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广东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法律常识第2节《合法权益 法律保护》复习课件+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9广东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法律常识第2节《合法权益 法律保护》复习课件+导学案

资源简介

法律常识复习课
第2节
合法权益 法律保护
13.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学会自我保护。
14.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的方式和途径,强化程序思维,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考纲考点
1.在我国法律上,未成年人指年龄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对象。
2.青少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3.诉讼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4.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
易错易混知识点复习
背多分---读—解读重点
1.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专门性法律
2.为什么未成年人的成长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
3.家庭保护的基本内容:
4.学校保护的基本内容:
5.社会保护的基本内容:
6.司法保护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7.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8.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有哪些?
9.维权方式:协商、调解、仲裁、诉讼。诉讼的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父母或者
监护人
学校、老师
全社会
(包括政府、
司法部门、
企业等)
公、检、
法等国家
机关
未成年
子女
未成年
学生
未成年人
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中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
履行监护职责、抚养义务,关心、尊重和教育未成年人,四个“不得”
尊重学生受教育权和人格尊严,保障学生人身安全
政府保障受教育权,社会保障人身安全和健康,保护思想和心灵健康
(社会保护的目的: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保护名誉,尊重人格尊严,设立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办理;保护继承权、受遗赠权和抚养权; 6字方针,8字原则
保护
类型 责任人(主体) 保护对象 基本内容
家庭保护      
 
学校保护      
 
社会保护      
 
司法保护      
1、近年来,许多乡镇中小学校给学生免费提供牛奶、鸡蛋等营养膳食补助,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这是对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2、《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规定》规定:“未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让其独处,也不得交由未满十六周岁的人代为照顾。”上述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实施(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探究一:四大保护的区分
 3、《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规定:“未经监护人同意,不得擅自约见网友;不得沉迷网络与电子游戏。”上述规定强调的是(  )
 
 A.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B.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
 C.未成年人要加强自我保护 
 D.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4.广东省出台这一条例体现了(  )


4、少年王某因参与抢劫被重庆市法院判处缓刑,并对其发出禁止令。禁止他在没有监护人陪同的情况下在外过夜、进入营业性网吧等。上述材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5、我国法律最新规定,要求各级人民法院依法封存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这条规定内容体现了我国对未成年人的(  )
  A.司法保护   B.社会保护
  C.家庭保护   D.学校保护


