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历史面面观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德国历史面面观

资源简介

200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金牌学案
专题一十三:德国历史面面观
一、温故知新
政治制度:政权、政体、法律
政治上 革命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
外交政策:对峙、合作、共赢
资本主义发展
经济上
欧洲联盟演变
思想:启蒙思想、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文学:文艺复兴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荒诞派剧作家
文化上 艺术:印象派画家、音乐家、后印象派画家
技术:电影发明家
二、本专题你需要理解的概念:高考资源网
1、统一·分裂·体制
时期 状况 史实 体制
19世纪中期 分裂 19世纪中期,德意志仍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内市场,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统一问题日益紧迫,最后统一的旗帜落到了普鲁士手中。
1871—1945 统一 1862年,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击败丹麦,取得了丹麦控制下的部分德意志地区。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在萨多瓦战役中,奥军主力被击溃,奥地利被排除出德意志。1867年,普鲁士成立了北德意志同盟,统一了德意志北方诸邦。1870年,普法战争中,普军在色当战役中大败法军,俘虏了法皇拿破仑三世及大量法军军官。不久,南方诸邦并入北德意志同盟。1871年初,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德意志皇帝位,德国统一完成。德意志统一后,1914年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39年希特勒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均以失败告终。 1871—1918年 1871年4月,《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实行君主立宪制,有皇帝和首相。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首相是帝国唯一的大臣,首相之下不设立各部。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帝国国会的立法必须必须获得联邦议会的多数同意。皇帝在军事、财政问题上享有否定权。
1919—1933年 实行共和制,有总统和总理,史称魏玛共和国。
1933—1945年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名为共和,实为纳粹党一党专政和希特勒个人独裁,希特勒集总理和元首于一身。
1945—1990 分裂 二战后,苏、美、英、法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实行分区占领。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 1945—1949年 英法美占领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苏联占领区实行所谓社会主义制度。
1949—1990年 西德实行共和制,民德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1990至今 统一 德国分裂后,联邦德国经济迅速崛起,60年代初超过英法,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自80年代后期起,民主德国却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困境,政治局势发生激烈动荡,政权更迭之后,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国再次完成统一。 实行共和制。
2、思潮·战争·革命
思潮 战争 革命
军国主义 近代以来,欧洲战争不断,进行战争被认为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进入20世纪的激烈竞争中,西方列强相信战争是最后解决问题的办法,纷纷扩军备战,展开军备竞赛。德国的军国主义尤为严重。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对世界殖民地分配现状最为不满,崇尚用军事力量“夺取阳光下的地盘”,整个国家围绕战争运转,掀起军国主义浪潮。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1864年 普奥 丹麦 普奥击败丹麦,取得了丹麦控制下的部分德意志地区。
1866年 普鲁士 奥地利 在萨多瓦战役中,普军击溃奥军主力,奥地利从此被排挤出德意志。
1870年 普鲁士 法国 普军在色当战役中大败法军,俘虏了法皇拿破仑三世及大量法军官兵。
1900年 八国联军 中国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民族主义 列强宣传“民族优越论”,鼓吹本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宣称对外扩张是民族利益所在。它们经常使用的手法是声称本民族的利益受到对手的损害,煽动民众的仇恨情绪,鼓噪用武力“自卫”,动员民众支持战争。在德国,兴起了主张一切日耳曼民族统一的“泛日耳曼主义”。 1914—1918年 德奥同盟国 英法俄协约国 德奥战败,德国于1918年11月宣布投降。 1918年11月3日,德国基尔军港水兵起义,得到全国各地的响应,德国十一月革命由此开始。在革命浪潮的打击下,德皇被迫退位,逃往荷兰。
1936—1939年 西班牙人民 德意支持的叛军 叛军攻陷首都马德里,建立了以佛朗哥为首的法西斯独裁政权。
1939—1945年 德意日轴心国 英美苏同盟国 德意日彻底失败,无条件投降。
3、名人·功绩·罪孽
类别 人物 所作所为
政治家 俾斯麦 从1864年到1870年,筹划普鲁士先后进行3次王朝战争,完成德国统一。
希特勒 1933年出任德国总理,集总理和元首于一身。使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独裁、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的道路。在经济方面,积极重整军备,确立战争经济体制。军事方面,撕毁《凡尔赛和约》限制德国军备的条款,扩军备战,建立起人数庞大、装备先进的军队,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思想家 马丁·路德 强调因信称义学说,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1517年,在教堂的大门上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为了使本国的普通教徒能够直接阅读《圣经》,他把《圣经》翻译成德文。他在《圣经》中使用的德语,逐渐成为德国的标准语言。他简化了天主教复杂是圣礼,并主张神甫可以娶妻。倡导宗教改革,改革后创立的新教登上历史舞台,与原来的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康德 著有《纯粹理性批判》,对理性进行了更为彻底的哲学探讨,提出了一个至今耐人深思的观点,即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人是一切发展过程的最终价值取向。人应该尊重别人的感受,而不是视他人为便利自己的工具。他是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他的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马克思、恩格斯 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此后,这一理论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艺术家 贝多芬 最重要的贡献是对交响曲的发展与创新,将声乐与器乐结合,开创了交响曲的新形式。成功地赋予器乐反映社会重大题材的使命,9部交响曲(如《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是古典主义音乐的瑰宝。他把古典音乐发展到登峰造极,又开创了浪漫音乐的先河,为二者架起了一座桥梁,在音乐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发明家 戴姆莱 发明了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狄塞尔 发明了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李比希 在基森大学创办化学实验室,建立欧洲化学研究中心,最早提出使用有机化肥。
