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与经济成长、科技进步同行第一课:置身于市场经济【教学目标】1. 用恰当的事例反映政府、企业、公民个人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2.描述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些区域特点,并列举实例,说明必须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地区经济。3.通过典型事例和资料并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运行规律和主要缺陷。【教学重点】1.并列举实例,说明必须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地区经济。2.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运行规律和主要缺陷。【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看不见的手”授课时间:2006年 月 日 学期总第 节教 学 过 程 修改意见或点评导入建议提问导入教师可直接提出问题:“既然市场经济的规律是只‘看不见的手’,那我们怎么还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呢?”利用这个问题中的矛盾意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由此导入新课。1.对发现“看不见的手”的教学建议首先,让学生仔细阅读“果农的误算”这篇文章,结合文下的图示,引导学生分析在这样一个完全市场化的经济活动中,市场规律如何作用并影响果农的市场决策的。然后,根据教材安排,依次完成活动内容。【活动答案】○ 在“看不见的手”的作用链条上,A乡果农是在市场上红果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的时候才知道这个市场信息的,但不知道整个市场的需求有多大,也不知道整个市场的供应有多大。○ 市场规律通过市场价格的调节,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大致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价格升高时,由于有利可图,许多商品生产者就会被吸引来生产这种商品,从而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入这个生产部门,导致这个部门生产的扩大和产品供应的增加。反之,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价格降低,由于无利可图甚至亏本,许多商品生产者就会减少或放弃这种商品的生产,从而使某些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这个生产部门退出,导致这个部门生产的缩小和产品供应的减少。2.对关注“看不见的手”的教学建议本活动可以在“红果”案例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说明自己和家人如何关注市场信息,关注怎样的市场信息,如何简单地分析这些信息。考虑到学生个人经验有限,活动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市场调研方案。【活动答案】○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回答;◇ 消费者的购买力、购买欲望等;◇ 需要分析供求关系等信息;◇ 直接到市场上进行调研或上网、查阅相关报纸等。3.对受惠于“看不见的手”的教学建议本活动的开放性很强,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别以消费者、生产者和经营者等不同身份,来举例说明市场经济给他们带来的好处。考虑到和下一节“看得见的手”衔接,教师在这里可以结合前面“果农的误算”,指出市场也不总是给人们带来好处,原因是由于其本身的弱点和缺陷所致。【活动答案】○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至少提供一个事例说明市场经济的好处,教师要帮助学生确认市场经济在其中所起的主导作用。【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看得见的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市场调节手段的缺陷以及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了解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注意事项。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时事以及生活中的案例,体会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以及内容,提高全面看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政府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看待政府的宏观调控。【教学重点难点】1、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以及政府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2、通过典型案例,了解政府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授课时间:2006 年 月 日 学期总第 节教 学 过 程 修改意见或点评【导入】在上节课里,我们说市场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调配着人、财、物等经济资源。既然有“看不见的手”,是不是还有“看得见的手”呢?这只“看得见的手”又是什么?它是如何调控经济生活的?【设问】社会生活中的所有问题能否都通过看不见的手来加以解决呢? 【展示】“一哄而下 ( http: / / www. / picture9.jpg )”的漫画【提问】请大家观察画面,说一说它反映了市场经济存在什么缺陷?【叙述】这幅漫画比较形象地反映了市场经济本身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发财的机会对于每个人都有吸引力,但是没有人告诉大家这个“船”的容量是有限的,不顾一切地纷纷投入最终会导致“船覆人亡”,血本无归。(设计思路:通过形象地图片资料,使学生感受市场经济本身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加深印象;同时,给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使其带着问题去思考,从而更好地解决相关内容的教学要求。)【承转】刚才,我们讲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这些是在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存在的问题。还有一些产品和服务是市场根本无法调节的,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如路灯 ( http: / / www. / ludeng.jpg )、防洪堤 ( http: / / www. / di.jpg )等公共设施。)【归纳】类似这样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市场是无法提供的。