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提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提纲

资源简介

七下 道德与法治 提纲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第一课 青春的邀约
一、悄悄变化的我

我们在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1)身体外形的变化,(2)内部器官的完善,
(3)性机能的成熟。?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什么?
(1)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
(2)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充满强烈渴望,感觉生活充满无限可能。(积极影响)
(3)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
身体发育情况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遗传、营养、锻炼。
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正常的生理变化?
(1)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对自己的尊重;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对同伴的尊重。
(2)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
使我们产生青春期心理矛盾和困惑的原因有哪些?
(1)认知能力得到发展, (2)自我意识不断增强,
(3)情感世界愈加丰富。
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反抗与依赖;闭锁与开放;勇敢与怯懦
如何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青春期心里矛盾和困惑?
(1)参加集体活动? (2)求助于向他人
(3)培养兴趣爱好? (4)尝试自我调节
如何尝试自我调节?
(1)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2)参加体育活动
(3)习自我暗示 (4)试试我解嘲

二、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面对青春期身体、精神和思想方面的变化,我们如何才能真正长大?
(1)发展独立思维 (2)培养批判精神
(3)开发创造潜力
有独立思维的人会怎么做?(如何正确认识思维的独立性?)
不会一味地追求独特,不会人云亦云,而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能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有批判性思维的人会有什么表现?
(1)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 (2)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
(3)敢于向不合理的事情说“不”, (4)敢于向权威挑战。
具备批判性思维有什么好处?(培养思维的批判性有什么重要意义或作用?)
? (1)有助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 (2)有助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 (3)有助于调动经验,激发学习动机。
(4)有助于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如何培养批判精神和能力?
(1)要有质疑的勇气。(2)要考虑他人感受。
(3)要掌握批判技巧
(4)要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批判的技巧有哪些?
? (1)就事论事,不攻击他人?
(2)要有建设性,能有效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否定。
青春的我们有什么特点?
? (1)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
(2)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
(3)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
青春的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少年?
我们要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好少年。
怎样开发我们自身的创造潜力?
? (1)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
? (2)关注他人与社会,注重创造的意义与价值。
? (3)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
第二课 青春的心弦
一、男生女生

青春期的男生和女生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
?(1)生理方面 (2)性格特征 (3)兴趣爱好 (4)思维方式
对性别角色的认识有什么好处与弊端?
? 好处: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特点,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与异性相处。
? 弊端:性别刻板印象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们自身潜能的发挥。
怎样正确对待性别角色?
? 在接受自己生理性别的同时,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面对男女生各自的性别优势,我们应该怎么做?
? (1)认识自己的优势,发现和欣赏对方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 (2)不因某方面优势而自傲,不因某方面欠缺而自卑,
(3)男女生之间应当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二、青春萌动
青春期心里萌动表现在哪些方面?
?(1)有自我表现的欲望, (2)更加在意自我的形象,
(3)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与接受
与异性交往有哪些好处(意义)?
(1)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和情感特征,是我们成长的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
(2)能从对方身上看到某些优秀品质。
如何与异性交往?
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
怎样正确认识青春期对异性的朦胧情感?
(1)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2)在与异性交往中产生的欣赏和向往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 (1)爱情是一种高尚的情感。
(2)爱情既意味着欣赏与尊重,更需要责任和能力。
(爱情需要彼此深入了解,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是强烈、稳定、专一的情感。
爱情需要具备爱他人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自我成熟、道德的完善、也包含对家庭的责任。
? 真正的爱情包括尊重、责任、珍惜、平等和自律。)
怎样正确处理青春期的朦胧情感?
??慎重对待, 理智处理。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一、青春飞扬
充满青春活力的我们对未来有哪些憧憬?
(1)渴望拥有健美的身躯、充实的大脑。
(2)渴望自由、渴望飞翔。
为什么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有什么作用?)
? (1)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
(2)有了自信,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
(3)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示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
为什么青春的探索需要自强?(自强有什么作用?)
(1)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 (2)自强能让青春的步伐永不停息。
自强的内容有哪些?
? 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自强要依靠什么?(如何做到自强?)
? 坚强的意志、 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
哪些因素可以助力我们青春成长?
激荡的青春活力,自信的青春热情、自强的青春态度

