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期历史复习资料(1)(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上期历史复习资料(1)(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

资源简介

九 年 级 上 期 历 史 复 习 资 料
一)人类的起源:
1、约300多万年前,非洲生活着的南方古猿被认为是人类最早的祖先,其特点是:脑结构与人类相近,直立行走,使用天然工具。
2、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
3、随着人类生活范围的扩大,出现了肤色、发型眼型鼻型的差异,人类学家将现代人划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注意:人种只是表现在人类外貌上的一种差异,这种差异是不同的自然条件长期影响的结果,与人的体质和智力发展无关。)
4、原始人类的生活:最初使用的工具主要是石器(打制的石器(砍砸器)→ 磨制石器)
采集果实、捕猎 → 原始的农业、畜牧业,天然火 → 人工取火
5、氏族社会:母系氏族中,妇女在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的稳固集团,子女由母系所在氏族养育,父系氏族则相反。母系氏族时期,氏族成员集体居住,财产共有;父系氏族时期,财富增加,出现私有财产。
二)亚非文明古国:
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和中国被称为亚非四大文明古国,其共同点是:①都处在大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②都建立了专制王权,维护国王、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国家
大河流域
形成时间
国王
都城
成就
古代埃及
(奴隶制)
尼罗河
公元前3100年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法老
(称呼)
孟斐斯
金字塔(其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
古巴比伦
(奴隶制)
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公元前18世纪建立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
巴比伦
《汉谟拉比法典》(由汉谟拉比颁布)
《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即用文字记载的)
古代印度
(奴隶制)
印度河
公元前15世纪
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
——
华氏城
种姓制度:(公元前1500年—前600年吠陀时代形成)
婆罗门(祭司、神官) —— 刹帝利(国王、官吏、武士) —— 吠舍(商人) —— 首陀罗(农民、杂役)
三)欧洲文明:
1、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 爱琴文明兴起,爱琴文明历时约800年,先后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中心,其中克里特文明的最大特征是宫殿的修筑。
2、希腊文明的中心是雅典。公元前6世纪初,执政官梭伦进行改革,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建立陪审法庭,实行奴隶制民主制度。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城邦。伯利克里当政时,雅典的民主政治(相对的)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
3、罗马的发展:
公元前6世纪末,罗马奴隶制共和国(位于意大利半岛)出现,标志着罗马奴隶制的开始,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公元前3世纪罗马共和国对外扩张,与伽太基之间在100年间发生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公元前2世纪,罗马称霸地中海地区。
罗马因为扩张战争,社会矛盾激化(这是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的根本原因)。公元前73年,爆发斯巴达克领导的奴隶起义。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西罗马帝国定都罗马,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日尔曼人建立法兰克王国。7世纪,东罗马帝国向封建社会过渡,11世纪末,确立封建制度。1453年,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攻陷。罗马帝国灭亡。
图示:
罗马共和国建立—→布匿战争—→ 成为地中海霸主—→罗马帝国开始—→罗马分裂:西罗马(476灭亡)
(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前3—前2世纪)(公元前2世纪中叶) (公元前27年) (395年) 东罗马(1453年灭 )
4、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把矛头专向欧洲,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马拉松长跑运动就起源于这场战争。
5、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王国(位于希腊北部)强大起来,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四)中古亚欧文明:
1、1世纪,日本列岛出现奴隶制小国,5世纪时,大和国同一日本,7世纪初,最高统治者称天皇。
7世纪时,日本奴隶社会矛盾尖锐,646年,日本孝德天皇仿效中国隋唐的制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注意:初步了解大化改新的内容及幕府统治(即将军控制中央政权)。(P20—21)
2、6世纪时,建立统一国家成为阿拉伯人民的共同愿望。7世纪初,穆罕默德顺应民意,创立伊斯兰教,后统一阿拉伯半岛。8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3、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法兰克王国建立。8世纪中叶,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实行改革,建立采邑制,逐渐形成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出现“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等附庸。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主”的局面。
4、西欧城市的兴起:11世纪前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工商业城市兴起,法国(巴黎,马赛)和意大利(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发展最快。西欧的封建城市是在封建主或教会的领地上兴起的,封建主掌握城市权力。12世纪初,法国城市出现自治公社,意大利的上述城市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
5、1271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历时3年,到达中国,在中国生活了10多年,回到欧洲后,讲述的东方见闻被人记录为《马可·波罗游记》
6、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陷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将其改称为伊斯坦布尔,迁都到这里。16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封建帝国。
7、古代印度人发明0—9十个数字符号和通用计数法,被阿拉伯人传播。阿拉伯人将中国的罗盘、造纸术、火药和火器及数学、化学、医学传到西方,也将阿拉伯的天文、医学和伊斯兰教带到了中国。
注意: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①罗马帝国(2世纪,首都:罗马),②亚历山大帝国(334年,首都:巴比伦)、③阿拉伯帝国(8世纪,首都:巴格达)④奥斯曼土耳其(16世纪,首都:伊斯坦布尔)。
五)世界三大宗教:
公元3世纪中叶,印度摩揭陀国阿育王定佛教为国教。4世纪末,基督教被罗马教皇定为国教。伊斯兰教是阿拉伯的国教。
注意: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创建的共同点:两宗教创立之初都遭到统治者的迫害和镇压,后来都成为统治阶级利用的工具。
名称
创教者
创教年代
创教地点
主要经典
主要思想
佛教
释迦牟尼
公元前6世纪
印度
《金刚经》
“众生平等”,消除欲望,忍耐顺从
基督教
耶稣
公元前1世纪
巴勒斯坦、小亚细亚
《圣经》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有“原罪”,忍受苦难,死后升入天堂
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
7世纪初
阿拉伯半岛
《古兰经》
信奉真主“安拉”,信仰“安拉”的人都是兄弟
六)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文艺复兴运动:
1、14—15世纪,欧洲的生产技术进步,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首先在意大利萌芽。
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需要打破封建教会的精神统治。14世纪,意大利出现人文主义思潮,提倡以现实的人为中心,反对神权。人文主义者借助于古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开展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史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2、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神曲》,揭露教会的贪婪、腐化和统治者的残暴、专横。达·芬奇是文艺复兴的“巨人”,他的名画:《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是世界美术史上的杰作。
3、15世纪后期,文艺复兴运动从意大利开展到欧洲其他国家,16世纪达到高潮。近代科学兴起,其中最先取得突破的是天文学。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否定教会提出的“地球中心说”,奠定了近代天文学的基础。
文艺复兴的意义: 文艺复兴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冲破了封建教会的精神束缚,焕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新航路的开辟:
1、开辟新航路的原因:随着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西方国家为了追逐财富,从东方贸易中获取利益,摆脱奥斯曼土耳其对东西方交通要道的控制。
代表人物
出发时间
出发地
到达
哥伦布
1942年
西班牙
美洲的巴哈马群岛
达伽马
1947年
葡萄牙
印度
麦哲伦
1519年
西班牙
环球一周
2、新航路开辟的意义:新航路的开辟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孤立、分散的世界向整体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