 6、我市公安机关整治网吧,取缔“黑网吧”,净化网络环境,围剿淫秽色情网站。这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的重要内容。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总结归纳:区分四大保护的方法
①确定实施保护的主体(责任人)
②明确保护的对象和目的
探究二:(2013佛山中考)简答题(8分。)
情景材料:2012年11月16日,某地一垃圾箱内发现5名男孩(最大仅为13岁)因生火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据某死者父亲介绍,5个男孩中有4个处于辍学状态,尽管老师屡次规劝,但他们都已不想读书为由拒绝上学,还时常相约出去玩耍,有时几天都不回家,当地派出所曾多次将孩子送回家。
上述案例对初中生有何警示。
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②珍惜受教育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③自觉接受学校保护和社会保护。
④防患于未然,自觉纠正不良行为。
(每角度两分,如全部答如何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得4分)
反馈案第6题:
材料一:最高检与教育部等共同发布《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依法惩治校园暴力犯罪,起诉4604人。从重惩处校外成年人教唆、诱骗在校学生犯罪,起诉678人。对1560名受害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法律援助。
材料二:最高检选派7300名优秀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推动建立2074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会同教育部开展“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已巡讲1.6万余场。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2分)
答: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我国重视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给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社会保护。(2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最高检会同教育部开展“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有何意义?
答: ①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尚未完全发展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
②开展“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落实社会保护;有利于建设平安校园和法治社会。(4分) 。
【考点16】了解犯罪行为的特征、刑罚种类,增强对校园暴力等青少年常见违法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3)结合上述材料,说说在面对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方面,你可以做些什么?5分
答: ①我们要做到不欺凌他人:我们要提高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与人为善、平等待人,尊重他人,不做有损他人合法权益的事情,依法自律。
②当自己遭受校园欺凌和暴力时: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警惕遭遇欺凌时学会用智慧保护自己,向老师、家长求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③看到他人遭受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时:我们要与校园欺凌行为作斗争,揭发检举欺凌行为,增强正义感。
为了减少校园暴力发生,家庭和学校方面如何努力?5分
答:家庭:
①家长要履行监护职责,关心和教育未成年人,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
②关爱孩子,主动与老师沟通。
学校:
①重视学生的品德养成,加强法治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②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采取措施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考点16】了解犯罪行为的特征、刑罚种类,增强对校园暴力等青少年常见违法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 第三单元 法律常识
第2节 合法权益 法律保护 导学案
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
自 主 学 习 案
【考点】
考点13.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学会自我保护。
考点14.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强化程序思维,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一、易错易混知识点复习
1.在我国法律上,未成年人指年龄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___法》的保护对象。
2.青少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3. ___________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_____、最______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_________。
4. ___________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___________的有效手段。
二、背多分:老师解读有关知识点。
1.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专门性法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未成年人的成长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
①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__的未来。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_____的需要。
②未成年人处在人生发展过程中的__时期,__和__尚未完全发展成熟,___能力较弱,个人__容易受到侵害,因此需要法律给予___的保护。
③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都可能存在着____侵犯未成年人____的现象。
④未成年人一旦在不法分子的引诱和胁迫下,陷入______的深渊,将会给__ 、 __和__造成巨大的伤害。
3.家庭保护的基本内容: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要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___职责和___义务,要__、___和___未成年人。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和有残疾的未成年人,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或订婚等。
4.学校保护的基本内容:
①学校应当尊重学生的___权利,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教育。
②学校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_____。
③学校应当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___。
5.社会保护的基本内容:
①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未成年人___的权利。
②社会要保障未成年人的__安全和__健康。
③社会要保护未成年人的__和__健康。
6.司法保护
(1)含义:指____、___、___等国家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在__活动中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2)基本内容:
①国家机关办理涉及____的法律案件,应当照顾未成年人____特点,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__,尊重他们的__,根据需要设立__机构或者指定__办理。
②法院审理继承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__权和_____权。
③审理离婚案件,涉及未成年子女__问题的,应当听取__的意见。
④对____的未成年人,实行__、__、__的方针,坚持__为主、__为辅的原则。
7.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①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8.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有哪些?
①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②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9.维权方式:协商、调解、仲裁、诉讼。诉讼的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合 作 探 究 案
一、四大保护的判断
1.近年来,许多乡镇中小学校给学生免费提供牛奶、鸡蛋等营养膳食补助,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这是对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2.《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规定》规定:“未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让其独处,也不得交由未满十六周岁的人代为照顾。”上述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实施(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3.《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规定:“未经监护人同意,不得擅自约见网友;不得沉迷网络与电子游戏。”上述规定强调的是(  )
 A.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B.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
 C.未成年人要加强自我保护 D.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4.以上广东省出台这一条例体现了(  )
A.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B.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
 C.未成年人要加强自我保护 D.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5.少年王某因参与抢劫被重庆市法院判处缓刑,并对其发出禁止令。禁止他在没有监护人陪同的情况下在外过夜、进入营业性网吧等。上述材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6.我国法律最新规定,要求各级人民法院依法封存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这条规定内容体现了我国对未成年人的(  )
A.司法保护   B.社会保护 C.家庭保护   D.学校保护、
7.我市公安机关整治网吧,取缔“黑网吧”,净化网络环境,围剿淫秽色情网站。这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的重要内容。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总结归纳:区分四大保护的方法:①确定实施保护的主体(责任人);②明确保护的对象和目的。


二、(2013佛山中考)简答题(8分。)
情景材料:2012年11月16日,某地一垃圾箱内发现5名男孩(最大仅为13岁)因生火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据某死者父亲介绍,5个男孩中有4个处于辍学状态,尽管老师屡次规劝,但他们都已不想读书为由拒绝上学,还时常相约出去玩耍,有时几天都不回家,当地派出所曾多次将孩子送回家。
上述案例对初中生有何警示。








