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9年上期 科学 学科 二 年级教学工作计划班级: 教师:学情分析二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物质特性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更是比较低。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制定计划的水平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教材分析二年级下册由“磁铁”和“我们自己”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第二单元里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磁铁”单元共7课,分别是《1.磁铁能吸引什么》、《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3.磁铁的两极》、《4.磁铁与方向》、《5.做一个指南针》、《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7.磁铁与我们的生活》。这7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认识(第1课)→具体认识(第2—6课)→讨论升华(第7课)。“我们自己”这一单元共6课,分别是《1.观察我们的身体》、《2.通过感官来发现》、《3.观察与发现》、《4.测试反应快慢》、《5.发现生长》、《6.身体的“时间胶囊”》。这6课主要围绕我们自己的身体的生长速度与发展情况向学生初步介绍我们自己的身体。教学总目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1、认识磁铁的性质,磁铁的两极既相互作用,磁力的大小的变化。磁铁的用途,用途与性质是相互联系的。2、了解人是不断生长变化的,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通过繁殖时期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不断延续。3、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和倾听、贡献和分享方法,用简单的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用实验获得的证据思维加工得出结论,想办法解决简单的磁铁问题,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制作磁针。4、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实证的思想,激发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5、认真、细致的观测、记录,认识到观测数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念,初步建立物质不灭的认识。6、培养乐于表达和交流的态度,体验认真实验、收集证据、根据证据寻求结论的科学过程和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体会在探究中学习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 课堂常规训练 第二周 磁铁能吸引什么第三周 磁铁怎样吸引物体第四周 磁铁怎样吸引物体第五周 磁铁的两极第六周 磁铁与方向第七周 做一个指南针第八周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第九周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第十周 磁铁与我们的生活第十一周 第一单元学习梳理第十二周 观察我们的身体第十三周 通过感官来发现第十四周 观察与发现第十五周 观察与发现第十六周 测试反应快慢第十七周 发现生长第十八周 身体的“时间胶囊”第十九周 身体的“时间胶囊”第二十周 第二单元学习梳理第二十一周 学期总结评价2019年2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