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世界古代史部分知识点十九:人类文明的开端一、选择题。1.(2008四川成都)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标志是 (A )A.金字塔 B.木乃伊 C.种姓制度 D.《汉谟拉比法典》2.(2008年盐城市)埃及被称为“尼罗河的馈赠”。下列属于尼罗河流域文明成果的是(A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阿拉伯数字 D.造纸术3.(2008乐山市)乐山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要研究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奴隶社会的情况,你认为应选取的素材是 ( B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C.种姓制度 D.《论语》4.(2008黄石市) “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是古代某国一法典的条文。该法典的实质是( C )A.维护该国的种姓制度 B.保障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平等C.维护该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确保该国分封制的实行5.(2008年湖北省咸宁市)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下列选项哪一项与印度有关? ( D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分封制 D.种姓制度6.(2008新疆乌鲁木齐市)下列图中的遗址和文物,代表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古代文明。按一下图中内容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D )汉谟拉比法典 金字塔 罗马战士 希腊壁画① ② ③ ④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7.(2008年黄冈市)2008年北京将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这项体育盛会的发源地在(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王国 C.古希腊 D.古罗马8.(2008湖北荆门市)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种来自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这一发源地( D )A.古罗马 B.古印度 C.古巴比伦 D.古希腊9. (2008年福建泉州丰泽区)2008年3月24日,第29届夏季北京奥运会的圣火在希腊的雅典点燃。从历史上来看,古代希腊是: ( C )A.东方文明的摇篮 B.游牧文明的摇篮C.西方文明的摇篮 D.农业文明的摇篮10.(2008年广东省)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它的民主思想,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思想的源头。”这里的它指的是 ( )A.斯巴达 B.雅典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11.(2008年滨州市)同桌给阳阳出了一个谜语,谜面是:“她是全希腊的学校,是民主政治的摇篮;她是奥林匹克的故乡,奥运火炬在那里点燃。”谜底是( A )A.雅典 B.斯巴达 C.马拉松 D.温泉关12.(2008年江苏连云港)有人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 B )A.古代埃及 B.古代雅典C.古代印度 D.古代罗马13.(2008湖北宜昌市)这里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摇篮。“这里”指的是( A )A.希腊 B.意大利 C.英国 D.法国14.(2008威海市) 2008年3月24日,北京奥运会的圣火在希腊的雅典点燃,在古代希腊,谁当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 B )A.恺撒 B.伯里克里 C.屋大维 D.克伦威尔)15.(2008年广东省汕头市)下列哪些是在雅典伯里克利时代可以看到的情形( B )①成年男性公民在公民大会上讨论决定国家大事②学校学生与著名的学者进行辩论③成年妇女积极参加选举④男孩七岁后必须在军事学校接受统一的军事训练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16.(2008湛江市)下列人物中,开创了雅典民主“黄金时代”的是( D)A.柏拉图 B.梭伦 C.亚里士多德 D.伯里克利17.(2008年扬州市)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时的当政者是( B )A.梭伦 B.伯里克利 C.屋大维 D.伏尔泰18.(2008年徐州市)马克思说:“希腊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在但里克利时代的雅典,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是( A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陪审法庭 D.议会19.(2008佛山市)伯里克利时代的公民巴斯塔和妻女居住在雅典的一个小山村,作为一家之主的巴斯塔( C )A.因家庭贫困被禁止参加公民大会B.妻子参与国家议事期间,在家照顾女儿C.因担任政府公职获得补贴D.与妻子一起参与国家议事时,把女儿托付他人20.(2008山东泰安市)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高峰。当时雅典的执政者是( A )A.伯利克里 B.凯撒 C.屋大维 D.克伦威尔21.(2008湖北省恩施州)世界古代文学成就突出,最能代表古希腊文学成就的是( A )A.悲剧 B.喜剧 C.史诗 D.小说22.(2008年聊城市)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文献是( C )A.《神曲》 B.《天方夜谭》 C.《荷马史诗》 D.《 古兰经》二、改错题1.(2008年福建泉州丰泽区)古希腊时,一个外邦人来到雅典城邦,受到当地人的欢迎,并被邀请参加公民大会参与决策。(3分)错误: 理由:答案:错误:外邦人被邀请参加公民大会参与决策。理由:在雅典,只有全体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民主,外邦人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三、列举题1.(2008年太原市)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内容。(3)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答案:古希腊或希腊三、识图题1.(2008年山西省)(1)请在下面两幅图中A、B、C、D、E处,写出它所代表的古代文明的名称。