反 馈 案
一、单项选择题
1.(2018广东)教育部《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
政部门要重点排查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等问题;加强午间、课后等时段管理,规范学生使用手机这体现对中小学生的(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2.(2017广东)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检察机关人员在抓捕贪官赵德汉时,一直等到他的妻子带着读小学的儿子出门后,才对其采取强制措施检察机关这样做( )
A.使未成年人免受来自家庭方面的侵害 B.坚持了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C.为未成年人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D.体现了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3.(2017广东)七年级学生小李,父母离婚后随父亲生活,母亲每月支付抚养费三百元。一年后,母亲以再婚生养女儿为由,不再付抚养费小李又因父亲失去劳动能力生活陷入困境。这时小李最有效最根本的做法是( )
A.放弃抚养费 B.寻求法律帮助 C.向母亲追讨 D.寻求妇联帮助
4.(2016广东)《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实施之际,一位父亲说:“父母打骂子女是家事,法律管得着吗?对这位父亲的劝告正确的是( )
A.父母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监护权 B.父母不得侵犯未成年子女的受教育权
C.父母对子女的不良行为要有宽恕之心 D.父母的管教会影响到子女的健康成长
5.(2015广东)《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公安机关在办理监护侵害案件需要询问未成年人时,应当考虑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采取和缓的方式进行,防止造成进一步伤害。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护 B.社会保护 C.司法保护 D.学校保护
6.(2014广东)2014年4月,某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开展预防学生溺水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在池塘等溺水多发地要设立警示牌,加强防护工作,并要求全体学生写防溺水承诺书。这体现对未成年人的( )
A.社会保护 B.司法保护 C.学校保护 D.自我保护
7.(2013广东)《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规定(草案)》规定:“未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让其独处。也不得交由满十六周岁的人代为照顾”上述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实施( )
A.社会保护 B.司法保护 C.家庭保护 D.学校保护
8.(212)东)全国广大未成年人的大型公益网站---未来网,根据未成年人视觉特点和上网习惯采用游戏、卡2通、剪纸等形式进行设计,同时开设了校园吧微博、论坛等互动社区,全部免费提供给未成年人使用。采用上述内容和形式的重要意义在于( )
①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②建设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
③维护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④丰富未成年人的网络文化生活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2011广东)2011年5月,少年王某因参与抢劫被重庆市人民法院判处缓刑,并对其发出禁止令。禁止他在没有监护人陪同下在外过夜进入营业性网吧赌场等。法院的禁止令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10.(2010广东)200年1月至10月,全国各地法院加大力度审理涉及手机淫秽色情信息的犯罪案件, 从重处罚向末成年人传播淫秽物品的犯罪分子。法院的上述做法体现了对末成年人的()
A.社会保护B.司法保护C.学校保护D.家庭保护
11.(209广东)《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规定:“未经监护人同意不得擅自约见网友;不得沉迷
网络和电子游戏”上述规定的是( )
A.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B.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
C.未成年人要加强自我保护 D.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二、分析说明题(12分,其中综合评价1分。要求紧扣题意,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6.材料一:最高检与教育部等共同发布《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依法惩治校园暴力犯罪,起诉4604人。从重惩处校外成年人教唆、诱骗在校学生犯罪,起诉678人。对1560名受害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法律援助。
材料二:最高检选派7300名优秀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推动建立2074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
地。会同教育部开展“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已巡讲1.6万余场。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2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最高检会同教育部开展“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有何意义?(4分)




(3)结合上述材料,说说在面对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方面,你可以做些什么?(5分)



(4)为了减少校园暴力发生,家庭和学校方面如何努力?(5分)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案
一、1.未成年人保护 3.诉讼 权威 有效 屏障 4.非诉讼
二、1.未成年人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民族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幼弱 生理 心理 自我保护 合法权益 特殊 不同程度 合法权益 违法犯罪 自己 家庭 社会 3.监护 抚养 尊重 教育 引导 4.受教育 人格尊严 人身安全 5.受教育 人身 身体 思想 心灵
6.公安机关 人民检察院 人民法院 司法 未成年人 身心发展 名誉 人格尊严 专门 专人 继承 受遗赠 抚养 子女 违法犯罪 教育 感化 挽救 教育 惩罚
探究案
一、BACADAC
二、警示:
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②珍惜受教育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③自觉接受学校保护和社会保护。
④防患于未然,自觉纠正不良行为。
(每角度两分,如全部答如何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得4分)
反馈案
1.C 2.D 3.B 4.A 5.C 6.A 7.C 8.C 9.D 10.A 11.C
6.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我国重视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给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社会保护。(2分)
(2)①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尚未完全发展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②开展“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落实社会保护;有利于建设平安校园;有利于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建设法治社会。(4分)
(3)①我们要做到不欺凌他人:我们要提高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与人为善、平等待人,尊重他人,不做有损他人合法权益的事情,依法自律。②当自己遭受校园欺凌和暴力时: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警惕遭遇欺凌时学会用智慧保护自己,向老师、家长求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③看到他人遭受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时:我们要与校园欺凌行为作斗争,揭发检举欺凌行为,增强正义感。(5分)
(4)
家庭:
①家长要履行监护职责,关心和教育未成年人,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
②关爱孩子,主动与老师沟通。
学校:
①重视学生的品德养成,加强法治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②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采取措施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