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历史高考选修四复习讲义(全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09年历史高考选修四复习讲义(全册)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09年历史高考选修四复习讲义(全册)
这份资料根据《考试说明》要求从【课标要求】【考点梳理】【重点、难点】【高考真题示例】对选修四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以帮助2009届考生复习迎考。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课标要求】
1、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功过。
①分析秦国完成国家统一的条件和过程;
②列举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各种措施;
③评价秦始皇的功过是非。
2、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唐太宗所采取的措施
①贞观之治出现的条件和表现
②唐太宗采取的民族和对外政策
3、康熙帝在巩固国家统一中的作用
①康熙初年面临的问题;
②康熙帝采取的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
③评价康熙帝的主要贡献。
【考点梳理】
1、秦始皇
(1)统一六国
A:条件:①人民渴望国家统一
②秦国具备了统一的条件
③秦王嬴政个人的才能
B:结果:秦灭六国,完成国家的统一,建立了秦朝
(2)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①政治上:中央 皇帝制 三公九卿制
②地方上:郡县制
③军事上:南征越族、北击匈奴。
④文化上:统一文字
⑤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货币。
(3)秦始皇的暴政:焚书坑儒、修筑长城、严酷刑罚
(4)评价:①积极方面 结束分裂、完成国家统一,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②消极方面 实行暴政,短暂而亡。
2、唐太宗
(1)贞观之治 ①出现原因 修养生息、宽刑薄税、文德治国
②表现 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2)民族和对外政策
①民族上:“战而后和”,任用少数民族贵族管理本地方,设置机构、册封、和亲,
②对外方面:设鸿胪寺、鼓励外商来华、“存异方之教”。
3、康熙帝
(1)面临的形势:国家统一遭到破坏、国家主权遭到威胁。
(2)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①平定“三藩之乱”;
②统一台湾、设置台湾府;
③平定准葛尔贵族葛尔丹的叛乱;
④尊重各民族,册封四大活佛。
(3)抵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组织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
【重点、难点】
1、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的条件和意义。
2、秦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评价秦始皇。
4、对古代治世的认识。
5、唐太宗的民族政策的认识理解。
6、康熙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采取的措施。
7、康熙帝为维护国家主权所采取的措施。
8、评价康熙帝。
二、东西方的先哲
【课标要求】
1、了解孔子的思想和政治主张。
2、孔子在思想史中的地位。
3、柏拉图的思想主张
4、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
5、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思想的发展。
【考点梳理】
1、孔子
(1)开创儒家思想
①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②内容:“礼”的思想,处理人际关系;
“仁”的思想,规范人与人之间的行为;
中庸的思想,“和而不同”。
(2)教育方面
①创办私学、有教无类;
②教学目标上成人、成君子;
③教学方法上言传身教。
(3)整理古籍上整编六经
2、柏拉图
(1)思想形成:拜师学哲、游历考察。
(2)主要思想主张:①理念论 世界由理性世界和感觉世界构成;
②理想国 国家由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组成,国王由哲学王担任。
(3)柏拉图学园:在阿卡德米创办,主要课程有算术、几何、天文等。采取对话的教学方法。
3、亚里士多德
(1)北方小驹 才华出众,成为柏拉图学园的头脑。
(2)博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3)教师生涯:创办学园、喜欢边散步边讲学。
【重点、难点】
1、儒家思想的内涵
2、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以及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
3、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思想主张上的分歧。
4、孔子中庸的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的差异。
三、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课标要求】
1、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贡献
①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
②华盛顿对美国民主建设的主要贡献。
2、拿破仑主要活动,以及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
①分析拿破仑上台的原因;
②分析拿破仑采取的对内措施;
③分析拿破仑对外战争。
【考点梳理】
1、华盛顿
(1)领导独立战争
①组建大陆军
②发表《独立宣言》
③领导并取得萨拉托加大捷
④约克镇大捷
⑤赢得美国的独立
(2)领导制宪 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
(3)担任美国两届总统,开展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建设。
2、拿破仑
(1)机遇垂青:土伦战役崭露头角,平定叛乱,发动雾月政变,建立统治。
(2)改造法国:政治、经济、军事、法制等方面。
(3)走向灭亡:大陆封锁令,对外战争
【重点、难点】
1、北美独立战争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的特点和地位。
2、华盛顿对美国民主政治的建设和主要贡献。
3、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认识
4、评价华盛顿。
5、认识拿破仑采取的对内措施
6、认识和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7、对拿破仑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四、亚洲觉醒的先驱
【课标要求】
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史实。
①三民主义的内容;
②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和意义;
③孙中山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所进行的重大斗争;
④孙中山为巩固民主共和国进行的斗争;
⑤评价孙中山。
2、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以及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作用。
①甘地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的形成;