因为人人都在享受这些设施的好处,但是这些设施的使用又不可能收费,这与市场机制不相符。【提问】除了市场无法调节的领域外,还有些产品不能任由市场可以调节的,你们知道会是些什么产品?(毒品 ( http: / / www. / picture3.jpg )、枪支弹药 ( http: / / www. / picture2.jpg )、不健康的书刊等)【归纳】因此,市场机制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对有些经济生活是无法调节的,有些经济生活不能任其调节,即使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也有其固有的缺陷。【承转】既然市场机制存在这些问题,那如何来弥补呢?【叙述】一方面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展示】《靠山养山,方能吃山;靠水治水,方能吃水 ( http: / / www. / picture6.jpg )》的漫画及材料1 ( http: / / www. / cailiao1.doc )【提问】找出材料中体现“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发挥的作用。【提问】材料中为什么要用“看得见的手”?【叙述】个体开矿者只考虑各自的利益,难以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想协调。这就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承转】政府的宏观调控有很多手段,政府关闭矿井是什么手段?除此以外,还有那些手段?【展示】新闻材料2004年10月29日的银行加息,更是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外电纷纷予以高度评价,认为中国在宏观调控中将更加灵活地运用经济手段,这充分显示了中国政府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越来越娴熟。【提问】材料中上调银行存款利率是宏观调控中的什么手段?【叙述】宏观调控中的经济手段。经济手段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如税收、国债、利率、汇率以及价格等。【提问】国务院颁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等又是宏观调控中的什么手段?(法律手段,即制定法规,规范经济活动参加者的行为。)【提问】2004年,我国依法处置江苏铁本钢铁有限公司违规建设钢铁项目,这是宏观调控中的什么手段?(行政手段,即采取行政命令、指标、指示和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叙述】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政府正是通过这些手段达到“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展示】《以港兴市 ( http: / / www. / picture7.jpg )》漫画及材料2 ( http: / / www. / cailiao2.doc )【提问】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你认为怎样解决?【活动】学生讨论,畅所欲言。【教学反思】第三课时 因地制宜 优势互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理解优势互补和由此而来的“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原则;了解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些区域特点,能够举例说明必须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区域经济。过程与方法:在计算优势互补的活动中,提高分析典型案例和归纳出一般结论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区域发展必须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的科学发展观。【教学重点难点】1、发展区域经济的两条原则,即因地制宜发展各地优势产业,各地区间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2、如何确定各地区的优势。【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国家的主人授课时间:2006年 月 日 学期总第 节教 学 过 程 修改意见或点评一、提出问题,引出主题,导入新课。二、新课教学:【展示】中国地图 ( http: / / www. / map.jpg )【提问】中国的区域是如何划分的?各区域有何特点?【叙述】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人文环境也有很大差异,发展区域经济时,应首先分析地区发展的条件、主导因素和优势产品,才能使区域经济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提问】在秦朝开始,南方和北方就开始了贸易,南方地区进口北方的牛奶、肉等,北方地区进口南方的大米、水产等。你可以发现最原始的贸易内容是什么?(进口本地不能生产的货物)【小结】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经济,大力开展贸易活动,可以使人们充分生产各自的优势产品,从而提高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的总产量,使各地都能享受到更多、更丰富的产品。【讨论】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国家先着重开发珠江三角洲,后又以长江三角洲带动整个东部沿海的发展。为什么当时要先开发东部沿海地区?(东部地区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人才技术密集,且沿海便于开放,历史上有开放的传统,特别是东南沿海靠近港澳,华侨众多,可以实施特别政策和优惠措施)【叙述】现在东部经济在全国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正所谓“一江春水向东流”,但这也拉大了东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异。因此,我国有了一个重大的战略就是“西部大开发”。【投影展示】西部地区的若干图片 ( http: / / www. / picture2.jpg )【设问】西部大开发关系国家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关系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我们不能盲目开发,把“大开发”变成“大破坏”。为此,我们就要了解西部的优势,特别要发扬其优势。你们对西部的印象是什么?【承转】区域发展不能违背地理环境的自然规律,区域间地理差异对区域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不同区域应当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进行交流与互补,实现共同发展。【展示】专题探究“西气东输 ( http: / / www. / picture1.jpg )”,我们期盼什么”。【讨论】说说为什么要开展“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有什么意义?