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二单元第8课-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微课视频+课件+测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必修2第二单元第8课-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微课视频+课件+测试题)

资源简介

1.垄断组织适应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需要,有关其积极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
A.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 B.有利于改善管理水平
C.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D.有利于缓解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
2.右下图漫画名为《被垄断组织操控的美国参议院》,是美国画家约瑟夫·克普勒的作品。某班学生对此漫画的解读发生了争议,以下解读错误的是( )
A.此图可被誉为“蒸汽时代”的政治生活
B.此图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此图描绘了垄断组织控制国家政治生活的场景
D.此图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上层建筑
3.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
A.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的发展
B.电力工业的发展尤为突出
C.重化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D.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4.《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多数的情况下,要完成大批订货,就需要有备用的贷款以购买原料和支付工资……这时,银行通过由大批储户和投资者资产汇集而成的资本,满足了社会金融的需求。”这表明( )
①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规模正在扩大
②银行贷款是当时工厂扩大生产的惟一途径
③金融资本对当时的经济生活具有决定作用
④垄断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2018·河北承德期末)据记载,1910年德国5 000人以上城镇的人口数目从1871年的970多万人增加到近3 170万人,增幅达225%以上,而同期德国总人口的增长仅为58%。这说明德国(  )
A.人口增长给经济发展带来压力
B.城市化发展已基本完成
C.社会劳动力过剩形势日益严峻
D.工业化促进了人口流动
6.1904年,德国六个大的化学公司成立了两个大卡特尔。它们集中管理,维持价格,以较少的企业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推动因素是(  )
A.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德国统一的完成 D.国家干预经济的实行
7.(2018·山东临沂期中)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但是在法案通过后的10年里,工业垄断组织从24家增加到157家,资金总额增加了近7倍。这表明当时的美国(  )
A.放弃了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B.国会力图维护美国的中小企业制度
C.反垄断法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D.垄断组织适应了大工业发展的需要
8.1911年,伦敦居民约翰可以打电话订购世界上的任何产品,也可以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这一现象的最终形成在根本上得益于(  )
A.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C.经济全球化
D.交通和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
9.下图是中国、美国、德国的制造业产量分别占世界制造业总产量的份额。其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主要得益于(  )
A.世界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
B.最早进行殖民扩张掠夺
C.充分利用科技革命成果
D.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10.(2017·成都高一检测)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发展是(  )
A.雇佣关系出现 B.手工工场出现
C.自由资本主义产生 D.垄断组织形成
11.19世纪后半期,股份公司大规模发展,广泛流行于资本主义世界各国。股份公司的分布范围从金融、交通和公共事业等基础设施向钢铁、机器制造和商业扩散,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这一“发展”客观上反映了(  )
A.新兴工业扩大规模的要求
B.科研与生产的直接结合
C.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D.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的要求
12.(2018·河南平顶山高一下学期期中)据学者估计,在1750~1800年间,“已开发世界”(欧美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三世界”国家大致相当;但到1880年代,“已开发世界”国家的人均收入大约是后者的两倍,1913年,更达到三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
C.欧美资本主义的确立 D.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13.读下图,导致图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
A.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完善 B.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
C.科技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D.运输和通讯手段革新
14.“即使在最幸运的情形下,征服外国领土的行动都是充满危险、代价高昂的。”19世纪西方对世界的征服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从根本上看其成功得益于(  )
A.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确立
B.工业化带来的实力增长和技术进步
C.其他国家的落后与腐朽
D.交通的发展和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
15.下图所示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制造业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B.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德工业经济迅速发展
C.欧美国家开始从“蒸汽时代”迈入电气时代
D.美、德两国成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
16.(2018·安阳高一检测)下列两幅图片最能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工厂制度的形成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垄断组织的形成 D.殖民体系的形成
17.下表是美国钢铁业统计情况表
年份
1870
1900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工人总数(人)
78 000
27 200
产量(吨)
3 200 000
29 500 000
投资额(美元)
121 000 000
590 000 000
下列选项中对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  )
A.重工业发展速度迟滞
B.企业的生存环境有所好转
C.私人垄断时代的到来
D.工厂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
18.下表是全球能源结构变化表,造成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项目   
1928
1950
1990

75%
50%
30%
水力
8%