二、青春有格

“行己有耻”是什么意思?
? 一个人行事,凡是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 (1)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2)需要我们有羞耻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3)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
? (4)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 (5) 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如何提高辨别“耻”能力??
?? (1)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
?(2)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
?? (3)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如何增强自控力?
(1)增强“我不要”的力量,例如:不要乱发脾气、随便许诺。
? (2)增强“我想要”的力量,例如: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出门之前和家人打招呼。
? (3)加强自我监控,例如:日常零花钱的支出,玩手机或看电视的时间。
如何理解“止于至善”?
? (1)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 “至善”追求
(2)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3)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 (1)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2)向榜样学习。
(3)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榜样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向榜样学习?)
(1)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2)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如何进行自我省察?
检视自己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身行为。
什么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 (1)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
(2)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第二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第四课 揭开情绪的面纱
一、青春的情绪
情绪有哪些类型?
(1)基本情绪:喜、怒、忧、思、悲、恐、惊
(2)复杂情绪:害羞、焦虑、厌恶、内疚
情绪受哪些因素影响?
? (1)个人的生理周期。 (2)对某件事情的预期。
(3)周围的舆论氛围。 (3)自然环境等。
情绪有什么神奇的作用?
? (1)情绪会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动。
(2)它可能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积极作用)
(3)也可能让我们因为某个小小的挫败止步不前。
青春期的情绪有什么特点??
情绪反应强烈、情绪波动与固执,情绪的细腻性、闭锁性、表现性。
我们应当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情绪?
(1)要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
(2)积极面对烦恼、担忧等负面情绪。

二、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包含哪些方面?
(1)学会恰当表达情绪。 (2)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

为什么要学会恰当表达情绪?
(1)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2)情绪的表达不仅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而且关乎人际交往。
(3)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接受它们,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为什么要学会合理调节情绪?
? (1)保持积极心态,享受喜悦和快乐,会让我们的青春生活更加美好。
? (2)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但持续的处于负面情绪,会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3)学会合理调节情绪,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
(4)我们可以运用情绪调节的方法,帮助同学、家人改善情绪,使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
如何调节情绪?
? 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放松训练。
如何管理愤怒情绪?
? (1)与信赖的长者交流 (2)自我提醒 (3)写一封信
? (4)运用“我感到愤怒,是因为……”这样的表达方式
? (5)寻找一种适合自己排解愤怒的运动方式
如何安慰他人?
? (1)为他做些体贴的事 (2)设身处地,向他表示理解
(3)做一个耐心的听众 (4)帮助他转移注意

第五课 品出情感的韵味
一、我们的情感世界
情绪与情感的关系是怎样的?
情绪 情感
区别 短暂、不稳定,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 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
联系 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二者都是复杂的

情感的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基础情感:安全感 高级情感:道德感
正面体验:爱的情感 负面体验:恐惧感
两方面混杂体验:敬畏感

情感有什么作用?
? (1)社会生活中,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 (2)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 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作出行动。
? (3)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观察事物,探索未知。
? (4)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这正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体现。

二、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如何获得美好情感?
? 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美好情感。
如何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
?(1)完成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 (2)帮助他人
?(3)走进博物馆或大自然 (4)欣赏艺术作品
负面的情感体验有哪些意义?
?(1)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
?(2)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也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成长。
如何传递情感正能量?
(1)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
(2)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传递美好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我们的情感需要什么? 表达、回应、共鸣。
学会关心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有效的、深入的情感交流的重要条件,需要做到哪些呢?
(1)没有偏见,以接纳的姿态认真倾听或观察。
(2)适时运用可能被接纳的方式表示关心。
(3)关注对方的态度和反应。?
(4)确认对方是否接受自己的关心,如果没有被接受,则调整方式,以对方能接受的方式来表达
传递情感正能量有什么意义?
(1)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可以不断获得新的感受。
(2)使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
(3)让世界因此更美丽。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第六课 “我”和“我们”
一、集体生活邀请我
什么是集体?
? 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
如何理解集体的温暖?(集体的温暖体现在哪里?)
(1)在集体中,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2)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也散发自己的光和热,,彼此传递关爱和温暖。
(3)当集体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或奖励时,我们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这种荣誉感令我们骄傲、自豪,给我们温暖和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集体的力量来源于哪里?
集体的力量来源于集体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集体力量与个人力量是什么关系?
(1)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
(2)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
(3)借助集体的合力,我们得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
集体对个人的影响表现在哪里?
(1)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2)个人在集体生活中会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行为态度和行为。
(3)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集体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健康成长。

