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课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课时
授新课
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全书第五课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第五课的落脚点,是对上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的权力机关》的承接与深化。本框包括三目: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学习和了解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助于学生更深一步地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学情分析
学生年龄与心理状况分析
作为高一的学生普遍年龄达到16周岁左右,具备了一定的思维分析以及综合能力,经过高中大半年的学习及学生的心理状况逐渐发展成熟,对于新鲜未知事物保持着一定的好奇与敏感性。在教学在抓住这一特点,可有效的为教学服务,激发课堂活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但本学期的政治生活相对来说较为沉闷枯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学生知识与理论基础分析
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高一学生在初中就已经接触过一些粗浅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也从电视新闻报道中看过有关人大的报道,这就为学习本课知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另外,从高一学生心理特点来看,现在的高中生思想活跃,知识面广泛,有很多特长,关心国家大事,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上一框题已经学习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内容,学生不再感到陌生,因此对于本课的热点问题,将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国体与政体及其相互关系;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决定因素及其基本内容;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及民主集中制原则
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分析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确认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2.达成学科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学习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社会实际所建立的根本政治制度。让学生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使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适合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难点:民主集中制原则
教学方法
本框题内容涉及人大的活动,知识点较多,内容较陌生,在教学中要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运用调查方式等,感悟、体验、探究人大政治活动的具体程序和要求。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传统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导入
导入新课
给学生播放视频:播放我国召开“两会”的视频以及美国选举的视频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授课
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8页“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这一组镜头反映了我国国家机构中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人民是如何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建国家机关、开展管理国家的各种政治活动的。
1、我国的政体
(1)政体是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也就是通过什么方式、制度来组建国家政权机关的。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9、60页“专家点评、名词点击”材料,同时思考:国家机构一般由哪些国家机关组成?我国的国家机构的组成情况是怎样的?。
学生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国家机构一般由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组成。不同国家在具体设置上有所不同。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它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并同其他国家机关共同组成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
了解: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一个国家的政体总是体现国家的阶级性质,为维护国家性质服务。
(2)我国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政体只能是采用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
2、与不同国家政体比较
情境问题:我们学习了解了我国的政体(根本政治制度)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你知道当今世界其他国家采取怎样的政体?实行怎样的原则吗?
多媒体展示:以美国为代表的三权(立法、行政、司法)分立,相互制衡的总统制民主共和制政体;以英国、日本为代表的分权制衡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政体;以德国为代表的分权制衡的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政体。
小组讨论,代表总结
当今世界各国的政体,形式多样,不尽相同,但是都奉行立法权(议会)、行政权(政府、内阁)、司法权(法院)权力分立、制约、平衡的原则,其本质上是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国情相适应的,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各利益的利益,维护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权力的分立和制衡实在资产阶级内部的权力分配,相互扯皮,办事效率低下。三权分立原则在政治实践中难以真正得到贯彻。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9-60页,思考:什么是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它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阅读、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
(1)含义: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形成正确的集中;集中是民主的保障,只有统一人民的意志,才能维护人民的根本权益。离开民主的集中和离开集中的民主,就会导致专制独裁和无政府主义。
教师活动:出示我国部分中央国家机关领//导人的照片。
问题:(1)你知道他/们都是谁、担任什么领导职务、是怎样选举产生的、代表哪些国家机关吗?
(2)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国家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学生讨论、回答。
师:出示中央国家机关组织简表并作讲解
全国人大(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是我国的立法机关):从权力的所有者与行使者来看,全国人大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它集中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国家的立法权和决定国家生活中的其他重大问题。
国家主席(国家元首):是重要的国家机关,是一个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 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是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
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国家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审/判机关):是我国的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
国家主席、国务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由全国人大产生,对全国人大负责、受全国人大监督。各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得出结论一: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同时,对权力机关负责,受权力机关监督。(国家权力机关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
教师活动:出示我国政权机关纵向图。
设问:刚才我们讲的是中央层面的国家政权机关关系,地方政权机关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那么中央和地方机关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学生讨论、合作探究。
师点拨总结:全国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中央必须履行管理全局的职责,必须制定和实施全国性的法律、方针、政策,才能保证国家权力的统一行使。同时,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情况复杂,各地发展不平衡。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让地方有更多因地制宜的灵活性,发挥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稳定全国的大局,增强整个经济的生机和活力。
我国权力机关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各国家机/关分工实施,各司其职,国家机关之间存在着权力制约和监督。既有利于权力机关在民主基础上集中统一行使权力,又有利于其他国家机关在集中指导下依法行使民主职权。
得出结论二:中央统一/领导,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既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协调一致集中力量办大事,又能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提高办事效率。(中央与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
设问:国家机关由权力机关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从国家机关之间的分工和它的法律地位来说,全国人大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任何国家机关都不能超越于全国人大之上,也不能和它相并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和决议,其他国家机关都/必须遵照执行。
那么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又是怎样产生的?对谁负责?受谁监督呢?
学生讨论、探究回答。
教师点拨、总结:
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全国/人大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对违反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或不称职的代表,人民有权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罢免。
得出结论三: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由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
设问:为什么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学生讨论探究。
师点拨、总结: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得出结论四: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国体),决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
设问:用视频(图片)展示人大代表的选举过程,全国人大代表就《政府工作报告》讨论、审议、表决的过程。为什么要充分讨论、审议、表决通过?
学生讨论探究。
教师点拨、总结:人大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法律的制定、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民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即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重要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得出结论五:人民代表大会制的重要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得出结论六:
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含义及表现:
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请大家阅读教材60页“中央国家机关组织系统简表”,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什么关系?
学生积极讨论并踊跃发言。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得以实现。可见,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现在,我们知道实行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别于任何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民主集中制体现在国家权力运行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民主集中制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结合,体现了最广泛的民意和高度的行政效率。民主集中制既保证了国家权力的高度统一、行政命令的贯彻和行政效率的提高,集中力量办大事;又能发扬充分的民主,体现我国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各机/关合理分工,协调一致地工作,国家权力的运行既有统一的目标,又有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这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形式和重要途径,是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等。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①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②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③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归纳总结:实践证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
②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故步自封。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③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做主,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教学总结
知识总结
通过大量的政治生活实例分析,我们明确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我们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课堂
巩固
练习
1、“实行民主集中制,就是要求充分发扬民主,集体议事,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和反映,在此基础上集中正确意见,集体决策,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以落实和满足。”(《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对这段话概括最全面的是( D )
A.实行民主集中制,要求集体议事和集体决策
B.实行民主集中制,要求落实和满足人民的意愿和要求
C.实行民主集中制,要求充分表达和反映人民的意愿和要求
D.实行民主集中制,要求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集中正确意见
2.下列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D)
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活动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A、1 2 B、1 3 C、2 3 D、1 4
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国家机构实行( B )
A、对人民负责原则
B、民主集中制原则
C、依法治国原则
D、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原则
本课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有主张、有定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故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让我们的民族永远有希望。
教学反思
教前反思
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让学生在“温故”中知新,在“探究”中学习,在“合作”中增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思考、讨论、探究中学习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原理分析理解政治现象,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主动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并确立坚持和完善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教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