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补充复习资料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补充复习资料

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补充复习资料
1、有关传统节日的诗词很多,读下面这首诗后请回答: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这首诗描写的是我国哪个朝代哪个传统节日欢乐气氛?诗中提到节日有哪民俗活动?
答:哪个朝代哪个传统节日:北宋、过春节〔过年〕
民俗活动:①燃放爆竹鞭炮、②喝屠苏酒---辟邪、③贴春联(更换新桃符)----驱鬼辟邪
(2)、喜欢过哪些传统节日?你能说说这些节日的习俗及与之相关的谚语、诗词吗?
答: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只要求对其中一至二个传统节日的习俗及相关的谚语、诗词作出回答
(3)、我们中华民族对传统节日比较重视,而一些年轻人对“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也很热衷。请问: ①“洋节”除了圣诞节、情人节,还有哪些?答:如母亲节(美国)、成人节(日本)、狂欢节(巴西)、复活节、愚人节(英国)、佛诞节、泼水节(缅甸)、母亲节(美国)、奔跑节(俄罗斯)等等。
②现在有的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对此你有何看法?
答:①对待过洋节应一分为二,有的是有意义的,有的则是不必引进的;②过洋节要把握一个度,不要过热;不要因为过洋节而冷落了自己的传统节日。③应承认和尊重这些“洋节”(外来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保持自己的特点,适当吸收外来文化。
2、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请问:
⑴这首诗中提到了哪个传统节日?重阳节
⑵你认为今天过这传统节日有什么意义?有利于弘扬敬老爱老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⑶除此之外,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按时间排)
3、其它传统节日的诗句摘录:
①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
②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端午节 ]
③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月 苏轼 ]
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望月怀远 张九龄 中秋节 ]
⑤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元宵节)
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4、汉朝的西域指什么地区?汉朝统治者采取哪些措施加强与西域的联系?写出关于玉门关、阳关、秦、汉等词的唐诗。
⑴西域:在汉代,人们把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地区,包括今天的新疆、中亚以及更远的地区。
⑵加强与西域联系的措施;①前138年,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汉武帝第一次派张骞出使西域,虽未达到目的,但了解了西域的风土人情;②前119年,汉武帝第二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西汉和西域的联系,西汉与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③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管辖天山南北的西域事务,使西域正式归属西汉版图。
⑶诗句:①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②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③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④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5、请指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的名称、出现时间和地点。在此之前,人们使用什么货币进行流通?有什么缺点?纸币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答:①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四川。②用铜钱或铁钱等金属货币进行流通。缺点是笨重、不易于携带。③纸币的出现说明了宋代商业的繁荣。
6、春秋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各派有不同的主张:①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又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②韩非子曰:“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化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请回答:孔子和韩非子的治国有什么不同?(2)秦汉时期,以上两种治国方针的实践情况如何?有何影响?(3)这两种治国方针有何现实意义?
答:(1)孔子以德治国;韩非子以法治国。(2)秦朝以法治国,但法律过于严酷而发展为暴政,因而迅速败亡;西汉推崇儒家学说,独尊儒术,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3)不管是"以德治国"还是"以法治国"都有利有弊,应把这两种治国方针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7、现有一外国民间团体到丝绸之路考察两汉文化,提出以下问题请你帮助解答:(1)两汉文化的显著特点有哪些?(2)两汉通过丝绸之路使中华文明远播欧、非。考察团想沿着丝绸之路到达意大利,重温当时的繁荣,你能帮助设计一条理想的路线吗?(3)如因时间有限,只能参观一两个丝绸之路上的古城市。请你推荐一下,并说明理由。
答:(1)统一性与多样性有机结合,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水平居世界先进行列,气势恢宏。(2)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或阳关(甘肃敦煌)-----可走南北两道到达疏勒(新疆喀什)------葱岭------安息(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罗马(意大利)。(3)如推荐"敦煌",理由是:敦煌是丝绸之路上一座重要城市,是汉族与西城各族进行贸易的中心(中转站)。
8、请阅读下面一则佛教故事,并完成下列问题:
有一年天旱,族人之间争水灌田,将要发生流血争斗时,佛祖至,曰:“水重于生命?争到了水而没有了性命有何意义?”