②甘地领导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概况;
③评价甘地。
【考点梳理】
1、孙中山
(1)建立资产阶级政党:创立兴中会、建立中国同盟会。
(2)领导辛亥革命:①武昌起义;
②建立中华民国;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①二次革命;
②护国运动;
③两次护法运动。
(4)促成国共合作
①思想发生转变的背景
②合作的实现。
2、甘地
(1)凤凰新村的创建 从消极抵抗到坚持真理的转变。
(2)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原因、内容、结果。
【重点、难点】
1、评价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新旧三民主义分析、比较;
3、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失败原因;
4、理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5、甘地评价;
6、比较孙中山和甘地的领导民族解放运动的异同点。
五、无产阶级革命家
【课标要求】
1、了解马克思、恩格斯革命活动和创立主要理论的贡献。
①马克思伟大思想的形成和革命活动。
②马克思和恩格斯进行的革命合作和革命斗争。
2、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史实以及国家建设方面的贡献
①十月革命发生的主客观原因、过程、结果。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3、毛泽东、邓小平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贡献。
①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②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内容。
③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主要内容以及伟大意义。
⑤邓小平“南巡讲话”主要精神及影响。
⑥“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实践。
【考点梳理】
1、马克思
(1)理论上: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撰写《资本论》
(2)实践上:创建第一国际,领导革命。
2、恩格斯
(1)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2)实践上:领导和创立了第二国际。
3、列宁
(1)理论上:创立了列宁主义。
(2)实践上:领导十月革命,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展社会主义建设。
4、毛泽东
(1)理论上:将马列主义和中国具体革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2)实践上:领导和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5、邓小平
(1)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2)实践上:参与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中,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重点、难点】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
2、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和马克思的主要贡献。
3、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合作和革命活动。
4、十月革命条件和意义。
5、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6、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和指导中国革命的成功。
7、邓小平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六、杰出的科学家
【课标要求】
1、了解李时珍、詹天佑等科学家为中国古代和近代科学发展的重大贡献。
2、李时珍走上从医之路的原因。
3、詹天佑为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的贡献。
4、了解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5、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
6、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影响
【考点梳理】
1、李时珍
(1)从医之路 立志从医,走上从医之路。
(2)编写《本草纲目》 坚持实践,大胆创新,艰苦求索。
(3)《本草纲目》:中国的百科全书。
2、詹天佑
(1)幼童留洋,
(2)留美生涯,
(3)为中国建造铁路。
3、牛顿
(1)早期成就,
(2)主要贡献
①光学,
②天文学,
③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
(3)评价
①勤奋的探索精神,
②先进的研究方法。
4、爱因斯坦
(1)狭义相对论的提出
(2)广义相对论的提出
(3)光量子理论。
(4)其他贡献:宇宙学、统一场论、为维护世界和平所作的努力。
【重点、难点】
1、《本草纲目》的科学价值。
2、近代中国铁路事业的艰难历程
3、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4、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以及对爱因斯坦的评价。
【高考真题示例】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时期以来,军政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称号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他实际上已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要说是皇帝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
--(法)康斯坦《回忆拿破仑》。
材料二 欧洲则普遍认为,由人民自己治理国家,最终只会导致无政府主义和天下大乱。但不管怎样,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项王冠。然而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
--陈垚《华盛顿--美国的开国元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促成拿破仑称帝的因素。(4分)
(答: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为他赢得崇高威望,法国大部分人对拿破仑的支持。)
(2)材料二表明华盛顿拒绝称王,其个人原因何在?但有人认为,华盛顿实际上具备称王的条件,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分)
(答:华盛顿有着强烈的共和思想(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华盛顿不贪恋权力。
华盛顿通过领导美国独立战争而赢得个人威望,大陆军中的一些军官要求华盛顿当国王)
(3)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关甚至难以戴稳”?(2分)
(答:美国建立了共和制政体(民主制度),冲击了欧洲乃至世界的君主制度。)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特定历史时期影响政治体制选择的因素。(2分)
(答:个人品质、具体国情、时代形势、历史传统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