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赵匡胤作为唐末五代十国混战局面的终结者和宋朝的开拓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不仅对改变五代以来奢靡风气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而且深为后世史学家所津津乐道。思考:北宋的政治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宋初的皇帝为什么要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新知导入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 发展和社会变化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知道北宋的建立方式、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了解北宋结束中原和南方分裂割据局面的史实。掌握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了解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及其影响,了解科举制在宋朝的发展和作用。认识到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通过对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的学习,培养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习目标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时间:建立者:都城:东京(开封)建立事件:陈桥兵变,“黄袍加身”960年赵匡胤1、宋朝的建立新知讲解“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清朝学者赵翼相关史事:陈桥兵变北 宋陈桥驿东京北 宋陈桥驿东京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局面宋朝建立时,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已出现统一趋势。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2、北宋统一中原和南方看图表,说说五代十国政权的特点。五代十国存在的时间图表结论:五代十国时期,政局动荡不止,王朝个个短命。太祖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赵匡胤当上北宋的皇帝后,却夜不能寐,这是为什么?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1)军事方面:3、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材料一:军权的集中。由皇帝直接统辖禁军,收回禁军统帅权,分割兵权;设立枢密院,使“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二者互相牵制,皇帝直接掌握了兵权;利用更戍法,使“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以此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即兵将分离局面;实行“守内虚外 ”“内外相维”政策,使全国军队屯驻两半,一半京师,一半各地,以此均衡京城驻军与外地驻军的兵力配置。 杯酒释兵权学生课本剧:“杯酒释兵权” 材料二:行政权的集中。在中央,主要是削弱和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打破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在地方,主要是派文臣担任知州,以防武人干政,并设通判与之相互牵制,从而削减地方权力。 材料三:财权和司法权的集中。主要是将各路所属州县财赋,“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以消除地方对抗中央的物质基础;同时规定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把司法权也收归了中央。 (中央)削弱宰相权力;分割宰相的军政、 财政大权;(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设置通判分知州的权利;(2)行政方面:(3)财政方面: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影响: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北宋为什么不以从军为荣?宋朝重文轻武,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材 料 研 读:重文轻武的政策二、重文轻武的政策1、重文轻武的政策目的:影响: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后果:“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北宋 汪洙《神童诗》2、宋朝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宋人科举考试图影响: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国家在实施大政方针时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原则:①政策的倾向一定不能走极端;②要综合、全盘考虑战略问题;③要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地、合理地实施各种政策,现阶段的改革开放就是成功的范例;④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现代民族国家林立、帝国主义国家亡我之心不死的时代,适度的强军政策是绝对需要的。拓展提高课堂总结1.唐朝末年,中原地区战乱不止,形成五代十国,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结束五代十国,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的是( )A.后梁 B.后周 C.南宋 D.北宋2.丞相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官职,往往担任这一要职的人,都是皇帝的肱骨之臣。宋太祖时对丞相采取的措施是( )A.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B.扩大宰相额权力 C.加大宰相军政、财政大权 D.宋朝的宰相位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DA课堂练习3.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制衡知州的权力,设置的是( )A.刺史 B.节度使 C.转运使 D.通判4.宋代开国后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普遍受到人们尊重的是( )A.文臣 B.武将 C.手工业者 D.商人DA 5、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赵普所说的“权”“钱”“兵”,指的是什么?宋太祖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权”领兵权;“钱”收税权;“兵”调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北宋建立巩固960年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板书设计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时,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当酒兴正浓的时候,宋太祖突然屏退侍从叹了一口气,给他们讲了一番自己的苦衷,说:“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内心念及你们的功德。