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2、懂得我国必须坚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能够举例说明为使改革开放发展成鞥过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党和政府作出的努力。 32、懂得我国必须坚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努力实现共同富裕一、坚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只有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二、如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措施1、当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缠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2、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试试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3、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重要提醒1、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2、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民生福祉。【例1】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对此 认识不正确的有(??? )①体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共同富裕②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以人为本③努力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符合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实现同步富裕④体现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公民的根本利益A.?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答案】C 【解析】【分析】材料中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表明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但是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所以①③错误;②错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④错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此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故答案为:C。【例2】要解决下图表所反映的问题,必须 ( ?? ) ①加强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②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共同富裕③大力促进各地区共同进步和繁荣?④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D 【解析】【分析】通过读表知道此表是我国东部与西部的居民收入比较,通过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东西收入差距大;为此要缩小收入分配差距,①②③④的举措都正确。故答案是D。1、 选择题:1.2012年,我市将着力提升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启动实施城乡低保对象收入、农村五保供养水平、优抚对象抚恤水平、城镇困难职工补助等五年倍增计划。上述做法体现了(?? )①同步、均富的分配原则????????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③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④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保障人民群众平等享有各项权利C.?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这体现了(??)①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③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④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关注弱势群体,是有社会良知的表现。我们应当:(?? )①关注农村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②关注下岗失业人员,重塑就业信心?③关注残疾人员,实现平等权利???????????? ④ 关注“房奴”、“车奴”,减轻还贷负担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5.与总体的、初步的小康相比,全面的小康是(???)?①共同富裕的小康与精神文明的小康的统一????? ②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小康③人民生活水平超过发达国家水平????????????????? ④消除了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差别的小康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D.?①②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35分)1.探究背景:中共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顺应了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5方面确定了22项具体目标。 (1)【探究一】2018年10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贫困户陆奕和家。总书记对村民们说,我一直惦记着贫困地区的乡亲们,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党的一切工作就是要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谋幸福。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要一代接着一代干,既要加快脱贫致富,又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走向现代化。他希望乡亲们生活越来越幸福。结合上述材料探究: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2)【探究二】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实现两个百年目标有什么重要意义?(3)【探究三】在广东英德桥头镇,碧桂园产业帮扶项目共整合了300亩土地,用于种植黑米、油菜花等。这个项目从2018年3月、4月开始下种、播苗。生产过程中引入了插秧机、打田机、犁田机等现代机械,采用机械化和规模化的经营方式。同时,该项目还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村小组+农户的模式,让有劳动意愿和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与产业劳动,获得租金、利润分成及工资三重收入。前期种植品种的选择和后期销售路径,均由碧桂园负责。结合上面材料的思考探究:请你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合理化建议。(政府、企业、村民三个方面)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和农村人均纯收入比较表:年份项目 1978年 2013年 2017年国民生产总值(元) 3645亿元 52万亿元 74万亿元城镇居民纯收入(元) 343元 24565元 33616元农民纯收入(元) 134元 7919元 12363元材料二:看病难、住房难、就业难、上学难、医疗难仍然是人民身上的“五指山”。因此李克强总理指出:党和政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1)结合材料一,请概括表格反映的信息。 (2)有人认为我国经济取得辉煌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我国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请你说说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为什么党和政府的发展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 (4)请你列举几个我国为改善民生提出的措施。 考点32坚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如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432、懂得我国必须坚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能够举例说明为使改革开放发展成鞥过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党和政府作出的努力。 32、懂得我国必须坚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努力实现共同富裕一、坚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只有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二、如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措施1、当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缠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2、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试试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3、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重要提醒1、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2、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民生福祉。【例1】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对此 认识不正确的有(??? )①体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共同富裕②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以人为本③努力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符合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实现同步富裕④体现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公民的根本利益A.?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答案】C 【解析】【分析】材料中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表明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但是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所以①③错误;②错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④错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此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故答案为:C。【例2】要解决下图表所反映的问题,必须 ( ?? ) ①加强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②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共同富裕③大力促进各地区共同进步和繁荣?