【叙述】我国的资源分布状况和经济格局决定了这项工程的必要性。东部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可以资源短缺;西部资源丰富,但因为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而得不到大规模开发。【承转】我国最近又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的措施,形成了全方位的开发格局。但是在区域开发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前一课我们讲过的长江沿岸“一窝蜂”建港口、乱建开发区、重复建设等,请大家交流自己所收集到的类似报道和见闻。【归纳】这些问题其实都违背了我们讲的两条原则,从反面证明了“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重要性。当前,区域经济是经济生活的重要问题,其核心是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展示】新闻材料2005年7月,新疆伊犁召开的“东西部旅游合作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认为我国东西部旅游资源差异大,适游期互补,应加强旅游业合作共谋“钱景”。【讨论】(1)东西部旅游业分别有何优势与劣势?(2)东西部加强旅游业合作的意义?(3)你的家乡在发展旅游业中要注意哪些问题?请你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叙述】东部经济发达,观光购物游,历史文化游等热流汹涌,西部游客纷纷“东南飞”。西部地区沙漠、雪山、草原等自然景光丰富民族风情多样,令众多游客神往。东部旅游资源种类多,开发水平较高,但规模较小。西部地区旅游资源规模大,开发、管理水平低,人才、资源匮乏。加强东西部加强旅游业合作有利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东西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教学反思】第四课时 角色与选择授课时间;2006年 月 日 学期总第 节【教学目标】1.了解消费者的基本权利,知道消费者维护权利的途径。2.了解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认识到就业是劳动者的权利,敬业是劳动者的义务。3.了解经营者要合法经营,要有创业精神。4.通过对我国目前再就业工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了解劳动者和经营者应如何谋求再就业和创业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的热情,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消费者的基本权利,知道消费者维护权利的途径。2.通过对我国目前再就业工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学生了解劳动者和经营者应如何谋求再就业和创业。教 学 过 程 修改意见或点评导入新课【展示】材料2006年12月,小林在某商场买了一双皮鞋。半个月后,小林发现左脚被钉伤了。小林的父亲把鞋底的鞋垫弄起来后发现里面赫然插着一根钉子。小林看到这种情况,十分气愤,到商店理论。商店的店员因为这双鞋子已经穿过了,而且已经过了大半个月为理由,拒绝为小林退换。【设问】生活在市场经济中,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社会角色。小林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消费者)【提问】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选择哪些社会角色呢?【归纳】在市场经济中,我们可以选择的社会角色主要有:消费者、劳动者或者是经营者。当然,今天的我们主要是消费者,还不是完全的劳动者和经营者。但是,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劳动者、经营者,都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获得自主选择的权利并得到社会的尊重。 新课教学:学生活动一:消费者、劳动者和经营者的权利与义务【问题】在市场经济中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一名合格的消费者、劳动者和经营者。都享有其特定的权利,同样也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请你写出该社会角色所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 消费者劳动者经营者主要权利 主要义务 为提高教学效率,可将全班学生分成三大组,各组分别任选一种社会角色来讨论。每一个大组内部也可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小组内讨论。先让学生内部交流,之后每一大组选出一份填写较全面的表格进行展示,教师加以点评 ( http: / / www. / cailiao.doc )。【承转】作为消费者,我们消费什么、消费多少、如何消费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但是,我们也要关注消费什么、如何消费,这体现了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家庭生活质量的高低,我们倡导积极、健康的消费生活。学生活动二:维权之路情景再现:2006年12月,小林在某商场买了一双皮鞋。半个月后,小林发现左脚被钉伤了。小林的父亲把鞋底的鞋垫弄起来后发现里面赫然插着一根钉子。小林看到这种情况,十分气愤,到商店理论。商店的店员因为这双鞋子已经穿过了,而且已经过了大半个月为理由,拒绝为小林退换。【问题】商店侵犯了作为消费者的小林什么权利?【叙述】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提问】你或亲朋好友的消费者权利曾经被侵犯吗?当侵权发生后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活动三:漫漫维权路【提问】消费者的“维权”之路辛苦而漫长,因而大多数消费者往往放弃自己的权利。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归纳】维权意识与法制健全、文明程度密切相关;在一个人人都注意维权的国度,有意侵权的行为才不会大行其道。学生活动四:寻找就业、创业之路【展示】 “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 ( http: / / www. / picture2.jpg )【问题】 你如何看待“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归纳引导】端正思想(不歧视某些工种),爱岗敬业,转变观念(失业、下岗后不等、靠、要),迎接挑战(积极再就业)。【讨论】面对失业者和下岗工人,请你为他们设计一句话,来体现我们的关爱和祝福。学生活动五:做诚信守法的经营者【多媒体展示】鲜花图片 ( http: / / www. / picture4.jpg )学生在商量讨论时,播放背景音乐:刘欢演唱的《从头再来》 ( http: / / www. / ctzl.mp3 )以渲染气氛。【承转】从刚才询问同学们对将来从事职业的选择中,有的同学还做了老板,成为了经营者。他们又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请看图片【设问】今天你所扮演的角色是?明天你将要扮演的角色是?