二、集体生活成就我

集体生活如何成就我们?(集体生活有什么意义?)
我们可以在集体中涵养品格,发展个性。
集体生活如何涵养我们的品格?
? (1)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2)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怎样在集体中发展自己的个性?
? (1)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
? (2)积极参与共同活动,把握机遇,自主发展。

第七课 共奏和谐乐章
一、单音与和声
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关系?
(1)当集体规则与我们的个人意愿一致,并且能够保障个人利益时,我们更乐于积极遵守和维护。
(2)当集体规则与个人意愿发生冲突时,个人意愿应当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
(3)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我们就可能找到解决冲突的平衡点。
如何让集体更和谐?
(1)尽力做好自己,遵守规则,以保持集体的和谐。
(2)对集体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我们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
(3)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
(4)当遇到矛盾和冲突时,我们要冷静考虑,慎重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
(5)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得因个人之间的矛盾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
如何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
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
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
坚持集体主义就不能关注个人利益,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这种说法不对。
因为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
集体生活中,如何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 (1)要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各种关系,当遇到矛盾冲突时,要慎重考虑,冷静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
(2)无论个人之间有多大的矛盾和冲突,我们都应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得因为个人之间的矛盾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

二、节奏与旋律

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之间的关系?
(1)当自己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和谐时,我们可以顺利地融入集体;
(2)当自己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存在差异时,为了保持旋律的和谐,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节奏。
(3)当我们面对不同集体中的角色无法统一角色时,角色之间的冲突就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
如何排解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
? (1)考虑自己更关注哪个集体,或在其中的角色和责任的重要性,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任务的紧迫程度。
(2)当遇到班级、学校等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我们应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什么是集体中的小群体?
? 在集体生活中,一些志趣相投、个性相似或者生活背景类似的同学,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小群体。
小群体有什么积极作用?
(1)在小群体中,彼此相互接纳、相互欣赏,找到自己的位置,体会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 (2)在小群体中,我们与同伴更容易理解、沟通,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交往,在与同伴的互学共进中增长才干。
小群体有什么消极作用??
小群体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时,其成员就会与群体之外的其他同学产生矛盾和冲突,甚至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产生矛盾和冲突。
如何正确认识小群体的节奏和集体的旋律之间的关系?
(1)当小群体的节奏融人集体生活的旋律时,我们就能感受到集体生活的美好,更愿意积极参与集体的建设。
(2)当小群体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时,我们就会产生与小群体之外的其他同学的矛盾和冲突,甚至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产生矛盾和冲突。
如何正确处理小群体和集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1)小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友谊如果沾染上江湖义气,这样的小群体往往会将自身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沦为小团体主义。
(2)面对这样的矛盾和冲突,我们需要“心怀一把尺子”,不为成见所“扰”,不为人言所“惑”,坚持正确的行为,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
第八课 美好集体有我在
一、憧憬美好集体

美好集体应该是什么样的?
美好集体拥有共同的愿景和良好的氛围。
什么是集体的愿景?
? 美好的集体拥有共同的梦想,向往美好的前景,承担共同的使命,认同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一致的目标和追求,这就是集体的愿景。
集体愿景有什么作用?
?(1)愿景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
(2)共同的愿景引领集体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
美好集体有哪些作用?
? (1)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家园,引领我们成长。
(2)在美好的集体中,每个人都能在其中获得丰富的精神养料,拥有充实的精神生活,感受集体的关爱和吸引,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
美好集体应该具备哪些良好的氛围?
(1)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2)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
(3)美好集体充满关怀与关爱。 (4)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

