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第一框 国家财政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财政的含义、国家预算和决算、财政的巨大作用;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含义、形式和关系。(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体会怎样以基本事实为基础进行综合提炼,得出结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析、综合、归纳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正确观察、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以及调查研究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辩证地、全面地、联系地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联系当前国家继续扩大内需和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情况,说明财政的巨大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财政作用教学,教育学生明确:财政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同时也表明,我国财政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有利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财政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二)教学难点国家财政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财政赤字的理解。三、 教学过程【导入】播放昆明轨道交通图片【师】地铁的建设,完善了昆明交通网络,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地铁的造价确是一笔十分巨大的开销,地铁平均造价是6~9亿元/公里,是由谁来投资建设呢? 【生】政府【师】,因为地铁建设等公共基础设施行业,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高,利润回报低,所以个人不能活不愿投资这些项目,因此就需要国家来投资修建。过渡:国家是用财政来投资修建这些重大工程项目的,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财政及其主要来源税收,请同学们们把课本翻到64页。【授新】国家财政一、财政及其作用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财政的含义。(一)财政的含义P65国家的收入与支出就是财政,财政收入与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 目的:国家履行对内对外职能财政是通过预算和结算来实现的。(二)财政的实现P651.财政预算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一般包括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2.财政决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国家的预算要由全国人大批准才具有法律效力,国家的决算要向全国人大汇报以接受审查监督)过渡: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环节一:角色扮演今天大家就来当一次财政部长,你会把钱用到何处?要达到什么目的和作用?(重点:体会财政起什么作用?)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作补充和提示,如果百姓老百姓向你们反映看病难,住房难,出行难,物价过高等问题。(图片)根据学生的回答写板书和及时点评同学们的回答,关注了民生,着力生活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所以你们的回答一定会得到人民的五星好评的。好的,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归纳一下财政的作用。解决了(二)财政的作用P65(1)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收入分配公平、民生问题(教育、医疗、社会保障)(2)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基础设施行业和落后地区(老少边穷))个人不愿或无力投资(3)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国家财政部部长刘昆指出:2018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过渡:我们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庭收入,同样我们的国家也有财政收入。二、财政收入与支出(一)财政收入1、财政收入的含义P67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 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2、财政收入的来源(图)P67财政的收入来源税收、利率、债务和收费,我们可以归纳为税利债费,通过图我们可以看出税收所占的比重最大,所以我们才说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在财政收入中占主体地位,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最普遍的财政收入形式。思考:1.财政收入增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有市民说,政府的收入越多越好。你怎样看待这种观点?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1)基础性因素:经济发展水平(2)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蛋糕要切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为什么财政收入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在社会财富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的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果国财政集中的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所以国家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利于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思考:除了交通建设,政府筹集的资金还用到了哪里呢?(二)财政支出1.含义我们的家庭有各类消费支出,而国家也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这就是财政支出。比如,刚才大家当财政部长时想要解决的医疗、教育、养老等问题,都需要财政的支出。2.分类分类:按财政支出的用途,分为经济建设支出(支持农业发展),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提高教师工资),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军费支出),社会保障支出(低保),债务支出(偿还到期国债)3.财政收支关系【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