你准备如何扮演好这个角色?(维护权利的消费者、爱岗敬业的劳动者、诚信守法的经营者。)【教学反思】第二课:感受科技之光第一课时 科学技术的力量授课时间:2006年 月 日 学期总第 节【教学目标】1. 通过身边的实例,领会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2. 通过梳理近现代科技发展的几个阶段,并结合现代社会人们能感受到的科技发展,体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以及当前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紧密关系。【教学重点】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与意义【教学难点】科技发展对当代经济的巨大影响教 学 过 程 修改意见或点评[图片导入]新课前播放一组反映最近世界上科技发展的图片,并配有音乐,创设情景,从环境上感染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说一说]谁能说说刚才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板书]科学技术的力量[展示]神州五号发射和杨利伟在太空的情景 ( http: / / www. / tupian.doc )[提问]:1、这两幅图讲了我国发生的什么重大事情?2、你看了这两幅图有何感受?[展示]材料:锯子是怎么被发明的:战国时期的鲁班,有一次接受了一个宏伟宫殿的建筑任务, 为此需要大量树木,用斧头砍太慢,怎么办 他去山上伐木,不小心被一种带锯齿的草划伤,他想这种草都能将皮肤划伤,如果用铁皮做成锯齿状岂不非常锋利,于是锯子就这样被发明出来了。 问:看了这则材料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结论]:科学技术源于生产实践[展示]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历程 ( http: / / www. / hegongye.doc )、邓小平讲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http: / / www. / dengxiaoping.doc ),补充科学与技术的概念 ( http: / / www. / gannian.doc )[归纳]结合实例,讲述科技发展对当代经济的巨大影响以及科学与技术的关系(1)影响:科技发展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变革和社会的进步;近代科技的创立,使人类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认识和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了极大的发展,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作用更加显著,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活动]把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的一项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由小组代表汇报本组成员的讨论结果。然后,让学生自己列出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较大的五项科技成果,尝试完成表格 ( http: / / www. / biaoge.doc )。(2)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材料 结论 联系 人类在挖石头是为了省力,用一根棍子找一贯支点,使用了杠杆原理。 技术中有科学 科学与技术是密切相关的 随着杠杆原理的发展,人们制造出了挖掘机。 科学产生技术 物理学理论要靠实验技术去证明 科学中有技术 射电望远镜的发明与使用,产生了射电天文学 技术也产生科学 [思维放飞]:展示《水陆两栖的房屋可能成为新的诺亚方舟》、《廉价、可以发光的塑料薄片》 ( http: / / www. / kejitupian.doc )两幅图,让学生设想: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未来的生活将是怎么样的?[课外活动]实践操作题:不可能的任务 ( http: / / www. / kewaihuodong:.doc ):[小结]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与意义:1、科技发展的速度加快、科技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加剧、科技发展改变了世界的经济结构;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3、使人类越来越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以及人类本身。【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知识经济 方兴未艾【教学设计】授课时间:2006年 月 日 学期总第 节修改意见或点评导入:“‘知识经济’这个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但是到底什么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有什么特点呢?一、 知识经济的产生第三次科技革命取得的重大科技进步,使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使知识经济应运而生。经合组织在1996年定义:“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应用之上的新型经济”。二、 人类经济的三阶段1、 农业经济:强调土地和劳动力,知识经济则强调对知识的运用。2、 工业经济:工业经济强调机器、对自然资源的占有和对资金的利用。3、 知识经济:科技创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学生看书P127图4-15、4-16、4-17分析下列名言各反映了什么经济发展阶段威廉·配第的名言:“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反映的是哪个经济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有什么特点?(传统农业是以土地和劳动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即土地──地租,劳动──工资,资本──利息,反映的是哪个经济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有什么特点?(工业经济时代的主要生产要素是土地、劳动以及以各种具体生产要素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本)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 反映的是哪个经济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有什么特点?(在知识经济时代,一切都以知识为基础,所有财富的核心都是“知识”,所有经济行为都依赖于知识的存在。在所有创造财富的要素中,知识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其他的生产要素都必须靠知识来更新,靠知识来装备,所谓的高新技术不过是高新知识的凝结)通过“阿波罗计划”和“比尔.