但做皇帝也太艰难了,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宋太祖继续说:“这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 石守信等人听了知道这话中有话,连忙叩头说:“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宋太祖说:“不然,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想要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也身不由己了。” 这些将领知道已经受到猜疑,弄不好还会引来杀身之祸,一时都惊恐地哭了起来,恳请宋太祖给他们指明一条“可生之途”。 宋太祖缓缓说道:“人生在世,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聚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而已。你们不如释去兵权,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的产业。朕同你们再结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相关史事:杯酒释兵权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历史七年经济下第6课北宋的政治教学设计课题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单元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 发展和社会变化 学科 历史 年级 七年级学习 目标 知道北宋的建立方式、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了解北宋结束中原和南方分裂割据局面的史实。 掌握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了解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及其影响,了解科举制在宋朝的发展和作用。 认识到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通过对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的学习,培养 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重点 赵匡胤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难点 赵匡胤集权措施重文轻武政策的深远影响。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赵匡胤作为唐末五代十国混战局面的终结者和宋朝的开拓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不仅对改变五代以来奢靡风气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而且深为后世史学家所津津乐道。思考:北宋的政治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宋初的皇帝为什么要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 引导学生了解重要人物宋太祖。带着疑问学习。 了解赵匡胤宋太祖的生平。讲授新课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北宋的建立(1)教师设置有关宋朝建立的基本情况的相关问题 (2)教师通过PPT播放“陈桥兵变”的视频2、北宋统一中原和南方 (1)教师简略地介绍,五代十国时期,政局动荡不止,王朝个个短命(多媒体展示五代十国形势图,动态演绎宋的局部统一进程)提问学生采用了什么方法?宋朝建立时,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已出现统一的趋势。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重点)教师通过讲述赵匡胤当上北宋的皇帝后,因担心像五代十国时期一样王朝个个短命而夜不能寐,提问“太祖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一:军权的集中。由皇帝直接统辖禁军,收回禁军统帅权,分割兵权;设立枢密院,使“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二者互相牵制,皇帝直接掌握了兵权;利用更戍法,使“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以此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即兵将分离局面;实行“守内虚外 ”“内外相维”政策,使全国军队屯驻两半,一半京师,一半各地,以此均衡京城驻军与外地驻军的兵力配置。 教师通过PPT展示“杯酒释兵权”的图片(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二:行政权的集中。在中央,主要是削弱和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打破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在地方,主要是派文臣担任知州,以防武人干政,并设通判与之相互牵制,从而削减地方权力。 (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三:财权和司法权的集中。主要是将各路所属州县财赋,“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以消除地方对抗中央的物质基础;同时规定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把司法权也收归了中央。 教师提问学生“有何影响”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难点)1、重文轻武的政策 ( 多媒体展示以下材料)材料研读: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北宋为什么不以从军为荣?教师通过PPT播放“重文轻武的政策”的视频,并设置相关问题 宋朝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教师通过图片和北宋 汪洙的《神童诗》“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导入本子目知识并设置相关问题让学生自主作答3、拓展提高:国家在实施大政方针时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 学生齐读目标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北宋的建立(1)学生阅读课文,并自主完成2、北宋统一中原和南方 学生阅读教科书,明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重点)(1)学生回答“加强中央集权”学生依据课本知识和材料概况得出:军事方面--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学生依据ppt后的链接史事表演课本剧:杯酒释兵权学生依据课本知识和材料概况得出:行政方面--(中央)削弱宰相权力;分割宰相的军政、 财政大权;(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设置通判分知州的权利; 学生依据课本知识和材料概况得出:财政方面--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5)学生依据课本知识得出: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并通过对中央集权的影响问题的设置引导梳理重点,引入难点。二、?重文轻武的政策(难点)1、重文轻武的政策学生阅读课文,并依据课本知识回答。2、宋朝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学生阅读课文,并依据课本知识回答。3、学生分小组讨论后作答 适时链接大量的史料和视频,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感知历史,化解重难点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和历史思辨的能力。 课堂小结 板书 北宋建立巩固960年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6课北宋的政治.pptx 部编版历史七年经济下第6课北宋的政治.doc 陈桥兵变-_高清.a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