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郓城一中初中部 八 年级 道德与法治 教学案班级 学生姓名 备课教师 审核人 课型 自主探究课 时间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第一框 坚持依宪治国一、学习目标情感 态度 价值观 目标 1.感受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崇高地位,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 2.体会宪法对国家生活中最根本问题的规定,增强国家认同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能力 目标 1.自觉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2.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知识 目标 1.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2.理解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二、重点难点1.重点: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2.难点: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三、明确目标,自主学习——相信自己,快乐前行!要求:①阅读课本内容,完成下列问题。②并在课本中标注出问题和答案。③在问题后面标出它属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哪一类。 项目一 根本的活动准则1.我国宪法的构成、性质和内容各是什么?(1)构成:我国现行宪法除_____外,设有第一章_____,第二章公民的_________和_____,第三章_________,第四章_____、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2)性质:我国宪法是党和_________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3)内容: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 _________、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_______、最重要的问题。? 2.为什么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1)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_________,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2)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_____、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_________。3.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体现在哪些方面?(1)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_____和_____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2)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_____。 4.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为什么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1)中国共产党坚持把_________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_____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2)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_________,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_________。? (3)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_____ 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_________。? 项目二 最高的法律效力5.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怎样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_____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6.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区别是什么?(1)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________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_______问题,是对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_________的规定。?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_______。? (3)宪法的_____和_________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7.保障宪法实施,为什么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_____。? (2)宪法的规定具有_______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_________。? (3)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_____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_____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四、知识结构五、当堂训练,达标测试-----奋力耕耘,实践创新!一、单项选择题1.2018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五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实施36周年。下列选项属于我国现行宪法构成的是 ( )①国家机构②序言、总纲③公民的权利和义务④国旗、国歌、国徽、首都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2.《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出,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决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这是因为 ( )①我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活动准则 ②我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意志的集中体现③宪法权威事关国家命运和人民根本利益 ④法治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 (2018?南充学业考)2018年3月17日,习近平全票当选国家主席后,面对宪法庄严宣誓。这说明依法治国首先是 ( )A.依法行政 B.依宪治国 C.以德治国 D.人才治国4.(2018?武汉学业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一章第一条:“为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 ( )A.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B.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最为严格C.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D.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5.(2018?宁波学业考)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新修正的宪法第二十七条增加一款“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宪法增加这一条款说明 ( )①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②宪法是公民意志利益的体现③国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 ④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要符合法律规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出台,标志着民法典总则编的形成。民法总则第一条指出,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民法总则中的诸多亮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如个人信息禁止买卖、见义勇为援助受法律保护等。专家指出,民法典总则为公民社会生活立下“总规矩”。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总规矩。结合材料简述二者的区别。 (2018?娄底学业考改编)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作为国之根本,法之源泉,宪法修改关系全局,影响广泛而深远。宪法修改,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事关国家全局的重大立法活动,也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为什么说宪法修改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大事,事关国家全局?学习随笔2郓城一中初中部 八 年级 道德与法治 学科教案导学案班级 学生姓名 备课教师 审核人 课型 自主探究课 时间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目标 1.感受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崇高地位,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 2.体会宪法对国家生活中最根本问题的规定,增强国家认同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能力 目标 1.自觉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2.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知识 目标 1.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2.理解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第一框 坚持依宪治国一、学习目标二、重点难点1.重点: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2.难点: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三、明确目标,自主学习——相信自己,快乐前行!要求:①阅读课本内容,完成下列问题。②并在课本中标注出问题和答案。③在问题后面标出它属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哪一类。 项目一 根本的活动准则1.我国宪法的构成、性质和内容各是什么?(1)构成:我国现行宪法除_____外,设有第一章_____,第二章公民的_________和_____,第三章_________,第四章_____、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2)性质:我国宪法是党和_________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3)内容: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 _________、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_______、最重要的问题。? 2.为什么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1)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_________,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2)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_____、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_________。3.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体现在哪些方面?(1)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_____和_____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2)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_____。 4.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为什么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1)中国共产党坚持把_________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_____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2)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_________,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_________。? (3)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_____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_________。? 项目二 最高的法律效力5.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怎样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_____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6.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区别是什么?(1)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________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_______问题,是对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_________的规定。?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_______。? (3)宪法的_____和_________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7.保障宪法实施,为什么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_____。? (2)宪法的规定具有_______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_________。? (3)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_____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_____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知识结构二、当堂训练,达标测试-----奋力耕耘,实践创新!一、单项选择题1.2018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五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实施36周年。下列选项属于我国现行宪法构成的是 ( C )①国家机构②序言、总纲③公民的权利和义务④国旗、国歌、国徽、首都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2.《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出,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决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这是因为 ( D )①我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活动准则 ②我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意志的集中体现③宪法权威事关国家命运和人民根本利益 ④法治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 (2018?南充学业考)2018年3月17日,习近平全票当选国家主席后,面对宪法庄严宣誓。这说明依法治国首先是 ( B )A.依法行政 B.依宪治国 C.以德治国 D.人才治国4.(2018?武汉学业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一章第一条:“为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 ( C )A.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B.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最为严格C.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D.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5.(2018?宁波学业考)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新修正的宪法第二十七条增加一款“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宪法增加这一条款说明 ( C )①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②宪法是公民意志利益的体现③国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 ④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要符合法律规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出台,标志着民法典总则编的形成。民法总则第一条指出,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民法总则中的诸多亮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如个人信息禁止买卖、见义勇为援助受法律保护等。专家指出,民法典总则为公民社会生活立下“总规矩”。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总规矩。结合材料简述二者的区别。答:(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民法典规定社会生活中民事领域的问题。(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民法典的制定和修改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无效。(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的制定和修改比民法典更严格。 (2018?娄底学业考改编)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作为国之根本,法之源泉,宪法修改关系全局,影响广泛而深远。宪法修改,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事关国家全局的重大立法活动,也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为什么说宪法修改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大事,事关国家全局?答:(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2)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3)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4)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5)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等。学习随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1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2.1坚持依宪治国教学案(学生版).docx 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2.1坚持依宪治国教学案(教师版).docx