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中华民族大家庭 教学案 (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课 中华民族大家庭 教学案 (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七课 中华民族大家庭
[教学目标]:
1.理解与识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掌握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新型民族关系;
3.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措施;
4.了解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特点。
如何理解平等尊敬重、团结协助、共同发展
[教学难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措施;
[学情分析]: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定了解,但对国家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措施了解不够。
[教学准备]:查找少数民族分布情况,所在区域风俗特点,以及歌曲《天路》,部分纸币上少数民族。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五千年来,在祖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形成了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各民族人民平等尊重、团结友爱、合作互助、共同发展,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使中华民族屹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三单元在同一片土地上第七课中华民族大家庭。
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提示:详细阅读教材平46--60,在课本中找到下列问题的答案并用铅笔划出来,圈出一些关键词,再把此问题写在课本中这些答案的对应位置。独立完成并熟记,背下重要问题。)
1、为什么说我们是中华民族大家庭?
(1)五千年来,在祖国这片广卖的土地上,形成了一个伟大的民族了---中华民族。各民族人民平等尊重、团结友爱、合作互助、共同发展,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使中华民族屹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我国是一个由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壮族和高山族等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交流融合、休戚与共,形成了统一稳固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3)我国广袤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2、新型民族关系的内容是什么?
平等尊重、团结友爱、合作互助、共同发展。
3、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壮族和高山族等有什么特色?
学生简单介绍,列举后能知道是什么民族。

4、 民族平等是我国民族政策的基石,也是我国宪法的一项重要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地位)
5、为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何意义?)(作用、重要性)
(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 这项制度既能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内部的地方性事务,又能保证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6、我国制定和实施了哪些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的方针和政策?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
(3)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4)保护和发展各民族文化.
7、党和政府 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原因及举措?
(1)原因: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的状况,是衡量少数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都把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保障民族平等、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发展的关键。
(2)举措:①新中国成立伊始,国家就提出要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此,国家专门创办了培养少数民族千部的民族院校。
②党和政府高度视培养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内了加快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步伐,我国在内地部分高校和中学举办了少数民族预科班和各类民族班,对提高少数民族的教育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8、为什么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以及怎样做?
(1)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我国许多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我国政府一直把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国家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
(2)举措:①新中国成立以前,绝大多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都很差,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十分困难。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新建了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 极大地改善了民族地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状况。
②开发优势资源,发展现代工业是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举措。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把156个大型建设项目中的40个安排在了民族地区,如内蒙古包头钢铁基地、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云南个旧锡业公司等。
③多年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族地区民生。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经过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9、为什么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以及怎样做?
(1)原因:①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尊重、保护和发展各民族的文化,是保障民族平等的重要内容。
(2)举措:①每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民族长期发展的文化结晶。在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得到广泛使用。
②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差异较大,表现在服饰、饮食、居住、婚姻、丧葬等各个方面。国家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保护各民族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
③为了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国家对各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进行搜集、整理、翻译和出版,保护少数民族的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同时鼓励少数民族传承和发展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10、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以及国家措施?并举一些古今的事例。
(1)原因(重要性):①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民族平等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②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是国家统一的重要保证,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也是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2)措施: ①新中国成立后,全国许多省市在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对口援助中西部民族地区,体现了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共谋发展的精神。
②长期以来,国家不断向民族地区选派干部和人才。这些支边干部和人才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对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历史上松赞干布和文万公主通婚,大大密切了吐蕃和唐朝的关系。这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团结的典范。
11、中学生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应怎样做?
(1)宣传和拥护党的民族政策。
(2)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
(3)心系各族伙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
(4)要敢于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
三、【合作探究质疑】
1、我国设立了内蒙古、宁夏、新疆、西藏、广西五个民族自治区。九年级(3)班的同学开展了以维护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现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怎样的民族制度和民族政策?这一政治制度的地位是怎样的?
2、 位于中国南疆的广西,历史上因为居江湖之远和少数民族聚集,曾长期被称作南蛮之地。壮族旧称‘僮族”,“僮”是多音字,其中一种字义指封建时代被使役的未成年“书僮”。一九五六年,周恩来提议并经国务院批准,将“僮”改作“壮”。一字之易,意蕴全新,表达了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希望壮族成为强壮、健壮民族的殷切期望。
(2)周恩来总理“一字之改”的佳话体现了怎样的原则?
(3)、 以不朽的旋律唱响民族团结之歌,以前进的精神吹响民族进步号角。为了共同促进各民族群众安居乐业、团结和睦、亲如一家的良好氛围,该班班委制作了以下表格,请你完成相关内容
不朽旋律 进步号角
体现民族团结进步的歌曲

体现中华民族团结和睦、亲如一家的故事名称
历史上:②
当代:③
民族地区发展取得的成就

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战略
(4)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战略?实施这一.战略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民族平等。
(3)示例:①《民族团结一家亲》《天路》等。②文成公主人藏昭君出塞等。③孔繁森在西藏的事迹等。④青藏铁路的修建等。( 各答出一条即可)
(4)西部大开发战略。意义:有利于巩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有利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四、【巩固提升】
五、【当堂测试】
1、2018年5月,江苏省在全省中小学启动新一轮援疆、援藏教师遴选工作。选派优秀教师对民族地区进行教育帮扶体现了( )
A.我国实行民族区城自治制度 B.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各个民族不论大小律平等 D.我国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2、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团结互助的民族。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说法有( )[来源:Zxxk.Com]
①新中国的建立过程是各个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果
②历史上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通婚
③全国许多省市在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对口援助中西部民族地区
④国家不断向民族地区选派干部和人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世界这么大,只有广西在放假”,这条网上热议的帖子引起大家对广西的关注。回答4-5题[来源:Zxxk.Com]
4、2014年,“壮族三月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西将“壮族三月三” 确定为假期,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这些做法( )
①提高了壮族在其他民族中的地位 ②体现了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
③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协调发展 ④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①各民族亲如家 ②各民族风情一致 ③各民族相互影响 ④民族团结的珍贵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4.国家支持欠发达民族地区发展所采取的措施有( )
①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②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③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④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5.“同心掬得满庭芳。”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青少年要( )
①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②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③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④关心和帮助少数民族同学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17湖南怀化中考)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一家”,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出“一家”的有( )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②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③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 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教学反思:
补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 告?中讲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和睦相处、团结温暖的大家庭. 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继续加强对民族地区、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支持.组织好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基更加坚实、纽带更加牢固.
(1) 你认为怎样才能“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基更加坚实”?
答:①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③积极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④ 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2)为了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基更加坚实,说说你将怎样做.
答:青少年要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义务,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 努力学习, 将来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宣传国家的民族政策, 并坚决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