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帝国黄昏》李新宇目录《帝国黄昏》第一章醒者与睡者第二章通往崩溃之路第三章谁是帝制终结者第四章末日的权贵《帝国黄昏》李新宇一、炮火,迷梦中的惊雷思考:1、这一时期,有哪些西方文明传入中国?哪些人为此做出了贡献??2、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对先进的知识分子有何冲击?这张图也在明朝官员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他们认为中国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从中你感受到什么???3、对比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鸦片战争之后,源于西方的工业文明是怎样进入中国的??西学东渐(jiān,流入)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二、开眼,黑夜里的醒者魏源林则徐容闳郭嵩焘徐林则组织人编译了《四洲志》,该书概述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初步勾勒出当时世界的大概轮廓,为闭塞已久的中国社会打开了一扇眺望世界的窗户。———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黄昏帝国梦之起思考:他的志愿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志愿?容闳梦之艰思考:1、结合大事年表,回国后容闳为了实现志愿,作了哪些努力?容闳2、官派留学开始之后,容闳又遇到了什么挫折?梦之逝思考:假如你是当时的留学生,此时你是什么心情?有何感想?容闳梦之思思考:1、容闳的悲剧是由哪些因素如何造成的? 2、容闳教育兴国的计划夭折之后,又做了哪些事?从中你感受他的哪些精神??容闳开滦煤矿矿冶工程师吴仰曾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清华大学校长唐国安民初国务总理唐绍仪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郭嵩焘(P110-111)魏源(P109、P111资料1)自主阅读魏源(郭嵩焘)用——————————————————方式积极介绍外部世界,提出————————————————————————————主张。该主张(结局)————————————————————————————,对此,我认为————————————————————————————————————————。《帝国黄昏》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醒来、不愿醒来,甚至害怕醒来的现象,是常见的;为民众的醒来而头疼、而费尽心机的现象也是常见的。于是,醒者与睡者,唤醒与催眠,就形成了帝国黄昏有趣的思想文化景观。今日少年今日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习近平三、静思,历史中的警示人生犹如一场旅行,有时候可以放慢脚步,一本书,一次光合作用,卸下心中的负累,诞生美好的力量,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身心的光合作用,带我们发现更好的风景,和我一起读本好书,开启你的光合作用,让我们在阅读中发现世界。悦读阅读综合探究八: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教学目标】?1、回顾明朝至鸦片战争前“西学东渐”的历史,认识近代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与以往“西学东渐”的差异。?2、了解以魏源、容闳、郭嵩焘为代表的近代仁人志士认知西方的足迹,探讨他们提出的各种主张以及他们的命运,感受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以魏源、容闳、郭嵩焘为代表的近代仁人志士认知西方的足迹。?难点:感受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教学过程】?导入:初次见面,自我介绍一下,我姓金,来自袍江中学,?2010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也许是受到专业的影响,我平时非常喜欢阅读,尤其对中国古代史很感兴趣,上周一4月23号世界阅读日,我又在当当网当购入了不少书籍。今天,老师特意带来了其中一本,希望和同学们一起阅读。这本书名字叫做帝国黄昏,是南开大学教授李新宇在近几年陆续写下的随笔,分为醒者与睡者、通往崩溃之路、谁是帝制终结者和末日的权贵四个篇章,讲述了1840年到1911年帝国黄昏的那段历史。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就放在本书的开篇,而我们的阅读也将从封面上一个特殊的年份开始。这就是1840年。?一、炮火,迷梦中的惊雷?提问:1840年,发生了什么事??这一年,鸦片战争爆发。尽管中国军民奋起抵抗,但腐朽的封建制度没有挡住英国的侵略,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与此同时,随着通商口岸不断被打开,越来越多的西方人进入中国,并以各种媒介带来西方的新知识,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称为西学东渐。所谓西学东渐,指的是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短视频来了解西学东渐,看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拿好纸笔,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在视频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作简单的纪录。?播放视频,思考:?1、这一时期,有哪些西方文明传入中国?哪些人为此做出了贡献??2、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对先进的知识分子有何冲击?这张图也在明朝官员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他们认为中国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从中你感受到什么??3、对比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鸦片战争之后,源于西方的工业文明是怎样进入中国的??鸦片战争之后,源于西方的工业文明不单纯通过知识分子和平传播到中国,这一过程开始伴随着武力。而与此同时,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面对新的现实,他们开始抛弃旧有的华夷观念,开始睁眼看世界。这些人,是谁??二、开眼,黑夜里的醒者?这些人中,最早开眼看世界的是林则徐。?提问:他是谁?他如何开眼看世界??继林则徐之后,一些先进的思想家、早期留学生,以及走出国门的外交使臣,成为近代中国率先开眼看世界的人。这些人,李新宇教授在第一章醒者与睡者的前四篇详细讲到了。接下来,我们将翻到帝国黄昏的第11页,以本书为辅助,通过老师的朗读先来走近容闳。?1、容闳?容闳——梦之起?朗读:容闳1828年出生于广东,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1854年,他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成为中国第一个在美国毕业的大学生。