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时政专题复习:切实改善民生,实现公平正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9年中考时政专题复习:切实改善民生,实现公平正义

资源简介


2019年中考时政专题复习:切实改善民生 实现公平正义

【热点材料】
材料一人民日报2019年2月20日 新春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六个“一号文件”,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形势越是复杂,做好“三农”工作越具有特殊重要性。就当前看,农业仍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只有稳住“三农”这个基本盘,才能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为做好全局工作增添底气。确保顺利完成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是党中央对全体人民特别是亿万农民的庄严承诺,直接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关系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我们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材料二 2019年2月1日上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农历春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专程走进北京市东城区草厂四条胡同,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一条胡同300多米,总书记从北到南,一路走来,一路欢声笑语,一句句深情祝福,让胡同里的年味格外浓郁、格外祥和。“在这里,我给大家拜年,并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祝福,祝各族人民不断过上更好生活,祝国家日益繁荣昌盛,祝人民家和业兴、新春愉快!”这些年,从塞外边陲到革命老区,从城市社区到民族村寨,每逢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都要迎风踏雪到各地走村串户、访贫问苦,在寒冬里为基层劳动者们带去最诚挚问候,为全国各族人民送上新春祝福。
材料三 新华社呼和浩特2月2日电 2019年2月1日至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自治区主席布小林陪同下,在乌兰察布市考察,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破解民生难题。隆冬时节,李克强来到三岔口乡十二洲村的贫困户家中,送上年货和祝福。他与群众围坐在炕上拉起家常。乡亲们请总理尝尝刚烤的本地土豆,李克强称赞品种不错。他叮嘱随行部门负责人说,土豆主粮化很有前途,要结合我国“镰刀弯”地区调减玉米面积,研究支持农民扩大品质好、有优势的土豆种植,发展成为大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听到回家过年的幼师大专生反映因考证加大就业难度,李克强说,现在幼师缺乏,对受过正规专业训练的幼师毕业生,相关部门要研究减少不合理资格要求,为他们就业创造更好条件。在卧龙山北侧棚户区,居民们向李克强表达了“出棚入楼”的强烈愿望。李克强说,居住是民生刚需,要急群众所急,政府、居民各方共同努力,加快棚户区改造,让更多住房困难群众早日住上温暖舒适安全的新居。他叮嘱当地负责人要全面排查棚户区居民参加医保、享受低保情况,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材料四 新华社合肥1月4日电 从安徽省政府获悉,近日安徽省出台了《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实施意见》,给予仿制药研发生产项目专项支持、医保倾斜、税收减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对完成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每个品种给予一次性奖补100万元,单个企业最高可达300万元。从2019年河北省两会上获悉,河北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雄安新区全面实施建设项目“一会三函”审批制度。“一会”指召开会议集体审议决策,“三函”指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函、设计方案审查意见函、施工意见登记函。这意味着,具体建设项目开工前由数十个审批事项优化为“一会三函”4个环节,这将明显缩短雄安新区建设项目的审批时间。
【知识链接】
1、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之一。我国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4、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5、党和政府致力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更平衡的小康社会。
7、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命题预测】
1.我国存在哪些民生问题?
【答案】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住房难;就业形势严峻;物价上涨过快;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过大;食品质量缺乏保障;社会保障不健全;养老难等。
2.政府解决民生问题体现了教材上的哪些观点?
【答案】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④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⑤党和政府致力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3.政府为什么高度关注民生,切实改善民生?
【答案】①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②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③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④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⑤有利于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⑥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优越性。⑦有利于增强政府的威望,强化党的执政地位等。
4.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为什么?
【答案】根本途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因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5.要改善民生,国家应采取哪些有力措施?
【答案】(1)政治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保证公民平等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由和权利;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健全法制。
(2)经济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文化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4)生态方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5)社会方面:关注民生,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医疗、住房、教育等事关百姓生活质量的问题。
6.为解决民生问题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答案】(1)增加教育投入,特别是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
(2)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加大对低收入群众的帮扶救助力度。
(3)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廉租房及经济适用房建设与管理,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4)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财政补助标准。
(5)改善农民工就业服务,对农民工、下岗工人进行免费技能培训,鼓励和扶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6)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等。
7.列举近年来我国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