柏琴 发现了人类第一种人工合成燃料
雷佩 发明了合成橡胶、合成油漆及多种塑料
西门子 1866年,研制出实用的发电机。
科学家 爱因斯坦 1905年,完整地提出狭义相对论。1916年,建立广义相对论。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看待世界的途径。提出光的量子理论。
普朗克 1900年,为解决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提出现代物理学的另一支柱——量子假说。量子理论是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三、本专题你应该构建的知识体系:
政治制度: 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德意志帝国宪法》)
政治
对外战争: 统一战争、侵略战争、世界大战
经济:进行工业革命,后来居上
思想: 马丁·路德、康德、马克思、恩格斯
文化 艺术: 贝多芬
科学: 爱因斯坦、普朗克
技术: 戴姆莱、狄塞尔、李比希、柏琴、雷佩、西门子
四、本专题你需要背诵的知识:
19世纪以来,德意志经济发展的情况怎样?
19世纪早期,德意志一些地区开始工业革命,此后德意志的纺织、冶金、采煤、农业化学和铁路运输等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受到四分五裂政治局面的严重阻碍。
经济的发展促使德国在19世纪中期完成了统一,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普法战争后法国50亿法郎的赔款,为德国增加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得自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为工业发展补充了重要的资源;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更易于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这一切促成了德国在19世纪最后30年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仅次于美国,也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产阶级化的容克地主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德国被称为“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20世纪上半期,德国相继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都以失败告终,损失惨重。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对德国的冲击尤其严重。二战后德国分裂为东部的民主德国和西部的联邦德国。联邦德国推行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主义,社会形势比较稳定;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搞建设;美国对联邦德国采取扶持政策,保留其雄厚的工业基础,通过马歇尔计划提供大量经济援助;政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在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的前提下,强调经济按市场规律运转,注意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联邦德国人民普遍具有较高的劳动素质,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勤劳动,才促成了经济的起飞,创造了经济奇迹。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经济进入繁荣时期,60年代
初超过英法,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1967年,联邦德国倡导成立了欧共体。欧共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70年代以来,欧共体在很多经济领域已经敢上或超过美国,不愿再受美国的控制,开始积极为提高自己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而努力。自80年代后期起,民主德国却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困境,政治局势发生激烈动荡,政权更迭之后,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国再次完成统一。
五、本专题你应该做过的测试
(一)客观题
1.(2004·上海)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德意志帝国与其是建立在铁和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这句话强调了( )
A.容克地主开展煤铁等矿产资源 B.工业化是德国统一的物质基础
C.从法国夺取了阿尔萨斯和洛林 D.普鲁士凭借王朝战争实现统一
2.(2005·上海)爱因斯坦是历史上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在1905年发表的5五篇论文涉及到了分子动理论、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日后诸多技术奠定了基础。关于爱因斯坦孜孜不倦地探索科学的动机,以下组合最为可能的是( )
(1)财富(2)名声(3)好奇心(4)科学的美(5)研制原子弹(6)创造神话
A.(1)(2) B.(3)(4) C.(1)(6) D.(2)(5)
3.(2005·广东)为以相对论和量子论为基础的现代物理学开辟道路的物理成就是( )
A.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B.X射线和放射性的发现
C.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D.激光器的诞生
4.(2006·全国)马克思主义是在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诞生的。这些成果中有( )
(1)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2)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 (3)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4)达尔文的进化论
A.(1)(2)(3) B.(1)(2)(4) C.(1)(3)(4) D.(2)(3)(4)
5.(2007·四川)下列有关德国影响欧洲局势的表述,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
A.“一战”中德国的盟国包括奥匈帝国,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
B.德国在希特勒成为元首后退出国际联盟
C.通过慕尼黑协定德国割占了捷克斯洛伐克