民主的、公正的集体是怎样的?
(1)对于集体事务,每个人都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且都应得到尊重和重视;
(2)每个人都应遵守共同的规则,没有特权和例外;
(3)每个人都享有公平的发展机会,没有偏见与排斥
充满关怀与友爱的集体是怎样的?
(1)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待、礼让他人, 相互包容、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2)不仅有关怀与友爱之心,而且有具体的行动和得当的方法;
(3)不以关爱之名行“伤害”之举,也不因外貌、性格、家境等歧视、欺侮他人,让每个人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善于合作的集体是怎样的?
(1)集体成员分工协作, 优势互补, 相互帮助, 共同进步, 充分发展各自的能力;
(2)每个人都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 同时又避免个人英雄主义;
(3)每个人都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而不消极依赖或袖手旁观。

充满活力的集体对成员的要求?
(1)集体成员之间和而不同、相互激励和竞争;
(2)以承认、尊重为前提展开竞争;
(3)集体成员之间交流互鉴, 合作学习, 共同提高。

二、我与集体共成长

我们怎样才能与集体共成长?
在共建中尽责,在担当中成长。
怎样在共建中尽责?(建设美好集体有哪些要求或任务?)
(1)共同确定愿景和目标。
(2)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与制度内容。
? (3)主动参与集体建设,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自觉维护集体荣誉。
(4)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
怎样在担当中成长?
(1)为集体出力,需要每个人从实际情况出发,各尽其能,发挥所长。
(2)悉心呵护集体荣誉。
(3)勇于担责,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落实于具体的事情里。
(4)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接纳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学会关爱他人,互相帮助;学会参与,学会担当。
为什么集体建设离不开个人?
? (1)集体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
(2)集体事务需要每个人去分担,事事都要有人做。
(3)人人都要积极参与,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主人。
个人应当怎样为集体建设出力?
? (1)每个人从实际情况出发,各尽其能,发挥所长。
(2)集体的事务,无论大小都要认真对待,努力做好。
? (3)悉心呵护集体荣誉。
为什么要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承担责任?
? (1)承担责任既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也是集体发展的必要前提。
(2)勇于担责,可以为自己赢得信任,可以让自己被赋予更大的责任,从而拥有更多发展的机会。
怎样学习承担责任?
? (1)勇于担责,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落实在具体的事情里。
? (2)勇于担责,不是为了获得奖赏或避免惩罚,而是出于内心的责任感。
我们需要在集体生活中学会什么?(我们走向社会的必修课?)
? (1)学会接纳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
? (2)学会关爱他人,互相帮助;
? (3)学会参与、学会担当。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一、生活需要法律

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为什么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 (1)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2)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3)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的未来生活。
(4)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法治的内涵、要求和地位分别是什么?
(1)内涵: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2)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3)地位: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内涵 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要求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地位 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治的作用是什么?
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二、法律保障生活

法律有哪些特征?(法律与道德有哪些不同点和共同点?)
法律 道德
不同点 产生方式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自然形成
实施手段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最主要的特征) 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或行政力量保证实施。
约束力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道德与法律的共同点 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什么?
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体现在哪里?
? (1)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 (2)每个公民都平等的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 (3)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有哪些作用?
? 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具体表现如下:
? (1)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
(2)法律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3)我们即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
(4)随着法治建设的推进,法律将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一、法律为我们护航
未成年人的定义是什么?
?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
(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
(2)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3)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 (1)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其他法律:《宪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谁的责任?
??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是什么?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未成年人应当怎样珍惜法律给予的特殊保护?
(1)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2)同时也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二、我们与法律同行

我们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
(1)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2)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如何做到依法办事?
? (1)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2)通过法治方式解决问题,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3)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4)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为什么要树立法律信仰?
(1)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2)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的拥护和真诚信仰。
(3)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法律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4)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法治精神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
如何树立法律信仰?
? (1)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2)不断提高道德水平,以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
强调法治,是否可以忽略道德?为什么?
? (1)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
(2)因为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益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对我们青少年有什么要求?(建设法治中国,青少年应如何做?)
? (1)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
(2)努力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