(5分)图1 亚非古代文明发源地 图2 欧洲古代文明发源地(2)图1的古代文明与图2的古代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1分)16、(1)A古埃及B古巴比伦或两河流域C古印度D古中国E古希腊。(2)图1中的古代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图2中的古代文明产生于沿海地区。知识点二十:亚洲欧洲的封建社会一、选择题。1. (2008·福州市)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A )A.大化改新 B.商鞅变法 C.明治维新 D.1861年农奴制改革2.(2008南京市)模仿与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以下能体现这一特色的是( B )A.《汉谟拉比法典》 B.大化改新C.奴隶制民主政治 D.种姓制度3.(2008黄石市)下列史实促进了日本社会性质转变的是(C)A.大和统一日本 B.太学制度的建立 C.大化改新 D.大和改名日本国4.(2008四川成都)日本“大化改新”是效仿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实行的改革,其中主要内容有:(B)①班田收授法 ②租庸调制 ③废除世袭制度 ④培养武士阶层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二、材料分析题1.(2008年湖北省咸宁市)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日本)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08年5月8日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演讲中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人民努力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逐步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现代化国家。”——央视网消息请回答:(1)材料一所说的“政治改革”,是参照隋唐制度进行的。那么,最著名的一次改革的名称是什么?它对日本的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2)明治维新中,日本在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吸收了西方哪些先进文明成果?(2分)(3)从两则材料看出,日本因为善于学习而跻身世界强国之列。这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请回答1~2条,1分)14.(1)大化改新。(1分)影响:大化改新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或答: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1分)(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1分)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1分)评分说明:两个方面的全部内容回答完整,得2分,划线部分掉1句扣1分。(3)答案要点列举如下:①坚持改革开放,广泛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②积极引进科学技术,大胆创新。③重视发展教育,大力培养人才。等等。(1分)评分说明:回答1点就可以给1分,意思相同语言表达不同,或从其他角度答题符合题意的,酌情评分。2.(2008湖北荆门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 由于日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以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式,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因此,当日本在19世纪中期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改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二 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的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学的演讲(1)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历史上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而进行的重要改革及其影响。(2分)(2)日本在19世纪中期“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改革”。这次改革在政治、经济两方面各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为促进经济发展采取了怎样的政策?(1分)(4)分析以上材料,你认为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有哪些?(2分)答案:(1)大化改新(1分)推动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1分)(2)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1分)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3分)。(3)“科技立国”政策(1分)。(4)善于学习外国长处;勇于改革创新;重视科技发展(2分)(任意答对两点即可得2分)。知识点二十一: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一、选择题:1.(2008年四川省内江市)奥运赛场上马拉松运动员要跑42千米多的路程,非常考验运动员的体力和意志。马拉松长跑项目来源于:A.亚历山大东侵波斯 B.罗马对东地中海地区的征服C.希波战争 D.伊苏斯之战2.(2008黄石市)今天的马拉松长跑项目,源自古代哪一事件( B )A.布匿战争 B.希波战争 C.亚历山大东征 D.马可 波罗到达中国3.(2008四川成都)阿拉伯数字是东方文明的重大成果。创造发明“阿拉伯数字”的是 ( C )A.波斯人 B.阿拉伯人 C.古印度人 D.古埃及人4.(2008年临沂市)在四川抗震救灾的现场上,到处活跃着带有“红十字”标记的医护人员。“红十字”成为舍己救人的象征,始于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据此,你认为“红十字”标记起源于下列哪一宗教?( C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5.(2008年盐城市)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宗教故事,这一宗教为(B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6.(2008年广东省汕头市)现在有许多西方节日传人我国,如“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等。