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演变
1、列强攫取经济特权及其危害:(1)过程: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2)内容及危害:开埠通商严重破坏了中国贸易主权: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传教和经商,外国经济势力由此深入内地,扩大了外国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不仅破坏了中国内河航运权,而且造成了中国旧式航运业的衰落;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削弱了中国海关对民族经济的保护作用,从而有利于列强向中国输出商品,掠夺原料;随后葡、比、荷等国纷纷与清政府签订条约,中国的大门被迫向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开放。
2、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表现:中国历经鸦片战争,从完全独立、自主和封闭的传统农业社会,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①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大量手工业者和农民破产。(标志:19世纪50年代江南棉纺织业的衰败。)
②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并大量出口,自给自足的成分逐渐减少,城乡商品经济发展。
③中国经济逐步纳入资本主义体系,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中国成为列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2)原因:①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经济特权,对中国大量输出商品、掠夺原料的结果。②从根本上说是工业文明的冲击。
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产 生 初步发展
时间 19世纪70年代前后 甲午战争后
原因 外资企业的刺激;洋务企业的诱导 清政府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放宽,实业救国热潮的兴起;清政府设立商部,鼓励工商。
表现 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纺 涌现出张謇、荣守敬、荣德生等一批实业家,棉纺织工业发展迅速
特点 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主要分布在轻工业中,如棉纺织业;在夹缝中求生存,发展缓慢,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并受到清政府的压制。
4、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1912—1919年: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①背景及原因:一战期间,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争,对华资本主义和商品输出减少;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民国政府实行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及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②表现:纺织业、面粉业、卷烟业等轻工业迅速发展,重工业和新兴的民族工业——化学工业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2)1927—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
原因: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国民政府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如铁路国有化、统一财政、改革税制、关税自主等措施,由此国民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得到较快的发展。
(3)抗日战争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受到沉重的打击
原因:①日伪政权在沦陷区进行疯狂的经济掠夺,这表现在主要采取军事管理、委托经营等方式加强对沦陷区工矿业的掠夺;垄断、控制金融和内外贸易,限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空间,掠夺大量劳动力,②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经济统制”政策,使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急剧膨胀,不仅垄断地位加强,还乘民族工业之危侵吞民族工业,进行掠夺,使不少民族工业奄奄一息甚至倒闭、破产。③此外,战争动荡的环境也是重要因素。
(4)1946—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原因:国民政府征收苛捐杂税,滥发纸币,造成通货膨胀,实行“经济统制”政策,压制民族工业发展,国民政府为寻求美国援助,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使美国资本和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冲击了中国的民族工业。
二、总结:1、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1)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①先天不足。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③后天畸形,投资方向和发展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呈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④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2)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①西方列强的侵略,不断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 ②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③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④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
2、概括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特点和历史作用,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认识。
(1)特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样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先天不足和后天畸形;从地域来看,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带,广大西部和内陆十分稀少;从部门分布看,民族工业主要以轻工业为主;从实力看,民族工商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从产生的原因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主要不是中国自身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到足够程度的结果,而是在“外力”即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冲击下提前产生的一个“早产儿”。
(2)历史作用:①从经济领域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代表历史潮流和趋势的新经济因素,它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②从政治领域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使得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也随之壮大,从而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社会基础,也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创造了条件。③从思想领域看,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资产阶级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和推翻封建主义,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文化运动(如维新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等),从而冲击和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几点认识:①民族独立、政治民主是实现近代化不可缺少的前提。②只有争取民族独立,推翻专制统治(三座大山),中国近代化才有出路。③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④要有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坚持改革开放,更新观念。⑤重视科教兴国。
3、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脉络简图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外国
商品
涌入
外国
企业
兴起
自然
经济
开始
瓦解
洋务
运动
兴起






19世纪六
七十年代
19世
纪末
甲午
战争
后列
强资
本输

初步
发展
清政
府放
宽设
厂限

1912~
1919年
辛亥
革命
群众
反帝
爱国
运动
短暂
春天
欧洲
列强
放松
侵略
1927~
1945年
国民
政府
前期
采取
经济
措施
曲折
发展
抗战
期间
日本
吞并
1945~
1949年
官僚
资本
压榨
苛捐
杂税
日益
萎缩
美国
商品
大量
涌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