此时,容闳已经立正一个志愿:把西方现代学术文明引入中国。关于这个志愿,他后来回忆说: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书摘: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思考:他的志愿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志愿??这是一个因为接受西方教育而发现中国人所受的痛苦与压制的中国人,也是第一个因为受了西方的教育而决心以教育的方式改变中国人生存现状的中国人。为了这个志愿,他谢绝老师、同学的挽留,回到了阔别七年的祖国。?容闳——梦之艰?朗读:1856年,容闳来到上海。去上海尝试各种工作,是为了试试他究竟能干什么,让学到的知识发挥更大的作用。1860年,容闳考察了太平天国。1864年,他替曾国藩办过洋务。1870年,他所提出的教育计划被清政府批准。朝廷决定:招收10-16岁幼童120名,从1872年开始,每年30名,分4批派往美国学习,时间15年。?书摘1:予闻此消息,乃喜而不寐,竟夜开眼如夜鹰,觉此身飘飘然如凌云步虚,忘其为僵卧床笫间。?思考:结合大事年表,回国后容闳为了实现志愿,作了哪些努力??从1854年回国,整整16年,他都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能实现自己教育计划的机会。当他的理想终于要变成现实,他是什么心情?然而,中国的官派留学开始之后,其实并不顺遂。?朗读:与容闳一起管理留美幼童的官员,从开始的陈兰斌,到后来的吴子登,都视幼童的新变化为大逆不道。吴子登认为:此等学生,若更令其久居美国,必致全失其爱国之心,他日纵能学成回国,非特无益于国家,亦且有害于社会;欲为中国国家谋幸福计,当从速解散国学事务所,撤回留美学生。?书摘2:(吴子登)此等学生,若更令其久居美国,必致全失其爱国之心,他日纵能学成回国,非特无益于国家,亦且有害于社会;欲为中国国家谋幸福计,当从速解散国学事务所,撤回留美学生。?思考:官派留学开始之后,容闳又遇到了什么挫折?为什么他主张撤回留学生??容闳——梦之逝?朗读:1881年,朝廷决定从8月21日起,分三批撤回全部幼童。耶鲁大学大学校长得知此事,专门致信总理衙门,有理有据地指明了撤回留学生的错误。美国总统格兰特也专门致书李鸿章,请他为了这些年轻人而劝说朝廷收回成命。可惜,帝国有自己的主张。他们回国了,迎接他们的没有祖国的温暖,没有笑脸和鲜花,这些孩子被送上海关道台衙门雇来的独轮车,被一队水兵压往道台后面的“求知学园”,像犯人一样关在里面,连中秋节都不许外出。数天之后,有长官来训话,然后是审查和随意分派工作。?书摘1:(耶鲁大学校长):据外媒目睹和了解的情况而言,这些青年大都勤恳学习……他们都是品德高尚的学生,几乎无一例外,他们的举止彬彬有礼,风度文雅……他们在异国的表现是杰出的。?书摘2:他们回国了,迎接他们的没有祖国的温暖,没有笑脸和鲜花,这些孩子被送上海关道台衙门雇来的独轮车,被一队水兵压往道台后面的“求知学园”,像犯人一样关在里面,连中秋节都不许外出。数天之后,有长官来训话,然后是审查和随意分派工作。?思考:假如你是当时的留学生,此时你是什么心情?有何感想???是啊,大好的人才就这样白白被浪费。这是学生的悲哀,容闳的悲哀,更是国家的悲哀。那么为什么一件可以兴国的好事最终落得这般结局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和结合所学知识,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进行讨论。?容闳——梦之思?书摘1:在当时的中国,对于海外,对于洋人,有种种妖魔化的传说——除了洋人会把孩子的皮剥下换上狗皮以外,还会把孩子拿去做各种实验。?书摘2:虽然在美国,但他们仍在清朝官员的管理之下,所以要守传统规矩。每次学汉文,首先必须面向中国方向整齐地跪下,给皇帝叩头。然后转过身,给孔子磕头,给师长磕头。?书摘3:清政府支持留学的根本目的,乃是实现富国强兵之梦,以保证大清江山千秋万代不要落入别人手中。?思考:?1、容闳的悲剧是如何造成的??2、结合大事年表,留学计划夭折之后,容闳还作了哪些事?你从中感受到了他的哪些精神???容闳参加过维新变法,变法失败后又参加革命。因为理想之火的燃烧,虽然前路艰难,但他从未放弃。容闳如此,这些学生也是如此。他们之后在政界、军界、实业界、知识界等各个领域大放异彩。在他们中,有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开滦煤矿矿冶工程师吴仰曾、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清华大学校长唐国安、民初国务总理唐绍仪、清末交通总长梁敦彦,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知名人物。?2、魏源、郭嵩焘?当然,当时中国社会开眼看世界的醒者,并非仅仅只有容闳,接下来,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探寻魏源和郭嵩焘认知西方的足迹。?魏源(郭嵩焘)用——————————————————方式积极介绍外部世界,提出——————————————————————————————————主张。该主张(结局)————————————————————————————,对此,我认为———————————————————————————————————————————————————————————————————————————。???三、静思,历史中的警示?阅读到现在,我们发现,这三个人虽然开眼看世界的方式不同,但人物的命运却极其相似。海国图志无人问津,留学计划中途夭折,使西纪程毁版被禁,他们的主张都不被世俗接受。而当时的满清,统治者故步自封,士大夫顽固守旧,国民愚昧无知。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不能醒来、不愿醒来,甚至害怕醒来。于是,醒者与睡者,唤醒与催眠,就形成了帝国黄昏有趣的思想文化景观。所幸,醒者无畏,勇者无惧。?思考:梳理近代人“开眼看世界”的作为,对我们今天走向世界有什么启示??同学们,虽然今天的中国已今非昔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但我们依然该成为一个醒者,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清醒地认清中国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以开放的心胸接纳先进事物。??结束语:阅读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当然,这本书我们只是重点看了极少一部分,魏源和郭嵩焘的相关经历我们还没有细读,1840年到1911年,也还有许许多多精彩的引人深思的片段,如果有时间,还请同学们放慢脚步,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身心的光合作用,带我们发现更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读本好书,开启你的光合作用,在阅读中发现世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综合探究八 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pptx 综合探究八: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docx 西学东渐.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