17%
14%
石油、天然气
17%
30%
50%
A.“电气时代”电力资源取代了煤炭资源
B.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
C.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新能源的运用
D.蒸汽机得到广泛运用
19.(2018·淮南一模)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创立的生产流水线大大降低了汽车生产成本和售价,小轿车第一次成为人民大众的交通工具,福特公司的市场份额也迅速上升,在美国汽车行业占据了绝对优势。这种状况客观上(  )
A.顺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趋势
B.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
C.契合了利益最大化的趋势
D.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20.(2017·天津红桥二模)恩格斯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材料中所指的“它”出现在(  )
A.新航路开辟中 B.第一次工业革命中
C.殖民扩张过程中 D.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化学工业的卡特尔化是按照以下途径进行的:管理的集中,以保证少数上层领导人大权独揽来维持规定的价格标准;消除竞争,以杜绝外国竞争的保护关税来保证在市场上的稳固地位;以较少数企业、但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法,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 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1870~1913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工业生产增长了4.6倍,同期英国增长1.3倍,法国增长1.9倍。1913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6%,英国为14%;这一年,德国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而英国为15%。
——王珏《世界经济通史》(中卷)等
(1)材料一中的“卡特尔”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组织形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兴工业部门。
(2)依据材料二,归纳1870~1913年德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1.垄断组织适应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需要,有关其积极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
A.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 B.有利于改善管理水平
C.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D.有利于缓解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
解析:D。本题就垄断组织的积极作用命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垄断组织的发展加剧资本家与工人之间贫富悬殊,不利于缓和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
2.右下图漫画名为《被垄断组织操控的美国参议院》,是美国画家约瑟夫·克普勒的作品。某班学生对此漫画的解读发生了争议,以下解读错误的是( )
A.此图可被誉为“蒸汽时代”的政治生活
B.此图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此图描绘了垄断组织控制国家政治生活的场景
D.此图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上层建筑
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及分析能力。漫画的中心是被垄断组织操控的参议院,说明垄断组织渗入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生活。而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故A项不正确。
3.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
A.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的发展
B.电力工业的发展尤为突出
C.重化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D.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了工业生产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4.《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多数的情况下,要完成大批订货,就需要有备用的贷款以购买原料和支付工资……这时,银行通过由大批储户和投资者资产汇集而成的资本,满足了社会金融的需求。”这表明( )
①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规模正在扩大
②银行贷款是当时工厂扩大生产的惟一途径
③金融资本对当时的经济生活具有决定作用
④垄断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②银行贷款是当时工厂扩大生产的惟一途径,无论从史实还是从常识都不可能,此时企业的膨胀促使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的结合,使资金与产业紧密联合,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效率。
5.(2018·河北承德期末)据记载,1910年德国5 000人以上城镇的人口数目从1871年的970多万人增加到近3 170万人,增幅达225%以上,而同期德国总人口的增长仅为58%。这说明德国(  )
A.人口增长给经济发展带来压力
B.城市化发展已基本完成
C.社会劳动力过剩形势日益严峻
D.工业化促进了人口流动
解析:D。1910年德国5 000人以上城镇人口增幅远远大于总人口的增幅说明人口从乡村大量迁向城市,1910年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所以工业化促进了人口流动,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均无
体现。
6.1904年,德国六个大的化学公司成立了两个大卡特尔。它们集中管理,维持价格,以较少的企业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推动因素是(  )
A.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德国统一的完成 D.国家干预经济的实行
解析:。B“卡特尔”是垄断组织的一种表现形式,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A项错误;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产生后又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故B项正确;德国统一的完成是在1871年,德国统一有利于德国经济的发展,但不是垄断组织产生的直接原因,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是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之后,故D项错误。
7.(2018·山东临沂期中)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但是在法案通过后的10年里,工业垄断组织从24家增加到157家,资金总额增加了近7倍。这表明当时的美国(  )
A.放弃了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B.国会力图维护美国的中小企业制度
C.反垄断法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D.垄断组织适应了大工业发展的需要
解析:D。美国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时代,是在20世纪30年代,故A项错误;材料的重心是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后,工业垄断组织、资金总额的增加,而不是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的目的,故B项错误;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故C项错误;垄断组织虽受到法律的制约,但它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适应了大工业发展的需要,所以垄断组织不减反增,故D项正确。