盖茨”的例子,让学生了解科技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知识对创造价值的作用。三、 知识作为经济资源的特点A、具有无限性,可以源源不断地发明创造出来;B、是具有快捷性,其更新的速度非常快;C、是具有巨大的波及性,每一项新的发明都可以惠及人类。可以用谚语“一个苹果分给两个人,就只能一人一半,一个思想分给两个人,就变成了两个思想”形象说明。问:A、微软公司资产增加的速度与传统的农业、工业相比,有什么特点?这说明了什么?(增长速度快,知识产业增值快)B、制作“Office 2000”的材料的价值占软件价值的多少?(0.1%)这说明了什么?(知识本身的价值很大)四、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地位科学技术知识不仅影响社会经济,还会影响政治、文化等领域,还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综合国力的强弱和文明程度的高低。问: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确保竞争的成功?(学生看书P128“快鱼吃慢鱼”后回答上面问题)问:知识经济还有哪些特点?(知识可以无数次地重复使用;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世界经济一体化)学生活动:对P128页诗人观点的辩论。(通过辩论,进一步理解知识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反方的辩驳,培养思辨能力,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知识越来越成为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但也不是惟一的因素,科学的管理、人的道德修养和毅力等等也是不可或缺的。)小结:略作业:作业本【教学反思】第三课时 学习型社会授课时间:2006 年 月 日 学期总第 节【教学目标】1、 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收集自己身边发生的实例,感受科技发展对现代教育的影响。2、 讨论不断学习的问题,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白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学习的必要性,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教 学 过 程 修改意见或点评(复习、故事导入)上一课我们学习了“知识作为经济资源的优势”,感受到了教育与科技推动人们生活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体会到知识的重要作用。同学们还记得七年级时学过的《学习改变命运》的故事吗?[展示]“一根稻草两种命运”的故事 ( mingyun.doc )、展示海伦.凯勒生平事迹 ( hailun.doc ),[提问]①在“一根稻草两种命运”的故事中,两姐妹的不同命运,真的是由稻草决定的吗?到底是什么改变了她们的命运?没有上学,在家务农的姐姐如果想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还有什么办法?请你帮她出出主意。姐姐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有什么方法?②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你有什么感想?请想像海伦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存状态?如果不学习,她的一生将怎样度过?(说明“学习可以改变命运”;学习改变弱者:海伦·凯勒──使弱者变为强者)[提问]:“爷爷考生和爷爷学生肯定不是为了毕业后好找工作才上大学学习,那么,他们为什么要重回课堂?这给我们什么启示?”(享受新的文明生活,创造新的文明生活,知识需要不断更新。终身学习已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不仅如此,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积累越来越多,而且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学习的需要也越来越强烈,因此有了不断学习的需要;同时,知识经济的到来,也为人们不断学习创造了新的便利条件,因此,学习型社会 ( Doc2.doc )也就应运而生。[展示]图4-22 ( tupian1.doc )-22“培训自己就是投资未来”[提问]为什么说培训自己就是投资未来?(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必须不断学习,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展示]图4-24 ( tupian3.doc )“网络工程师成为今天的热门职业”[提问]该图反映了什么?(说明现代社会科技迅速发展,使得许多新兴行业开始大量出现,更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展示]图4-27 ( tipian6.doc )“你的职业是什么”[提问]听了他们的对话,你有什么想法?(在现代社会,获得成功的人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社会在迅速变化,现代人的职业也在不断的变化,人们只有不断学习并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中发展和生存。)[叙述]正是因为人们越来越感觉到需要不断学习,因此,教育的方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学校教育不再是惟一的教育形式。[活动]自由抢答,谁知道我国现在的教育方式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优点?(成人教育、在职培训、远程教育等)(成人教育延长了学习者的年龄、职业培训扩充了教育的内容、远程教育则丰富了教育的形式。)[叙述]同学们回答得很好,现在不仅教育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教育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人们越来越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不仅仅看重学习知识,还看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方式的变化需要科技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物质条件。如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络两项技术的发展,不仅为我们学习方式的变化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而且还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效率。[展示]图4-23 ( tupian2.doc )“数字图书馆模拟图”、图4-25 ( tupian4.doc )“知识是什么”、图4-26 ( yupian5.doc )“空中课堂”[讨论]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其中三个小组各负责一个命题,一个小组为专家小组作归纳。让各小组学生展开自由讨论。