(1)这则佛教故事包含了什么哲理?
用和平协商方式解决争端,才是人类的大智慧。
(2)说出三大宗教中的另两个宗教名称。你能选取其中的一种宗教说说与材料相类似的哲
理故事或其教义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如果你不会说,你打算通过什么途径或方法获取?
另两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哲理故事及获取方式言之有理即可;
(3)你知道哪种宗教对我国影响最大?请举例加以证明。
影响最大:佛教(举例可从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乃至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如中国古代三大石窟艺术宝库: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都有大规模的佛像雕塑。)
(4)你的亲属中有信仰宗教的吗?你持什么态度?
答:(真实说出其信仰即可给分; 要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才可给分)
9、古希腊文明的两个城邦雅典和斯巴达的强盛与衰弱的经验与教训。
答: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要增强军事实力,注重国防建设。③注重身体锻炼,提高全民素质,提倡全民健身。④要发展社会政治民主,让人民真正当主人。⑤不搞霸权主义,争霸的结果只会导致衰亡。⑥要搞好内部团结,处理好区域间、城市间的矛盾。
10、战国以后,汉族的政治制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周围许多少数民族政权通过与汉族的接触交流,也实行了封建制。这种现象在历史上称为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如,宋代的辽。请再举三例。 答:党项族建立的西夏、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女真族建立的金。
11、17世纪英国思想家培根指出:“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重要的力量和影响。”请回答:
①这三种发明与中国的另一种发明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写出它们。
答:它们分别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都在宋元时期取得突破性进展)和造纸术(东汉)
②为什么说它们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请分别概括。[回答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社会生产和生活产生的什么影响或作用。请参考“宋元时期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成就,它们分别对社会生产和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个问题。]
12、阅读下列材料:
“凡是不属于孔子的儒家学术范围之内的学说,都加以禁止,使他们不能发展。不正确的邪说灭绝之后,纪纲才能统一,法律制度才能明确,民众才能知道应该遵从什么。”
①这段话是谁向谁提出的? 答;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
②这段话提出了什么建议?目的是什么?
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目的是统一思想,维护统治。
③这个建议被采纳后,产生了什么影响?答: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
13、如何理解“寻求真理,哪怕远在中国”?
答:从阿拉伯半岛到中国,走水路,则有大风大浪,走陆路则有沙漠戈壁等,阿拉伯人都要去寻求。这说明了当时阿拉伯人非常重视教育。真理无论在哪里,即使在遥远的中国,都要去探索,表明了阿拉伯人寻求知识的执着追求精神。另外也说明我们中国文化成就非常高超,在当时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14、读《丝绸之路示意图》,完成题目
(1)图中字母所示的丝绸之路的起止点及经过的重要城市名称:
A、_ 长安___;B、_ 罗马__;C、__敦煌__;
D、__楼兰 ; E、君士坦丁堡。
(2)试分析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答案略)
15、读下图,完成相关题目
(1)、上述三图分别是哪一种宗教的建筑风格?
图A、 基督 教 ;图B、_____佛_______教;图C、_____伊斯兰_______教。
(2)、试分析上述三种宗教的建筑风格的寓意。
答:①天主教堂(基督教)立面垂直,气势壮观,向上的动势强烈,显示出上帝至高无上的地位;②中国的佛寺是仿照宫殿府邸的结构而修建的,用以体现佛教的地位;③清真寺建筑的中央为高耸的拱顶,内部高大的空间产生出强烈的宗教神秘感,以此来召唤信徒。
16、以下诗句分别咏颂了“花中四君子”的哪种花?