这些节日与下列哪一宗教有关( D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7.(2008年山西省)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元元年是以哪一宗教人物的出生年来确定的( B )A.释伽牟尼 B.耶酥 C.穆罕默德 D.马丁 路德8.(2008年潍坊市)伊斯兰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 C )A.古代印度 B.巴勒斯坦地区C.阿拉伯半岛 D.古代埃及9.(2008年潍坊市)伊斯兰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 C )A.古代印度 B.巴勒斯坦地区C.阿拉伯半岛 D.古代埃及10.(2008湖北宜昌市)在沙特阿拉伯王国国旗上,用阿拉伯文写着:“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如右图)这表明在沙特阿拉伯王国具有特殊地位的宗教是( C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11.(2008湛江市)《西游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神话小说,“唐僧取经”是书中故事情节的重要线索。“唐僧取经”的“经”是指( A)A.佛教学说 B.基督教教义 C.伊斯兰教教义 D.犹太教教义12.(2008年太原市)关于世界三大宗教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D )A.都有罗马帝国的扩张有关 B.都产生在西亚 C.都对本地区的统一起到了推动作用 D. 都得到了广泛传播13.(2008湖北宜昌市)欧洲人从阿拉伯人那里学会了使用0到9十个数字,把它称为“阿拉伯数字”。其实,“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不是阿拉伯人,而是 ( B )A.中国人 B.古印度人 C.古埃及人 D.古希腊人14.(2008年盐城市)1971年意大利驻联合国代表说 “向西方世界展现了迷人的中国文明”的一部书是指 (B )A.《大唐西域记》 B.《马可 波罗行纪》 C.《神曲》 D.《战争与和平》15.(2008乐山市)①阿拉伯数字 ②杠杆原理和阿基米德定律 ③《几何原本》 ④《一千零一夜》等文明成果,属于东方文明的是 ( A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6.(2008乐山市)乐山宗教协会准备兴建一座伊斯兰教寺庙,你认为设计者应该参考的古建筑是 ( B )A.巴黎圣母院 B.麦加清真寺 C.印度佛塔 D.帕特农神庙二、材料分析题1. (2008·福州市)(13分)2008年北京奥运会从图标、火炬的设计到圣火的采集与传递,无不与人类文明有着深厚的渊源。请根据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图一 图二 图三(1)图一中“舞动的北京”图标设计构思取材于中国书法艺术中的小篆。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从哪个朝代开始 (2分)(2)图二的北京奥运火炬造型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东汉时期哪位人物为纸的普遍使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2分)(3)北京奥运圣火来自西方文明发源地,西方文明发源地在今天哪个国家?(2分)(4)2008年5月11日,奥运火炬圆满完成在福州的传递。请你从福州传统工艺“三宝”中选择一件礼物送给图三的火炬手留作纪念。(3分)(5)某中学同学准备在北京奥运会期间组织题为“古代中外文明和平交往”的宣传话动,请你为他们推荐两则素材。(4分)答案:(1)秦朝 (2)蔡伦 (3)希腊 (4)纸伞;角梳;脱胎漆器。(答出一点即可)(5)丝绸之路,阿拉伯数字的传播等。(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2.(2008年山西省)从人类文明的出现到15世纪,文明的冲撞与融合从未中断过。从16世纪前后到20世纪初,世界各地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的状态逐渐被打破,进入现代以来,世界日益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全球化与多元化的矛盾统一构成了世界各国相互依存而又相互竞争的局面。然而霸权主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等问题以及人类无法抵御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使人类和平与发展道路充满了挑战。(1)简述罗马征服地中海的史实。(3分)(2)举出3个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事例。(3分)并任选其中一例简述其意义。(2分)(3)谈谈你对历史上的征服(战争)和反侵略斗争的认识(4分)(4)面对和平与发展进程中的诸多问题,你认为世界各国人民应该如何做?(3分)答案:(1)罗马共和国建立后,首先征服(统一)了意大利半岛,然后向地中海扩张。(1分)经过三次布匿战争,打败了迦太基。(1分)布匿战争的胜利,使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或到公元2世纪,罗马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帝国,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1分)(2)事例:章西女王领导的印度民族大起义(1分)玻利瓦尔领导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1分)。章西女王领导的印度民族大起义,沉着地打击了英国殖民者,表现了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反抗殖民侵略的决心。(2分)(3)历史上的征服战争一方面充满暴力,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了灾难;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2分)反侵略斗争维护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和尊严,是正义的(2分)(4)不同国家(地区或民族)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不可避免会产生矛盾。矛盾可能引起冲突或战争,战争会带来更大的灾难;人类应该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平等对话、协商,采取有利各方的办法解决问题;落后国家(地区或民族)应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先进的国家(地区或满族)应利用自己的优势帮助、支持落后国家(地区或民族)的发展;各国人民应该从“善”的愿望出发,加强相互团结与协作,解决共同面对的问题。(3分)要求:学生能够答出上述中的第2点和第5点以及其它任何一点即可得满分(意思相符即可)。否则酌情给分。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