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8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28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专题28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的基本线索
 1.发展阶段:兴起(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革命)→发展(亚洲革命风暴、亚非拉美民族民主运动、战后亚非独立运动)→特殊阶段(三、四十年代反法西斯民族解放运动)→胜利(二战后的民族解放斗争)
 2.地区变化:美洲→亚洲→亚非拉
 3.性质变化:反殖民侵略的独立战争→反殖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的发展阶段
 一、17世纪到19世纪初的以美洲为中心的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革命
? 1.背景:西欧国家大肆进行殖民掠夺,以屠杀、掠夺贩卖黑奴等方式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并进行殖民统治。
 ?2.主要事件:①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②1791~1804年海地革命(杜桑·卢维杜尔);③1815~1826年西属拉美独立战争(玻利瓦尔解放今天的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圣马丁解放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首府以后引退);④葡属巴西独立。
 ?3.性质:反对殖民统治,美国独立战争还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4.特点:以独立战争的形式发生在最早被殖民的地区,运动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二、以亚洲革命风暴为代表的反殖民反封建斗争(19世纪中期)
 ?1.背景: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实力进一步加强,对外殖民扩张加剧,殖民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要形式。殖民主义者与各国封建势力开始勾结,在殖民势力的压迫下,亚洲各国民族矛盾激化。
 ?2.性质:具有反殖民主义和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3.五次大起义:爪哇人民反荷起义;阿富汗人民反英起义;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印度民族反英起义。
 ?4.意义: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者和当地封建势力,表达了人民不畏强暴、要求改革现状的决心和勇气。
 ?5.特点:由农民或封建王公领导,大都带有宗教色彩。
从总体来看这些民族起义大多以失败告终。尽管各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根本原因在于这些起义均属旧式的民族解放运动,即领导起义的多为农民阶级或封建地主阶级,他们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没有先进思想指导,提不出改造社会的科学主张,不具备发展本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改造社会的目标。
 ?三、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19世纪末20世纪初)
 ?1.亚洲的觉醒
 ?(1)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加深了,亚洲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新高潮。
 ?(2)重大事件:朝鲜人民反日斗争;中国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伊朗、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3)性质: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
 ?(4)特点:民族资本主义兴起;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产生。在亚洲人民的斗争中,不仅包括下层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也包括开明地主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这些运动在唤起亚洲各国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2.非洲人民反帝斗争
 ?(1)背景:帝国主义瓜分非洲导致殖民地人民同帝国主义矛盾十分尖锐。
 ?(2)斗争形式: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
 ?(3)突出事件:埃及人民反英斗争、苏丹马赫迪反英起义(马赫迪领导进行“圣战”,斗争规模大,坚持近20年)、埃塞俄比亚人民抗意斗争(1895年,国王孟尼利克二世领导,1896年迫使意大利在和约上签字,承认埃塞俄比亚独立)。
 ?3.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1)背景:①独立后经济上原有的大地产更加扩大;政治上普遍出现独裁局面。②英美等国加紧经济军事侵略,导致拉美经济处于停滞状态。③反帝反封建仍然是拉美人民的主要任务。
 ?(2)墨西哥的民主革命:①1910年爆发革命,推翻迪亚斯的统治。②后来又推翻美帝支持下建立的反革命政权,战胜国内外敌人。③1917年,制订新宪法,它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宪法。④这次革命既打击了国内封建势力,也打击了美帝的侵略气焰。
 ?四、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再度高涨(1919~1923年)
 ?1.背景:(1)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一些亚非国家民族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增长。(2)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等国家成立无产阶级政党;印度、土耳其、埃及等国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或组织得以建立发展。(3)一战后,战胜国重新瓜分殖民地,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同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尖锐。
 ?2.特点:民族运动呈现出多种类型和不同的发展道路。
 ?3.突出事件:中国的五四运动、朝鲜的“三一”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资产阶级革命和埃及“华夫脱运动”。
 ?五、亚非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斗争(20世纪30、40年代)
  1.背景:德意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并发动局部战争,逐步把世界推向战争;一些大国实行纵容绥靖、中立自保政策;共产国际七大提出反法西斯政策策略。
 ?2.主要事件:中国、朝鲜人民的抗日斗争;埃塞俄比亚抗意民族解放斗争;西班牙内战是30年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一个典型。
 ?3.特点:(1)中国1931年开始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由局部抗战发展为全国性的全民族团结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现代史上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2)埃塞俄比亚1935~1936年抗意民族解放战争是非洲地区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它不畏强暴、坚持抗敌的精神,给世界人民以宝贵的启迪。(3)西班牙1936~1939年的局部战争。它是由西班牙内战演变为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民族革命战争。它牵制了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活动,支持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4.结果:30年代的局部战争中,三国人民打击了国际法西斯侵略势力,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孤立无援的不利地位;由于一些大国的纵容、绥靖、中立自保,国际上未能形成反法西斯的统一力量去遏制法西斯国家发动世界大战的图谋。
 ?六、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
 ?1.战后初期的亚非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 (1)背景:二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为战后初期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有利的时机。
 ?(2)重大事件:印度尼西亚独立,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和独立,苏丹、突尼斯、摩洛哥、和利比亚独立;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的斗争和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第一届亚非会议召开。
 ?2.殖民体系崩溃
 ?(1)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非洲大陆诞生了32个国家。其中1960年就有17个国家取得了独立,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
 ?(2)70年代:葡属非洲殖民地独立时期,1975年莫桑比克、安哥拉等国人民赢得独立,结束了葡萄牙在非洲长达500年的殖民统治。
 ?(3)80年代到90年代初:①是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崩溃时期,其标志是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的独立。②90年代初,在南非举行的第一次各个种族都参加的全国大选,非洲人国民大会主席曼德拉成为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摆脱种族隔离制度的南非,揭开了历史新的一页。
 ?(4)古巴革命使美国对古巴半个多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1977年,巴美签订关于巴拿马运河的新约。据新条约,到1999年年底,运河区的主权和管辖权全部交还巴拿马。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