???1、?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菊)???2、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
? ?3、叶如碧玉珍珠露,花洁如雪金剪裁(兰) 4、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 (竹)
17、阅读思考下面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世界三大宗教
材料一:“要爱自己的仇敌,不要同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你就再把左脸送给他打;有人抢你的外衣,你就再把内衣送给他拿去。” 基督教
材料二:“人生一切的苦恼,其根源在于人有欲望;要消除痛苦,必须修行,消灭一切欲望。” 佛教
材料三:“他是真主,是独一的主。真主是万物所仰赖的。他没有生产,也没有被生产,没有任何物可以做他的匹敌。” 伊斯兰教
18、唐宋之际,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
城市居民的活动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逢年过节吃饺子、燃放烟花爆竹;使用桌、椅、凳等高起高坐的家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如:“瓦子、说话、小说、讲史”等)
19、为什么中国寺庙大殿对面往往有戏台,而西方天主教堂前面却没有?
答:不同地方的文化传统和当地的自然条件有关系。在中国古代,戏台本身就是寺庙建筑的一部分,人们用演戏来感谢神的恩惠,同时又可以自我娱乐;而西方人往往在剧场里演戏,教堂前的广场是举行聚会、游行等公众集会的场所。
20、为什么中国南方,戏台和神位放在同一座建筑里,而北方却分别是两座建筑?
答:不同地方的文化传统和当地的自然条件有关系。中国南方由于雨水较多,所以戏台也要建在屋里;而北方由于雨水较少,所以戏台往往是建在屋外的。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之最”历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云南元谋人。
最早使用天然火的是北京人;最早会人工取火的是山顶洞人。
世界上最早的村落出现在西亚约旦河谷
“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是蛋壳黑陶杯。
保存规模庞大、最完整的古印度遗址是摩亨佐·达罗。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大方鼎。
迄今为止发现最古老的成文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
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最早从商朝开始的。
9、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奴隶制国家)是夏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王朝(封建国家)是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中国第一位出现在文字记载中的女将领是妇好;中国织布业祖师是黄道婆
10、《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制订并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它对罗马法和欧洲法学的渊源;罗马法成为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的基础。
11、查理成为查理曼帝国第一个皇帝。
12、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13、战国时期各国都进行了变法,其中影响最大、进行也最彻底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1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
15、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管辖天山南北的西域事务,西域地区正式归入西汉版图。 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是在元朝时。
“滇王之印”是滇池地区隶属中央的最早物证。
16、汉朝和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强盛的两个朝代。
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是隋朝首创,唐朝时进一步完善。
17、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元朝时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18、《史记》作者西汉的司马迁,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9、世界最早纸币是“交子”,出现在北宋的四川地区;元朝在世界上最早推行纯纸币流通。
20、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商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枚商标。
21、北宋东京建立了世界城市史上最早的专业消防队。南宋临安的消防组织和措施,在当时世界上所有城市中是最完善的。
22、元朝时泉州港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大港。
23、中国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棉花的国家。
24、世界上最早的英雄史诗是《吉尔伽美什》。
25、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大约一万年左右就出现了早期的农业。
26、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织技术和制瓷技术的国家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曾经兴盛一时,其主要出口的物品是:丝绸、?瓷器
27、古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出行时跟随的12名扈从肩上扛着象征权力的棍束和斧头,叫做“法西斯”。 古希腊是西方哲学的故乡,“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语,原意是“热爱智慧”。
28、到2世纪,罗马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到8世纪,阿拉伯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29、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化之根。
30、宋元时,四大发明中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31、著名的元杂剧家关汉卿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
32、唐朝的长安、北宋的东京、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都是拥有百万人口的大都会。
▲(上虞卷)19、(12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世界文明长河中一颗璀璨明珠。
(1)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气象。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完成下列表格。(4分)
思想家
主张
与其相应的现代理念
孔子

公平教育

以德治国
孟子

以人为本
墨子
主张“非攻”

?
