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第2课时) 杨庄集镇初级中学 地理备课组 供稿一、学习目标:1、明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3、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3、知道经纬网含义和作用。4了解地球的运动方式5、能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6、 加强对比分析思维的训练。二、学习重点难点经纬度和半球的划分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三、自主预习:自主解惑(独学)低中高纬度的划分A 纬度:纬度0°~30°;B 纬度:纬度30°~60°;C 纬度:纬度60°~90°。经纬网1、定义:在地球仪上,由 和 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2、作用: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 的位置。合作交流(对学) (1)南北半球的划分:以 为界,此线以北为 半球(北纬度),以南为 半球(南纬度)。(2)东西半球的划分:以 °W和 °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判断技巧】(1)根据纬度判定南北半球:判断看字母,N为 半球,S为 半球;(2)根据经度判定东西半球:——“东二小,西二大”的规律来判定①凡是小于20°的经度都在 半球;②凡是大于160°的经度都在 半球;③凡是介于20°~160°之间的经度,看字母,E为 半球,W为 半球。合作交流(群学)地球的运动1、运动形式及特征:运动形式 中心 方向 周期 产生现象(重点)自转 约 昼夜 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导致一天中天气的变化,时间差等公转 约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的更替, 的划分等根据地球自转判定方向:侧视——自西向东;俯视——“南顺北逆”。四、情景导入五、预习反馈展示交流 1.概念:?????????????????????????2、如何根据经纬度找到一个点:?? ???????? ??????????????????????????????????????????????????????????????????????如何找到一个点的坐标:怎样判断某一点的半球位置?5、地球运动的两种形式。 ??????????? ??????????????????????????????????????????????????????????????????????六、疑难互动分组思考讨论 根据刚才所学的知识, 请同学们进一步讨论如下问题: 有的同学说,某一点的位置,只要是南纬就是南半球,是北纬就是北半球;是东经度就是东半球,是西经度就是西半球。你认为他说的对吗?2. 地球公转产生哪些地理现象? 3.地球公转产生哪些地理现象?4.你知道经纬网有什么作用了吗?七、巩固训练 练一练 你能行1.根据经纬网,可以( ) A.量距离 B.定方向 C.定地点 D.辨高低2.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是 ( )A.O°纬线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半球B.本初子午线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半球C.O°纬线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半球D.20°W经线和160°E经线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半球3.一飞行员驾驶飞机向西飞行,在飞行途中方向不变,他能否飞回出发点?( )A 能 B不能4.一人从北京出发,向北行进,一直向前,并保持方向不变,他能否回到出发点?( )A 能 B不能5.读右面经纬网图,回答:(1)写出A、B、E三点的经纬度: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 (2)A在B的______方向,B在C的______方向,D在C的_____方向。(3)A、B、C、D、E五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___。八、系统总结,点拨建构 九、课后反思1、对教学内容:2、对教学过程3、对教学效果4、意见及建议十、限时作业 姓名:______班级:________打印时间:一.看图填空(1)在图中相应位置填注: 北极、本初子午线、赤道;用笔描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在图中相应位置标出下列B、C两点: B (20°S,20°E) C (40°N,40°E)(3)C点位于B点的______方向; A点位于B点的________方向; A点位于C点的________方向。(4)A、B、C、D四点中: 位于中纬度的是:________;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_。二选择题8、从东西半球来看,中国位于哪个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 西半球 20°W和160°E经线圈 B.东半球 20°W和160°E经线圈C.西半球 20°E和160°W经线圈 D.东半球 20°E和160°W经线圈2、下列四幅图中的P点,既位于中纬度,又位于东半球的是( )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B C D1、能正确表示地球公转的示意图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批改等次:__________ 批改时间:__________ 教师活动:首先,各小组来展示一下预习成果。教师活动: 40°30°20°5°15°20°20°30°40°20°15°5°50°40°30°30°20°10°10°20°30°30°40°50° 2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