8.1911年,伦敦居民约翰可以打电话订购世界上的任何产品,也可以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这一现象的最终形成在根本上得益于(  )
A.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C.经济全球化
D.交通和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
解析:A。结合所学可知:约翰能够完成题干中所述行为的原因主要是世界市场的形成,而促使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9.下图是中国、美国、德国的制造业产量分别占世界制造业总产量的份额。其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主要得益于(  )
A.世界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
B.最早进行殖民扩张掠夺
C.充分利用科技革命成果
D.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C。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很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在这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和美国充分利用科技革命成果,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10.(2017·成都高一检测)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发展是(  )
A.雇佣关系出现 B.手工工场出现
C.自由资本主义产生 D.垄断组织形成
解析:D。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资产阶级着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调整生产组织形式,垄断组织形成。故D项符合题意。
11.19世纪后半期,股份公司大规模发展,广泛流行于资本主义世界各国。股份公司的分布范围从金融、交通和公共事业等基础设施向钢铁、机器制造和商业扩散,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这一“发展”客观上反映了(  )
A.新兴工业扩大规模的要求
B.科研与生产的直接结合
C.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D.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的要求
解析:A。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资本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于是出现材料中的现象。
12.(2018·河南平顶山高一下学期期中)据学者估计,在1750~1800年间,“已开发世界”(欧美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三世界”国家大致相当;但到1880年代,“已开发世界”国家的人均收入大约是后者的两倍,1913年,更达到三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
C.欧美资本主义的确立 D.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解析:D。1880年代后欧美国家相继进行并完成两次工业革命,大大推动生产发展实现工业化,因而是造成材料欧美国家与第三世界收入差距大的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
13.读下图,导致图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
A.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完善 B.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
C.科技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D.运输和通讯手段革新
解析:C。题目提供的材料表明,世界工业生产在迅速地增长。工业生产的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是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科学和技术的密切结合。
14.“即使在最幸运的情形下,征服外国领土的行动都是充满危险、代价高昂的。”19世纪西方对世界的征服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从根本上看其成功得益于(  )
A.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确立
B.工业化带来的实力增长和技术进步
C.其他国家的落后与腐朽
D.交通的发展和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
解析:B。工业革命的开展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增强了西方国家的实力,也为列强的进一步对外扩张提供了条件。因此,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15.下图所示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制造业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B.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德工业经济迅速发展
C.欧美国家开始从“蒸汽时代”迈入电气时代
D.美、德两国成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
解析:B。美、德在1860年和1900年占世界制造业的比例都有很大的提高,促进了两国经济的发展,这是两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故B项正确。
16.(2018·安阳高一检测)下列两幅图片最能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工厂制度的形成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垄断组织的形成 D.殖民体系的形成
解析:C。工厂制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主要是指采用机器大生产,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世界市场的形成在此时的表现主要为对外殖民扩张与掠夺,故B错误;根据图片反映的信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和“兼并和组合”可知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垄断组织的出现,故C正确;殖民体系体现的是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与题意不符,故D错误。
17.下表是美国钢铁业统计情况表
年份
1870
1900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工人总数(人)
78 000
27 200
产量(吨)
3 200 000
29 500 000
投资额(美元)
121 000 000
590 000 000
下列选项中对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  )
A.重工业发展速度迟滞
B.企业的生存环境有所好转
C.私人垄断时代的到来
D.工厂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
解析:C。1870年是本题的题眼,因为1870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私人垄断时代到来。
18.下表是全球能源结构变化表,造成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项目   
1928
1950
1990

75%
50%
30%
水力
8%
17%
14%
石油、天然气
17%
30%
50%
A.“电气时代”电力资源取代了煤炭资源
B.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
C.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新能源的运用
D.蒸汽机得到广泛运用
解析:B。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与材料中“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相符,故B项正确。
