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单元测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 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单元测试卷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近代前夜的危机单元测试卷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选出正确答案的字母并将其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1. 学过清朝前期的历史后,小明想按反映内容的时间顺序观看下列电视剧,正确的顺序是 ( )
①《康熙大帝》 ②《雍正王朝》 ③《乾隆下江南》
A. 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①③②
2. 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题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的朝代是 ( )
A.西汉 B.唐朝 C.明朝 D.隋朝
3.我国封建王朝统治者的下列措施中,严重阻碍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 ( )
①“焚书坑儒” ②信仰基督教神学思想 ③八股取士 ④文字狱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4. 以下是四位同学分别概括的1368---1840年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总的我国历史特点,其中正确的是 ( )
A.繁荣与开放并存 B.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C.繁盛与危机并存 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并存
5. 某同学在归类历史人物时,将戚继光和郑成功归为一类,原因是他们都 ( )
A. 抗击了当时世界头号殖民帝国 B.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C. 巩固了明朝的统治秩序 D.使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6. 据统计,朱元璋平均每天要阅读207份奏章万字,处理423桩政事,可谓日理万机。皇帝如此繁忙却心甘情愿,因为朱元璋的忙碌和他采取的哪项措施有直接关系( )
A.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B.实行八股取士
C.组建特务机构 D.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7. 明清时期文化蓬勃发展。其中明清小说中最有名的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是 ( )
①《水浒传》 ②《三国演义》 ③《聊斋志异》 ④《西游记》 ⑤《红楼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8. 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产技术,曾在一本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中国著作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 )

9. 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刘明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论文题目最符合他想法的是 ( )
A.浅议科举考试与八股文 B.叙说清朝的对外交往
C.简论闭关锁国 D.略谈清朝的君主专制
10. 《清史稿》记载:“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根据这段史料,判断设立军机处的目的是 ( )
A.加强皇帝的权力 B.强化满洲贵族的权力
C.实行军事专制化 D.提高汉族的权力
11. 大陆泉州旅游协会与台南市观光协会,于2012年3月28日签署《郑成功史迹双向游》合作协议书,使两岸旅游交流再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郑成功之所以得到海峡两岸的中华儿女如此敬仰,主要是因为( )
A.他曾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斗争 B.他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了台湾
C.泉州、台南有许多郑成功史迹 D.郑成功基本肃清了东南沿海倭寇
12. 一位殷实的商人,多年从事丝绸产销,由于生意兴隆,就添置十几台织机,雇用十几名技术工人织绸。这一历史情景最早应出现在( )
A.元朝后期 B.明朝前期 C.明朝中期 D.清朝前期
13. 当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明清时期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地区关系时,可以从下列哪件文物中获得有效信息( )

A.西夏钱币 B.胡服佣 C.滇王之印 D.金瓶掣签
14.下列有关我国明清时期社会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流传“苏湖熟,天下足” ②江南地区有不少人从事纺织行业
③农业仍是中国经济的主体 ④中国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一位,对外贸易长期出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下表反映了我国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相关史实,这个地区是( )
朝代 元朝 清朝
相关史实 设宣政院 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
A.台湾 B.海南 C.新疆 D.西藏
16.在汉代,人们把玉门关、阳关以西,包括今天新疆以及更远的地区称为西域。下列属于中国古代政府加强对今天新疆地区管理的举措有( )
①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 ②汉武帝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
③清政府在该地区实施改土归流 ④清朝平定天山南路的大小和卓叛乱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7.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 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图1(汉) 图2(宋) 图3(清)
坐而论道 站议时政 跪受笔录
A.封建制度的完善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社会文明的进步 D.君主权力的强化
18. 范小静在《十三行故事》一书中写道:“鸦片战争打响,广州的林则徐给朝廷的奏折中这样分析敌情:那些英国人的装束,全身缠裹得紧紧的,腰和腿都僵硬得很,一跌倒在地上就爬不起来。中国人对付这种军队,不但一个士兵就可以撂倒他几个,即使是乡村和市井的平民也能要了他们的命。”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
A.中西方文化差异 B.中西方人种差异 C.中国文人的偏见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19. 17、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八股取士,文字狱 D.闭关锁国
20. 右图是我国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它的作者是
( )
A.宋应星
B.李时珍
C.徐光启
D.徐霞客
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成书于明朝中期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B.《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C.明朝末年的《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D.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反抗的精神
22. .下列内容不属于明清八股取士规定的是( )
A.考生可以针砭时弊,谈古论今 B.考生的答案不允许有个人见解
C.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D.文体死板地分成八个部分
23. 明清时期,世界形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这个背景下,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出现了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同的新局面。下列关于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的评价,错误的是( )
A.西方科学技术、思想在向中国传播 B.东方思想文化逐渐被西方所了解
C.中国领先于世界各国 D.中国仍然有发达的科学技术影响世界
24.明朝中期以后,随着商业化程度的逐渐加深,_▲_观念受到挑战,_▲_成为社会风尚。( )
A.以农为本 拜金逐利 B.重农抑商 金钱至上
C.以农为本 勤俭节约 D.重农抑商 唯利是图
25. 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率领使团来到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A.为乾隆皇帝祝寿 B.开拓英国的海外市场
C.传播西方基督教 D.传播西方的工业文明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材料二:清朝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高权力机关(如下图)