(2)列举汉朝、明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事实。(4分)
(3)上述历史事件,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何借鉴作用?(4分)

参考答案:(1)①主张“有教无类”,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②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主张以“礼”治理国家;③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减轻对人民的剥削,轻徭薄赋;④维护和平(或:建设和谐社会)。(4分)
(2)汉朝:开通丝绸之路,架起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2分)
明朝:郑和下西洋,促进中国同亚非各国的文化交流。(2分)
(3)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②要以开放的心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推动不同文明的借鉴、交流与融合,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4分,如果答出“建设和谐文化”加1分。)
?
▲(上虞卷)20、(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S市近期在部分中小学生中进行了一次思想道德方面的问卷调查,有关统计结果如下:
①民族精神方面
最崇拜的人,选择:革命领袖占8%;古今民族英雄占12%;著名科学家和学者占14%;著名企业家占22%;日韩歌星、影星占38%;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占3%;其他占3%;
②理想信念方面
(1)读书目的,选择:为将来能上大学,找到一份好工作占71%;父母要我读,我不得不读占11%;为了振兴中华占12%;没有想过占6%。
(2)职业理想,选择:国家公务员和干部占35%;企业老板、经理占41%;收入高工作轻松占22%;普通工人、农民仅为2%。
③道德行为方面
中小学生中道德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选择:不讲诚信,作业、考试作弊占28%;违规进网吧,自律能力不强占37%;自我为中心,缺乏文明素养占20%;不尊重或欺负弱小同学占10%,其他占5%。
(1)表格中三个方面的调查数据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6分)
(2)针对上述问题,你认为S市应当采取哪些措施?(6分)
?
参考答案:(1)①反映了部分学生的缺乏强烈的民族意识,淡忘了民族精神;②反映了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个人理想和崇高的社会理想;③反映了部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比较低,还存在着诸多不符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行为。(6分)
2)①要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引导中小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增强立志报效祖国的使命感,引导学生自觉承担社会责任;③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6分,如果答出“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加1分。)
?
▲(嵊州卷)21、联系材料,结合实际,说明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设立“文化遗产日”有何意义?或设立孔子学院对现代化建设有何意义?)
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有利于更加保持珍重和发展民族文化,增强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利扩大对外开放,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扩大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有利于推动不同文明的借鉴、交流和融合,使世界文化百花园多姿多彩,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
▲(诸暨卷)22、(8分)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是一种产品,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是一种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手抓《论语》,一手抓‘算盘’”,这句形象的语言,成了山东人以文化促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弘扬文化的发展观的生动写照。山东以《论语》为营商“宝典”,打造“儒文化”产品,建设“儒文化”产业基地,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生产具有儒学特色的文化衍生品,借助孔子的影响营销相关商品,儒文化正转化为巨大的财富。
(1)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他在政治思想上的主要成就是什么?(2分)
(2)山东人以文化促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弘扬文化的发展观蕴含着哪些道理?(4分)(3)请你为文化大市绍兴,如何借鉴山东的成功经验提一条合理化建议。(2分)
?
参考答案:(1)提出“仁”的思想,提倡以德治国,以礼服人。(2分)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物质文明建设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文化的力量越来越成为综合实力和地区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文化也是一种资源,要因地制宜开发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4分,学生任答两条即可)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答案只要符合题意即可。如:要大力发掘绍兴越文化的内涵,依托绍兴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发展绍兴旅游业。(2分)
?
▲23、请结合儒家学说,谈谈它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何现实意义。
①孔子提出“仁”的思想,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有利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
②孔子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这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以德治国方略具有借鉴意义。 
③提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各类人才,提供人才支持。
④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内容,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
▲24、在融入世界发展大潮的今天,我们不能迷失自我,要坚守精神家园。我们应如何以开放的心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1)首先要珍视、保持、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不能迷失自己,要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
(2)其次要以开放的心态尊重外来文化,以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善于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不能照搬照抄,而要批判吸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中华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融,促进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