问:如何理解人们获取知识的知识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重要,但是如何获取知识更加重要,因为这是获取知识的前提条件,如果不知道怎样获取知识,那就无法获得知识,也就会阻碍自身的发展。这就是信息社会的特点。) [小结]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明天就可能过时。谁停止学习,谁就难以生存。我们要努力学习,要有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断提高完善自己,以适应信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教学反思】第三课 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第一课时 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教学目的】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说明市场经济的运行既要市场规则也要法律保障,认识在市场经济时代人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还要有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理解并感受市场经济对人们思想观念产生的积极的影响。【教学重点】市场经济对人们思想观念产生的积极影响。【教学难点】市场交易原则与法治精神之间的关系。授课时间:2006年 月 日 学期总第 节教 学 过 程 修改意见或点评新课导入:以陶渊明 ( http: / / www. / Article_Print.asp ArticleID=1381 )的《桃花源记》 ( http: / / / school / jlliubingqi / zyzx / yls / gudaisanwen / 07.htm )中描述的“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图 ( http: / / image. / i ct=503316480&z=1189821001&tn=baiduimagedetail&word=鸡犬相闻&in=25 ))为背景,表现封闭的社会生活景象,再播放一个反映当代社会商品琳琅满目(图 ( http: / / image. / i ct=503316480&z=810226902&tn=baiduimagedetail&word=商品琳琅满目&in=16 ))、贸易兴隆的音像短片 ( http: / / www.zj. / special / 2004-10 / 20 / content_3069056.htm )。然后,围绕以上两种社会景象让学生判断思考。○ 两种景象各自属于什么经济形态的社会生活?(前者是自然经济 ( http: / / www. / jjx / 013.html ),后者是市场经济 ( http: / / www. / zldq / S / S1642.htm )。)○ 反映出人们思想观念上有哪些差异?(前者封闭、守旧,后者开放、创新。)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自然引出物质文明 ( http: / / www. / 111 / wmcy / viewarticle.asp id=219 )的发展促进精神文明 ( http: / / qpdx. / zzcs / zzcs16.htm )的进步,并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具有时代性,从而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方式有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自然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差别,并初步认识到基于不同层次的物质文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新课教学:一、关于“消费者的权利”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消费经历谈谈消费者有哪些合法权益(图 ( http: / / image. / i ct=503316480&z=751262403&tn=baiduimagedetail&word=消费者合法权益&in=55 )),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探究活动。重点解决活动中的两个问题。1、请说出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请选择其中的两个权利加以例证。答: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http: / / www. / channel / xiaofei / flfg / 1.htm ):自主选择权;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人格尊严受尊重权;风俗习惯受尊重权等例如:在集贸市场上购物时。面对商贩热情的叫卖,极力推销自己货摊上的商品时,我们有买与不买、买多买少的选择权,这就是自主选择权的体现;当买到假冒伪劣或以次充好的商品时,应该理直气壮地去找商家或经营者要求退货或赔偿。2、市场交易的原则 ( http: / / / 200410 / ca614492.htm )有哪些?组织学生讨论市场交易的原则和法治精神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吗?答:市场交易的原则:自愿原则;平等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体现经济内在规律的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命脉所在,离开了法治,市场经济就无法真正形成和发展。发展商品服务市场,必须坚持“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市场交易原则,这是市场运行规律的必然要求,今天社会上推出的“承诺制 ( http: / / www.lianjiang. / jgzn / zwgk / wj / news1.htm )”“示范窗口”“百城万店无假货 ( http: / / www.ehomeday.com / news / sywy / scdt / scdt-20010104-1.htm )”“质量万里行 ( http: / / business. / s2004 / zhiliang.shtml )”都体现了人们对市场交易原则的呼唤和要求,但是也反映出市场经济活动中还有违反交易原则的现象,这就需要把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建设结合起来,以约束和规范市场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真正使市场交易健康、正常、有序地运行。通过活动得出:结论一:市场经济中商品等价交换,必须奉行平等原则。——平等精神。结论二:市场经济的运行,需要各种规则的规范和保障。——法治精神。二、关于“风险投资的范例”的教学教师可把“参考资料”中有关苹果公司 ( http: / / / )的资料发给学生,作为探究活动的补充材料,让学生结合阅读材料讨论以下问题。苹果公司是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一个进入世界500强的成功企业的?答:高智能的风险创业精神,加上风险资本的有效支持,适应市场,不断用科技创新创造出价格低廉而又简便易学的新型电脑是苹果公司的取胜秘诀。你从两个创业的年轻人身上看到了什么?