④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D 【解析】【分析】通过读表知道此表是我国东部与西部的居民收入比较,通过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东西收入差距大;为此要缩小收入分配差距,①②③④的举措都正确。故答案是D。1、 选择题:1.2012年,我市将着力提升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启动实施城乡低保对象收入、农村五保供养水平、优抚对象抚恤水平、城镇困难职工补助等五年倍增计划。上述做法体现了(?? )①同步、均富的分配原则????????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③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④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 C 【解析】题【分析】题干中的措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表现,旨在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故②③④都是符合要求的。①说法错误,当前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保障人民群众平等享有各项权利C.?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答案】A 【解析】【分析】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教育科学文化比较落后,因此我们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要一心一意谋发展,所以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答案选A。3.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这体现了(??)①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③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④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D 【解析】【分析】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体现了对人民群众利益的关注,也就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四个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故选D。4.关注弱势群体,是有社会良知的表现。我们应当:(?? )①关注农村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②关注下岗失业人员,重塑就业信心?③关注残疾人员,实现平等权利???????????? ④ 关注“房奴”、“车奴”,减轻还贷负担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 B 【解析】【分析】对于有符合选项的选择题,我们可以用排除法来做,看一下④ 关注“房奴”、“车奴”,减轻还贷负担的说法,“房奴”、“车奴”不一定是弱势群体,所以这个选项是错误的,所以与它有关的选项被淘汰掉,因此就能选出正确答案了。5.与总体的、初步的小康相比,全面的小康是(???)?①共同富裕的小康与精神文明的小康的统一????? ②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小康③人民生活水平超过发达国家水平????????????????? ④消除了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差别的小康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D.?①②【答案】 D 【解析】【分析】我国有三步走的目标我们可以知道,我国到本世纪的头二十年,将会惠及十几亿人的小康,达到中等国家的发展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有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全面的小康是到达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所以③的论述不正确,所以与它有关的选项就被淘汰掉。因此就能选出正确的答案了。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35分)1.探究背景:中共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顺应了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5方面确定了22项具体目标。 (1)【探究一】2018年10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贫困户陆奕和家。总书记对村民们说,我一直惦记着贫困地区的乡亲们,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党的一切工作就是要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谋幸福。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要一代接着一代干,既要加快脱贫致富,又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走向现代化。他希望乡亲们生活越来越幸福。结合上述材料探究: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2)【探究二】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实现两个百年目标有什么重要意义?(3)【探究三】在广东英德桥头镇,碧桂园产业帮扶项目共整合了300亩土地,用于种植黑米、油菜花等。这个项目从2018年3月、4月开始下种、播苗。生产过程中引入了插秧机、打田机、犁田机等现代机械,采用机械化和规模化的经营方式。同时,该项目还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村小组+农户的模式,让有劳动意愿和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与产业劳动,获得租金、利润分成及工资三重收入。前期种植品种的选择和后期销售路径,均由碧桂园负责。结合上面材料的思考探究:请你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合理化建议。(政府、企业、村民三个方面)【答案】(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坚定精准扶贫的决心,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2)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有利于建设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高良好的社会环境。(3)政府:整合资源,鼓励广大民营企业参与扶贫攻坚战;充分重视民营企业在精准扶贫开发中的巨大作用,充分肯定其在扶贫事业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向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及社会各界传递民营企业家的正能量。企业:利用企业或企业经营者自有资产和人力物力;以开发式扶贫为主,注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以项目投资为主要形式,互惠互利,同贫困地区人民共求发展、共创利润、共谋利益。村民:努力学习,掌握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准备投身到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去;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三农”政策,积极为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等。 【解析】【分析】(1)题干材料体现的是党和政府重视脱贫工作,说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2)本题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可以从三农问题的解决对国计民生,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性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3)本题的建议要紧扣政府、企业、村民三个方面进行回答,政府方面可以从制定可行的政策采取有效的措施,整合资源, 鼓励广大民营企业参与扶贫攻坚战的角度进行分析,企业可以从同贫困地区人民共求发展、共创利润、共谋利益角度分析。 村民个人可以从努力提高素质,建言献策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言之有理即可。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和农村人均纯收入比较表:年份项目 1978年 2013年 2017年国民生产总值(元) 3645亿元 52万亿元 74万亿元城镇居民纯收入(元) 343元 24565元 33616元农民纯收入(元) 134元 7919元 12363元材料二:看病难、住房难、就业难、上学难、医疗难仍然是人民身上的“五指山”。因此李克强总理指出:党和政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1)结合材料一,请概括表格反映的信息。 (2)有人认为我国经济取得辉煌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我国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请你说说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为什么党和政府的发展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 (4)请你列举几个我国为改善民生提出的措施。 【答案】(1)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或经济)不断增长,人民收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城乡差距较大。(2)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3)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③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④“人民的公仆”是政府的形象。⑤“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⑥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4)精准扶贫、异地中考高考、义务教育、社会养老保险、居民医保、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最低工资标准、西部大开发、提高征税起点、公租房、廉租房、经适房等。【解析】【分析】(1)分析表格中的1978年以来国民生产总值及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纯收入数据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或经济)不断增长,人民收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城乡差距较大。(2)本题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来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3)本题可以从我国国家的性质,政府地宗旨和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紧扣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这一主旨进行分析即可。(4)本题为开放性的试题,改善民生的措施根据时事回答即可:精准扶贫、异地中考高考、义务教育、社会养老保险、居民医保、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最低工资标准、西部大开发、提高征税起点等。考点32坚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如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2、懂得我国必须坚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原卷版).doc 32、懂得我国必须坚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努力实现共同富裕(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