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 复习(微课+课件+知识点总结)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 复习(微课+课件+知识点总结)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道德与法治》八下复习微课
公民的基本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监督权
政治自由
人身自由权
人格尊严权
住宅权
通信权
财产权
劳动权
物质帮助权
受教育权
文化权利




公民的基本义务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国家利益
依法服兵役
依法纳税




相统一
有界限
守程序
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公民的基本权利之政治权利和自由
内容 地位/意义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公民,即享有这项权利。
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的权利。
有助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人身自由
侵权表现 意义
人身自由权 非法逮捕、非法拘禁、非法搜身
人格尊严权 任何形式的侮辱、诽谤、诬告陷害
住宅权 非法搜查、非法入侵
通信自由权 损毁或私自获取通信内容等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有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公民的基本权利之社会经济权利
财产权:
劳动权:
物质帮
助权:
公民对合法的私有财产,依法占用、使用、收益、处分
①内容: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②意义:保障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时获得国家的物质帮助
国家发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公民的基本权利之文化教育权利
受教育权:公民从国家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和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教育的意义:……
国家措施:义务教育制度、资助政策
文化权利: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国家对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予鼓励和帮助

依法行使权利①②
①有界限: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②守程序:公民行使权利应当依照法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遵守正当的程序。
维权的方式: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公民的基本义务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国家利益
依法服兵役
依法纳税
原因:宪法和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
包括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原因:保卫祖国、抵抗侵略
我国兵役制度:……
原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偷税、欠税、骗谁、抗税都是违法,甚至犯罪行为
宪法规定的其他基本义务:劳动、受教育、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赡养和扶助父母等义务。
权利
义务
相统一

①关系统一: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②主体相统一: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履行者。
③内容统一: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告诉我们
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法定义务: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
SO
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如何履行法定义务?
OR
承担法律责任。如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等。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下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知识点总结
单元结构图

第三课????公民权利
第一框 公民基本权利
1. 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谁享有?——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②地位和意义?——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2)政治自由
①内容?——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②意义?——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3)监督权
①主体(谁监督)?——我国公民
②对象(监督谁)?——国家机关及其国家工作人员
③干什么(内容)?——提出批评和建议;对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
④注意事项?——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⑤重要性或意义?——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有助于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2.人身自由
内涵?——人身自由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四个方面)。
地位?——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有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1)侵犯人身自由的表现:如非法逮捕、非法拘禁、非法搜身
(2)侵犯人格尊严的表现:如侮辱、诽谤、诬告陷害
(3)侵犯住宅的表现:如非法搜查、非法入侵
(4)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表现:损毁或私自获取通信内容(例外:公安监察、检察查案)

3.社会经济权利
(1)财产权:公民对合法的私有财产,依法占用、使用、收益、处分
(2)劳动权:
内容?——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意义?——保障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3)物质帮助权
内容?——公民在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时获得国家的物质帮助

4. 文化教育权利
(1)受教育权
①含义?——公民从国家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和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②教育的意义?——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③国家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措施?——义务教育制度、资助政策

5. 宪法规定的其他公民基本权利
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

第二框 依法行使权利
1. 我国公民应该如何行使权利?
(1)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2.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维权?
(1)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2)维护权利可以用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进行。
几种维权方式的优缺点比较

我们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维权方式。
3. 为什么公民行使权利要遵守正当的程序?
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有利于维护自身权益。

第四课???公民义务
第一框 公民基本义务
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1)遵守宪法法律
(2)维护国家利益
(3)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4)依法纳税
(5)我国宪法还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其他义务,包括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第二框 依法履行义务
1.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怎样的关系?这要求我们怎么做?
(1)二者关系: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如劳动和受教育。
(2)做法: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3. 什么是公民的法定义务? 我们应该如何履行法定义务?
(1)含义: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刺性。
(2)要求或做法:
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如依法纳税。
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如酒驾。

4. 什么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其后果是什么?
(1)含义: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都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

(2)后果: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①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②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
③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