答:科技创新、富于竞争和冒险精神、良好的专业素养。3、你认为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应该具备哪些素质?答:良好的专业素养、创新、冒险、敬业通过活动得出:结论三:市场竞争必然导致优胜劣汰。——开拓进取精神【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伴随科技进步【教学目的】通过具体实例,感受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对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认识科技进步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物质生活,而且影响着我们的精神生活,理解并感受科学技术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的影响。【教学重点】科学技术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的积极影响【教学难点】科学技术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艺术产生的影响。授课时间:2006年 月 日 学期总第 节教 学 过 程 修改意见或点评新课导入:为了让学生初步认识科技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为此,可事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社会调查。调查的问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今天,社会上出现了哪些带有时代特征的新兴词汇?你知道这些新兴词汇所代表的含义吗?你常用到哪些?○ 在生活中,你常用到的新科技产品有哪些?它使你的生活和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教师总结学生的调查结果,由此导入新课。新课教学:一、科技进步对人们世界观的影响提问人类是怎样产生的?引出两种不同的观点:神造人说 ( http: / / .cn / dispbbs.asp boardid=11&id=345744 )和达尔文进化论(1 ( http: / / / yuwenduben / gao226.htm )/2 ( http: / / www. / views.php tid=39&modes=news ))、恩格斯的劳动创造人本身 ( http: / / www.xjwh.info / sss / printpage.asp BoardID=5&ID=241 )。并通过19世纪三大科学成就(1 ( http: / / www.zhjnc. / kejizt / kxmc / 9 / 5.htm )/2 ( http: / / / zxzr / source / czsw / qyhjh / 761_SR.asp )/3 ( http: / / www.zb.edu. / wuli-kg / g1-2 / g1-10a / 10a-z / 4.htm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立产生了很大影响的事例来说明科技进步对人们世界观的影响。二、科技进步对人们价值观的影响教师可直接提问:你们对“知识就是财富”这句话有什么看法?答:它对传统分配方式提出了挑战,在知识经济 ( http: / / lmtjj.hzsin. / htm / tjfw / tjfw2 / 1344-10@2003-10-21.html )时代,智力资本 ( http: / / www.gzii. / left2 / qygl / xdgl / 2001.12 / 123003l.html )是个人财富的重要影响因素。谁掌握了知识,创造了知识,谁就赢得了财富。(图1 ( http: / / image. / i ct=503316480&z=683096750&tn=baiduimagedetail&word=知识经济&in=3 )/2 ( http: / / image. / i ct=503316480&z=439791903&tn=baiduimagedetail&word=知识经济&in=74 )/3 ( http: / / image. / i ct=503316480&z=1215855302&tn=baiduimagedetail&word=知识经济&in=94 ))你知道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图1/2/3/4),提出了什么口号?这个口号的提出说明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哪些变化?答:绿色奥运 ( http: / / www.beijing-2008.org / 01 / 19 / article211651901.shtml )、科技奥运 ( http: / / www.bjkp. / dxp2004 / zuopin / web / class2 / ch / jcjt / )、人文奥运 ( http: / / www.c2008.org / index.asp )。这个口号中把绿色奥运放在前面,反映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价值观。三、 科技进步对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包括生活方式)的影响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生活,提出以下问题。1、 如果让你们了解明天的天气情况,你们会采取什么办法?(听广播、看电视或上网。)2、 在没有广播、电视和网络的时候,人们是怎样获取明天的天气情况的?(观天象。)3、 哪种方式更准确、更便捷?4、还有什么事例可以表明,当人们解释一个问题的时候,也会反映科技进步对思维方式的影响?(比如现在学校里进行优秀班级评比时,把各项活动指标都进行量化处理,既公正、公开,又有很强的科学依据和说服力。这比过去采用那种模糊不精确的评比条例作出的判断、决策要精确和科学。)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加以总结: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会随着改变。四、科技进步对文化艺术的影响结合学生的生活,提出以下问题。1、 你们喜欢看的影片有哪些?(《哈里波特》《魔戒》和各种动画片。)2、你们知道这些动画片(影片)是怎么制成的吗?(影片中有很多惊心动魄的场景都是用计算机模拟制作的,有些动画片完全是用计算机制作的。)3、运用有关材料说明,科技因素融入了我们的文化艺术生活,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总结:这些高科技的文化艺术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科技进步对文化艺术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阅读课本135页至136页的材料,回答课本136页的问题。参考答案:1、 人们对效率一词的使用、达尔文的进化论对中国传统的“天不变,道亦不变”价值观的冲击。2、电报、电子出版物、电子检索。3、电脑绘制的骏马图。4、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精神文明产品的生产制作和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先进方法和手段。评价:现代科技的高度发达,缩小了时空的差异,“把地球变小了”“把时间变短了”,为我们个人发展搭建了平台,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也为我们国家吸收国际上的先进思想文化提供了良好条件。