19.(2018·淮南一模)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创立的生产流水线大大降低了汽车生产成本和售价,小轿车第一次成为人民大众的交通工具,福特公司的市场份额也迅速上升,在美国汽车行业占据了绝对优势。这种状况客观上(  )
A.顺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趋势
B.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
C.契合了利益最大化的趋势
D.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解析:A。 据材料可知,美国福特公司采用生产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使产品的生产过程较好地符合连续性、平行性、比例性以及均衡性的要求,它的生产效率高,能及时地提供市场大量需求的产品,这很显然客观上顺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趋势,故A项正确。
20.(2017·天津红桥二模)恩格斯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材料中所指的“它”出现在(  )
A.新航路开辟中 B.第一次工业革命中
C.殖民扩张过程中 D.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解析:D。据材料“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可知“联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出现的垄断组织,故D项正确。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化学工业的卡特尔化是按照以下途径进行的:管理的集中,以保证少数上层领导人大权独揽来维持规定的价格标准;消除竞争,以杜绝外国竞争的保护关税来保证在市场上的稳固地位;以较少数企业、但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法,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 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1870~1913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工业生产增长了4.6倍,同期英国增长1.3倍,法国增长1.9倍。1913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6%,英国为14%;这一年,德国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而英国为15%。
——王珏《世界经济通史》(中卷)等
(1)材料一中的“卡特尔”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组织形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兴工业部门。
(2)依据材料二,归纳1870~1913年德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中“管理的集中……维持规定的价格标准;消除竞争……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得出“卡特尔”是垄断组织的一种形式。第(2)问,第一小问,由于国家统一和新技术的运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经济飞速发展,增速超过英法老牌国家;第二小问,结合材料“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和所学回答即可。
答案:(1)垄断组织。化学工业、电力工业、汽车工业。
(2)特点:经济飞速发展,增速超过了英、法老牌殖民国家;1913年,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超过英国。原因:德国统一,促进了经济发展;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德国殖民地少,所占世界市场的份额相对较小。

课件10张PPT。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煤产量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生铁产量1、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生产力有何影响?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产生了以纺织工业、机器制造业、铁路运输业和煤炭工业等为主的工业群。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方面带动了一个新工业群的出现,如电力工业、电器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另一方面 也使旧的工业部门由于生产技术的改造而得到飞跃发展,钢铁工业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这不仅是一个量的增长,而且是质的突变。因为重工业的发展使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它们开始由轻工业为主导转化为重工业为主导,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并为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世界史》 2.生产结构:工厂规模扩大,轻重工业比例变化,重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生产结构有何影响? “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说自然而然地走到垄断。因为几十个大型企业彼此之间容易达成协定;另一方面,正是企业的规模巨大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产生了垄断的趋势。”
——列宁3、生产关系(生产组织形式):垄断组织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生产关系有何影响?垄断组织,一般是指资本主义大企业间为了独占生产和市场,以攫取高额利润而联合组成的垄断经济同盟,是一种新的经济联合体。垄断组织出现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什么是垄断组织?垄断组织的实质是什么?国际垄断集团瓜分世界领土,加紧侵略扩张步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垄断资本控制着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使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 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城市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到1939年,10万人以上规模的城市英国有57个,德国有56个,苏联有81个,法国有17个。在大城市的数目不断增长的同时,城市内部的人口也剧烈增长。到1946年,各国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的百分比,英国和荷兰为70%,法国为33%。美国经历了比欧洲更迅猛的城市化过程,从1800年到1890年,美国人口增加了11倍,而城市人口增加了81倍。更突出的是大都市的兴起,到1900年,美国有6个城市的人口超过50万,其中3个更是达到100万以上,其中纽约达350万。 4.推动城市化进程材料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5.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 一位英国经济学家描写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形势时写道:“今天的伦敦在芝加哥有它的粮食,在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有它的森林,它的养羊场在澳大利亚,它的金矿和银矿在加利福尼亚和秘鲁,它喝从中国运来的茶叶,从东印度公司种植场弄来的咖啡。” 6.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2.生产结构:工厂规模扩大,轻重工业比例变化,重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3、生产关系(生产组织形式):垄断组织形成
4.推动城市化进程
5.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
6.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