(1)材料一中的“帝”是指哪个皇帝?除了材料一所示措施,他统治时期体现皇权膨胀的措施还有哪些?列举两例。(4分)


(2)根据材料二中的文字提示,图中是指清朝哪位皇帝设立的什么机构?这一机构有什么作用?(4分)

(3)回忆我们学习过的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政治制度,对比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你能看出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2分)



27.阅读材料,了解明清时期的文化科技,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曾说过:“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材料二:朝臣胡中藻有诗句“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前,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1)回忆旧知识,材料一中把八股文与哪一历史事件作比较?你认为“八股之害”害在哪里?(4分)


(2)材料二体现了清朝的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的什么现象?有什么影响?(3分)



(3)明清之际,科技发展开始显露出一些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
右图出自明清时期哪一人物的哪一著作?该著作地位如何?(4分)





28.阅读表格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明清那些事儿,有辉煌,有凄惨,有温情;明清那些事儿,让我们起敬,让我们心痛,让我们回味。自从《正说明清》在节目《百家讲坛》播出后,小强同学对这两个朝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下是他为自己的习作拟定的部分提纲,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话说明清那些事儿
屹立世界东方再创盛世繁华 (1)17世纪初,________(民族)首领________(人名)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在随后的二十余年间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历经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朝,社会经济恢复发展。(完成填空,5分)
抗击外来侵略多民族的统一 清朝在抗击外来侵略和加强与少数民族的联系方面有巨大贡献。材料一:……在沙俄军队遭受重创、守城士兵只残存几十人、雅克萨城旦夕可下的情况下,沙俄被迫同意和谈。清康熙二十八年,中俄双方于尼布楚正式谈判。(3)材料二反映了清朝时期我国抗击外来侵略的哪次战役名称及签订条约?根据所学知识说说清政府在西藏、新疆、西南地区设置的加强与少数民族地区联系的官职或制度分别是什么?(5分)
经济的繁盛 材料二:法国学者谢和耐在《中国社会史中》一书中指出:“中国在18世纪进入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这应归功于其农业、手工业和贸易业的史无前例的发展高潮。”(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明清时期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的取得巨大进步的表现?(各举一例,6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粤海关志》卷23
材料二: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高宗圣训》卷281
材料三:恐其(注:英国人)心怀叵测,不可不留心筹计,预为之防……此辈(注:华侨和商人)多系不安本分之人,若听其去来任意,伊等益无顾忌,轻去其乡而漂流外国者益众矣。嗣后应定限期,若逾期不回,是其人甘心流移外方,无可悯惜,朕亦不许其复回。如此则贸易欲归主人,不敢稽迟在外矣。——《×文献通考》卷
(1)材料一中的“天朝”是指我国哪一封建王朝?反映当时该朝实行的什么政策?(3分)


(2)结合材料一、二,谈谈该朝统治者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该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并从经济发展角度说说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6分)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近代前夜的危机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A C D C B A C C D A B C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C D C D D C B B A C A B
二、非选择题(50分)
26.(10分)
(1)明太祖朱元璋(2分);
①废除地方行省制,设三司;②创内阁;③设锦衣卫。(任写2点,2分)
(2)雍正(1分);军机处(1分);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强化了我国封建君主集权(或加强了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了皇权,提高了办事效率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3)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皇权不断加强。(意思相近即可,2分)
27.(11分)
(1)焚书坑儒(2分);八股文钳制人们思想,摧残了文化,扼杀文人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严重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2分)。
(2)大兴文字狱(1分);文字狱制造了严重的恐怖气氛,知识分子人人自危,不敢议论时政和研究现实,使思想文化领域呈现万马齐喑的景象(2分)。
(3)宋应星《天工开物》(2分);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2分)。
28.(16分)
(1)女真族;努尔哈赤或皇太极;康熙、雍正、乾隆(5分)
(2)《尼布楚条约》;雅克萨之战。(2分)
①西藏:驻藏大臣;②新疆:伊犁将军;③西南:改土归流。(3分)
(3)农业:①精耕细作农业继续发展;②培育了大量农业新品种;③引进外来新品种。
手工业:①棉纺织业发达;②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占据主导地位;③出现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
商业:①工商业城市逐渐兴起;②形成商帮;③海外贸易活跃。(农业、手工业、商业各写一点,6分)
29.(13分)
(1)清朝;闭关锁国政策。(3分)
(2)①统治者目光短浅,盲目自大,认为本国物产丰富而不屑与外国贸易;②统治者担心沿海人民与外商往来会滋生事端,不利于统治。(4分)
(3)评价:①积极:在抵御西方殖民者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②消极: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外力量对比,作茧自缚,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发展,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4分)
启示: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虚心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积极交流,促进经济发展。(2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