D.莫斯科战役后德军在欧洲战场已无力全面进攻
6.(2007·山东)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7.(2007·海南)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共和制度的确立 B.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
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D.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
8.(2007·海南)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沦的提出是物理学的一场变革。它( )
A.否定了经典力学体系
B.打破了绝对时空观
C.彻底解决了19世纪以来物理学面临的危机
D.标志着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开始进入微观粒子世界
9.(2007·广东)1689年《权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 )
A.确立责任内阁制 B.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基础
C.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 D.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
10.(2007·广东)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下列哪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经验有密切关系( )
A.美英法 B.英法俄 C.美法德 D.英法德
11.(2007·广东)20世纪初,物理学本身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选项中推动这一变化的是( )
A.电的发明和利用 B.量子论的提出和发展
C.经典力学的发展 D.原子能在军事上的应用
12.(2007年·北京)1940年纳粹德国在奥斯维辛建立了集监禁、劳役和屠杀为一体的集中营群。现在该遗址已被辟为纪念馆,目的是向人们警示( )
①极端民族主义泛滥的后果
②麦卡锡主义造成的后果
③犹太人和波兰人被无辜屠杀的灾难
④恐怖主义造成的惨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2008·广东)19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伽利略
14.(2008·江苏)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15.(2008·上海)某份晚清画报刊登一则人物图像,称他是再造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大豪杰”,此人是( )
A.俾斯麦 B.威廉一世 C.兴登堡 D.威廉二世
(二)主观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意志帝国宪法》第十五条:“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第十八条:“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第十二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会议和帝国会议,以及使议会延期结束。”
材料二 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际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吏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对君主权力的规定有什么特点?
(2)结合《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说明材料二中的“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
(3)综合以上材料评价《德意志帝国宪法》。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汤姆逊曾说过:“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也许是最伟大的成就。它不是发现一个孤岛,而是发现了新的科学思想的新大陆。”
材料二 20世纪初,爱因斯坦从相对论的思想出发,提出了著名的质量能量公式,为核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二战爆发后,爱因斯坦向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建议,应抢在纳粹之前研制出原子弹……但当他得知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时,感到非常痛心。他说,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和遗憾。他后悔当初从事科研,“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它为什么成为“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2)建言罗斯福研制核武器的是爱因斯坦,后悔当初这个举动的也是爱因斯坦。他前后的言行是否互相矛盾?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客观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B A A D B B B D B B C A A
(二)主观题
16.(1)君主拥有巨大的权力,包括任免首相和其他官吏,创制法律,甚至召开和解散议会;君主的权力高于议会。
(2)联邦议会议长由首相担任,只对皇帝负责,代表不经选举,由各邦君主和自由市任命的代表组成,未经联邦议会同意任何法律无效;帝国国会实际上是下议院,不拥有任何行政监督权,虽然行使立法权,但是任何法案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批准才能生效。德意志议会制是一种不完善的资产阶级性质的代议制。
(3)积极作用:德意志帝国宪法用法律形式确立了德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国家建立起来,此后德国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为19世纪末德国跻身世界强国行列奠定了基础。
局限性:宪法保留了君主制,并且赋予君主高于议会的巨大权力,使德国的代议制不够完善和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军国主义甚嚣尘上,为后来德国成为有史以来仅有的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埋下了伏笔。
17.(1)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时间、空间、运动、质量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可以互相转化。
原因:相对论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19世纪末出现的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物理学世界,极大地扩展了物理学的思维,为人们辩证地看待世界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2)不矛盾。因为爱因斯坦只是主张用核武器作为防止法西斯战争的手段,但要把核武器作为大规模杀人武器,他又是坚决反对的。当他看到核武器给人类带来这么大的危害时,故而后悔当初的举动。
法国历史面面观
德国历史面面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