【答案】(1)分配: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如:调节个税起征点,扩大初次分配的比例。
(2)医疗: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制度。
(3)养老: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4)教育:在全国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书本费和杂费,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
(5)就业: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实施下岗工人再就业工程。
(6)住房:建立廉租房制度和经济适用房制度。
(7)物价:采取措施限制房价、药价、菜价等。
(8)农村:重视“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
(9)建立和完善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
【针对训练】
1、2018年8月27日,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敢触动利益,敢啃“硬骨头”,持续加大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力度,努力在降低虚高药价、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基本医保和分级诊疗制度、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这说明了 ( )
A.我国坚持以民生为中心,努力构建健康中国
B.我国医改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全民免费医保
C.我国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我国不断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2、2018年7月10日,国务院副总理韩正表示,要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着力解决医疗保障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聚焦基本医疗需求,满足人民群众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上述举措 ( )
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②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③有利于缓解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④能够彻底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这个暑期档叫好又叫座的惊喜之作《我不是药神》引发全民热议,影片背后戳中成千上万中国人的痛处的社会议题。2018年8月17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2018年抗癌药医保准入专项谈判药品范围的通告。这 ( )
①表明国家重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②有利于减轻患者的高额医疗负担,杜绝医闹事件的发生
③有利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④体现了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3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下,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推动毕节试验区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一个生动典型。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
①脱贫攻坚的主要目标是帮助贫困地区的人们实现小康,人民群众平均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②脱贫攻坚有助于缓解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③要彻底解决我国贫困问题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④实施农村扶贫开发,同步富裕便指日可待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5、2018年10月22日下午,习近平来到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区高新技术片区,考察了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首次赴地方考察就选择了广东。他当时表示,之所以到广东来,就是要到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地方,现场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是因为 ( )
A.改革开放是我国的立国之本B.改革开放是我国的根本原则
C.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D.改革开放是我国的根本任务
6、2018年9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介绍《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有关情况。余欣荣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党和政府重视乡村振兴问题是因为 ( )
A.乡村振兴问题已成为当前工作的中心 B.同步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C.乡村振兴是解决我国当前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D.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以下几个亮点:
亮点一 自由迁徙:户籍改革将“破冰”——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
亮点二 全程监督:扎紧食品药品安全“篱笆”——要改革和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综合协调联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的全程监管。
亮点三 惠及全民:收入分配改革打响攻坚战——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政策,确保制度建设到位、政策落实到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这些亮点折射出党和政府怎样的执政理念?


8、材料一:广东省针对幸福村居的调查显示,受访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次为:改善村居环境(占59.7%),完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占51.2%),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占37.8%)等。
材料二:针对幸福村居的调查显示,受访农民认为幸福村居应涵盖的内容包括:居住环境舒适(占50.9%),村容村貌整洁、美观(占50.8%),少有所学、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占37.2%),水电气等生活设施齐全(占23.7%)。
(1)材料一说明什么问题?


(2)广东为什么要大力建设幸福村居呢?


(3)根据材料二,请你谈谈农村中学生如何参与幸福村居建设。
【参考答案】
1.D2.A3.C4.A5.C6.D
7.①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②党和政府致力于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③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④坚持改革开放,完善收入分配制度。⑤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8.(1)说明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发展不平衡,无法完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大力建设幸福村居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加快广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从共同富裕、社会和谐、执政为民、“三个代表”、幸福广东、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回答)
(3)答案提示:从珍惜受教育的权利、爱护环境、孝敬老人、友爱乡邻、艰苦奋斗等方面展开。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