与实验现象的部分,比较一下,你猜对了吗?6.讲述:看来,对于我们猜想的情况,可以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1.谈话:能不能利用刚才的研究方法去证实环形磁铁、柱形磁铁、蹄形磁铁等是不是也有磁极呢?(可以选择你觉得最好的方法进行研究)2.学生实验。3.汇报实验现象。4.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各种形状的磁铁都有磁极,磁极的磁力最强,磁铁都有两个磁极。 5.谈话:学习了此课,你有什么收获? 。)(出示摔断的磁铁)这是一块条形磁铁,昨天上课时,一位学生不小心将磁铁摔断了,断了的磁铁会不会丢失一个磁极?谁的对呢?让我们课下去研究。(教学中让参与和不参与的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利用学生的实验现象揭示磁力概念,利用猜想吸引曲别针的个数,引出磁力的大小,为学生提出研究问题奠定基础。)(教学中让学生对实验的结果做出猜想,能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实验后与猜想进行对比,能让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观察学生初始实验的情况,有的放矢地为学生公平实验做准备。另外对学生的实验方法以及实验现象做充分的估计,为学生设计公平、科学的实验奠定基础。)(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认识到对于感兴趣的问题做(去掉“作”)出猜想后,可以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实验前要做好实验设计。)(此教学环节使学生认识到任何磁铁都是有磁极,磁极的磁力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