知识拓展:让学生就身边熟悉的新兴词汇或物品找出这些词汇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在这些新词汇、新物品的运用过程中,你自己的思想或价值观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反思】第三课时 君子以厚德载物【教学目的】通过列举恰当的实例,反映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消极作用和科学技术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从法制和道德两个方面,讨论应对经济成长和科技进步的消极影响的对策,感受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对个人和社会生活的消极影响,体验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对个人和社会生活的消极影响,并掌握如何面对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带来的道德冲突。【教学重点】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教学难点】懂得如何面对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带来的道德冲突。授课时间:2006年 月 日 学期总第 节教 学 过 程 修改意见或点评一、议一议: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有哪能些?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调节在具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等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有一定的盲目性、自发性,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消极因素和破坏作用。为追求一己之利生产假冒伪劣产品、采用不正当手段(如欺诈、舞弊等)(图)开展经营和竞争;对外界产生消极影响,如,破坏生态环境,忽视社会效益等(图);不利于公用事业发展。公用事业一般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收益慢、为社会公众享用等特点,例如基础设施、科学研究、环保项目等,企业一般对此不感兴趣(图);容易引起收入差距拉大和分配的不公平,从而引发社会矛盾。二、谈一谈: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 http: / / / TechForum / TechForumHtml / discourse / 20030107.04001.htm )有哪些?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但人类应用它却存在着既可善用亦可恶用的伦理选择。这种科学技术的负效应的发生以科学技术为载体三、想一想:市场自身的弱点和科技成果的滥用对人们的精神世界的消极影响有哪些?四、推销商品的是是非非的教学可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的图和文字,然后提出以下问题。1、市场交易原则 ( http: / / :8005 / zhengzhi / jiaoan / %CA%D0%B3%A1%BD%BB%D2%D7%B5%C4%D4%AD%D4%F2.htm )有哪些内容?2、三幅漫画中涉及的三种行为分别对消费者有什么危害?违背了哪些市场交易原则?3、三幅漫画共同讽刺了某些生产者、经营者的什么错误做法?4、 列举你在生活中碰到过的类似问题,说说造成了什么后果。最后,引导学生就这些行为的危害与解决办法发表看法,再选择类似问题中感触最深的,从道德和法制两方面提出预防和管理的具体建议。答:图4-35──推销过期变质的食品给消费者,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安全权、公平交易权,不符合市场交易原则中的诚实信用、公平原则;图4-36──侵犯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不符合市场交易原则中的公平原则;图4-37──反映了生产者生产的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危害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侵犯消费者的安全权。五、科技进步与经济成长的道德思考的教学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应针对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度和知识背景选择辩题,注意可操作性;②酌情根据学生的座位、值日组或男生女生分出正方反方,教师可事先准备好正方和反方的标志牌;③参与辩论的人不要局限在几个辩手上,尽量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可以由班长或课代表主持,设置一些奖项:如最佳辩手奖、最佳提问奖、最佳风采奖等;④辩论的结果可以没有定论,重在训练学生的评价判断能力和觉悟素质。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教师可补充有关科技进步或经济成长中带来负面效应的事例(见“参考资料”),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科技进步与经济成长中的道德问题。答:第一和第三个问题中存在相邻关系的A国和B国、上游和下游的问题,属于如何正确处理自己和相邻方的利益冲突问题;第二和第八个问题涉及的是技术发展与社会弱势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第五和第七个问题中人们的饮食习惯涉及野生动物的生存、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都属于环境保护问题,涉及整个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辩题反映的是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发生冲突的问题;第四和第六个问题属于典型的科技双刃剑效应,涉及人们如何使用科学技术的问题,反映人类面对基因技术带来的伦理挑战 ( http: / / / GB / channel9 / 568 / 20000605 / 89196.html )、核武器带来破坏作用 ( http: / / www.zb.edu. / wuli-kg / wlbl / 2.htm )的现实。可让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生活自由选择问题。六:金钱是什么 ( http: / / www. / views.asp ArticleID=2021 )的教学(图1/2/3)答: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本质来讲就是 “一切向钱看”,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把追求金钱当成人生幸福的全部内容,并为此不惜为非作歹,沦落为金钱的奴隶。把金钱归为万恶之源的人,离开了人的内心境界和追求,只看表面现象,忽视了作为一个理性的人在金钱诱惑面前道德选择的责任,所以这两种都是片面的。【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